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试题与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与答案

绍兴文理学院 2007 学年 01 学期机自专业 06 级《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1、奥氏体2、固溶强化3、过冷度4、石墨化5、共晶反应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0.5 分)1、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其单位是。

2、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是、、。

3、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而把金属从一种固态晶体过渡为另一种固态晶体的转变称为。

4、再结晶温度与熔点间的大致关系为。

5、二元合金的杠杆定律中,杠杆的端点是所求的的成分,杠杆的支点是的成分。

6、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其组成相是。

7、硫存在钢中,会使钢产生,磷存在钢中会使钢产生。

8、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_____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_____ 。

9、马氏体的显微组织中,高碳马氏体呈状,低碳马氏体呈状。

其中________的韧性较好。

10、高速钢需要进行反复锻造的目的是,W18Cr4V钢采用高温淬火(1260℃~1280℃)的目的是,淬火后在550℃~570℃回火后出现硬高升高的原因是。

11、工具钢按用途可分、和。

12、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13、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

14、线型无定型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相应是________、_ _______、的使用状态。

15、H62是的一个牌号,其中62是指含量为。

16、HT250是铸铁,250表示。

三、判断题(共10 分,每小题 1 分)1、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2、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3、由于再结晶的过程是一个形核长大的过程,因而再结晶前后金属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

()。

4、固溶体都是有限溶解的。

()5、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转变,形成共析组织。

()6、莱氏体的含碳量为6.69%。

()7、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进行扩散。

()8、渗氮零件渗氮后必须经淬火、回火后方可使用。

()9、在碳钢中具有共析成分的钢,较之于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10、橡胶制品变硬、失去弹性是由于发生了降解老化。

()四、选择题(共 15 分,每小题 1 分) 1、在设计机械零件时多用( )作为强度判据。

(a) σs (b) δ (c) ψ (d) a K2、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3、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

(a) 体缺陷 (b) 面缺陷 (c) 线缺陷 (d )点缺陷 4、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则( )。

(a )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 (b)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 (c)形成柱状晶,强度升高; (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5、两组元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结构( )。

(a )与溶剂相同 (b)与溶剂、溶质都不相同 (c)与溶质相同 (d)是两组元各自结构的混合6、在图中的二元共晶相图中,室温下Ⅰ合金中的βⅡ占合金的相对重量为( )。

(a)ab(b)ab (c)ab (d)ac 7、8(a 9、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 )热处理。

(a) 淬火+高温回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低温回火 (d ) 淬火+退火 10、较易获得晶态结构的是( )(a )线性分子 (b )支链型分子 (c )体型分子 11、机架和机床床身应选用( )。

(a) 白口铸铁; (b) 灰口铸铁 ; (c) 麻口铸铁 12、高速钢的热硬性取决于( )。

(a) 马氏体的多少 (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 (c)钢中的碳含量 13、45钢为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应进行:(a ).淬火+低温回火; (b ).淬火+中温回火;(c ).淬火+高温回火。

14、钢的质量等级的分类是按钢的( )区分的。

(a ) 力学性能 ;(b ) 钢的含碳量 ; (c) 杂质S 、P 的含量; (d) 有益的Mn 、Si 的含量 15、20CrMnTi 钢中Ti 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铁素体(b).提高淬透性(c) .细化晶粒(d ). 提高回火稳定性五、简答题(共 18 分)1、(本题5分)图为三种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试样尺寸相同)强度和塑性的大小,并指出屈服强度的确定方法。

2、(本题5分)为什么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65 、 70 、 75 等钢制成)?3、(本题8分)C曲线左右位置对钢的热处理有什么实际意义?指出影响C 曲线左右位置的主要因素。

六、分析题(共22分)1、(本题10分)根据 Fe-Fe3C 相图,计算:1)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绍兴文理学院2007学年01学期机自专业 06 级《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1、奥氏体(A):奥氏体是碳在Fe-γ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

因其晶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Fe-γ中的溶解度较大。

有很好的塑性。

2、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3、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4、石墨化:当合金中含有促进石墨形成的元素Si并在高温有足够扩散时间的条件下,不仅渗碳体分解出石墨,铁液和奥氏体中也将析出稳定的石墨相来,这一石墨形成的过程称为铸铁的石墨化。

5、共晶反应: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应。

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0.5 分)1、冲击韧性;J/cm22、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放晶格3、结晶;同素异晶转变4、T再(K)=0.4T熔(K)5、两个相;合金6、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7、热脆性;冷脆性8、靠右;小9、针叶;板条;低碳马氏体10、打碎鱼骨状碳化物(共晶组织);尽量使更多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中;二次硬化11、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12、渗碳体;石墨13、化学成分;冷却速度14、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塑料;橡胶;粘结剂15、普通黄铜;铜含量;62%16、普通灰铸铁;抗拉强度三、判断题(共10 分,每小题1 分)(打√或╳)四、选择题(共10 分,每小题1 分)四、简答题(共25 分)1、(8分)答:抗拉强度:2 〉1 〉3(1分);屈服强度:3 〉2(1分);塑性:3 〉2 〉1(1分);屈服强度的确定方法:3可以直接得到,2可以通过测量产生0.2%的塑变来确定,即得到σo.2,1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所以无屈服强度,只有抗拉强度。

(2分)2、(5分)答:为了便于绑轧,要求有很好的塑性,因此应选用塑性很好的低碳钢丝(2分);而起重机吊重物用钢丝绳除要求高的强度并要求有一定的韧性,60 、 65 、 70 、 75属于中、高碳钢,比低碳钢的强度高得多,且有一定的韧性,这样在吊重物时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和突然断裂而造成事故(3分)。

3、(8分)C曲线越向右移则钢的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Vk越小,即钢的淬透性越大(2分),1.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M组织,钢的整体(从表层到心部)组织和性能更加一致,通过与合适的温度回火,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1分)2.如果获得相同深度的M组织,淬透性大的钢可以使用较小的冷却速度,如水冷改为油冷,从而减小淬火应力、变形开裂等缺陷(1分)。

相反:C 曲线左移则钢的淬透性越减小,淬火时得到的M组织会减少,而且容易产生淬火缺陷。

(2分)影响C 曲线左右位置的主要因素:含碳量、合金元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分)六、分析题(22分)1、(10分)答:1)P%=(0.6-0.02)/(0.77-0.02)*100%=74% F%=1-74%=26%(4分)2)P%=(6.69-1.2)/(6.69-0.77)*100%=93%Fe3CⅡ%=1-93%=7%或Fe3CⅡ%=(1.2-0.77)/(6.69-0.77)*100%=7%(4分)3)Fe3CⅡ%=(2.11-0.77)/(6.69-0.77)*100%=23% (3分)2、(12分)答:(1)45钢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工件的淬火温度为850℃左右,回火温度为500℃~650℃左右,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大致的硬度25~35HRC。

(4分)(2)60钢弹簧,工件的淬火温度为850℃左右,回火温度为350℃~500℃左右,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大致的硬度40~48HRC。

(4分)(3)T12钢锉刀,工件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回火温度为150℃~250℃,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大致的硬度60HRC。

(4分)2、(本题12分)指出下列工件的淬火及回火温度,并说明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1)45钢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2)60钢弹簧;(3)T12钢锉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