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素养考试题目

艺术素养考试题目

名词解释:(5*3=15)
1.素描: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它既是为美
术创作收集素材表现构思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2.审美想象:
审美想像是审美主体将众多相关记忆表象加以组合和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过程. 是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随机性与目的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具有
再造性、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是审美意象创造、美感深化和艺术创作的重要
心理环节、心理能力。

3.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

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4.维也纳华尔兹:
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维也纳华尔兹,用V 表示。

俗称快三步,摩登舞
项目之一,是社交舞的一种。

华尔兹舞交际舞的一种。

华尔兹是英文Waltz 的译音。

三拍子,分快、慢两种。

表演时,男女或两女成对,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自右
至左旋转而舞。

特点是欢快、热烈。

5.综合艺术:
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的总称。

吸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
长处,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
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更加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

1.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舞、斗牛舞、伦巴舞、斗牛舞。

2.造型艺术是指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
和凝聚的形式美。

3.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他们是文学艺术产生的基础
与源泉,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审美现象。

6. 宋以后,戏曲音乐在本时期异军突起,成为各类音乐的突出代表。

7.中国民族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奏乐器,其中《十面埋伏》为琵琶大套武曲的代表作,其音乐壮丽雄伟、其实恢弘,
充分发挥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是琵琶艺术中的奇葩。

4.审美的心理过程包括ABCD
A、审美先结构的介入
B、审美心境的形成
C、审美意识的觉醒
D、审美心理场的建立
5.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包括ABC
A、单纯齐一
B、对称均衡
C、比例和尺度
D、反比和对比
6.按照艺术的内容和艺术存在形式两方面的特点来对艺术分类,其中不包括 A
A、文学艺术
B、电影艺术
C、书法艺术
D、表情艺术
7.国际标准交谊舞欣赏要素A D
A、音乐
B、舞蹈服装
C、舞蹈环境
D、舞伴的默契配合
8.雕塑具有象征美,不必如实再现生活中的各种形象,而是在现实形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精炼的加工,创造。

这样一尊看似简单的雕塑,就有了象征意义,
下面哪座雕塑具有象征意义AB
A、《掷铁饼者》
B、《马赛曲》
C、《大卫像》
D、《击鼓说书俑》
9.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CD
A、贵州的贵绣
B、广西的桂秀
C、广东的粤绣
D、江苏的苏绣
10.下列关于现代油画评价错误的是 D
A、20 世纪现代油画的新古典主义的特点是:人物极其精致细腻,构图严谨,人
物表情丰富。

其中《泉》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象征清
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B、印象派强调画面的物象无具体轮廓,强调在特定光照下观看景物的朦胧美。

其中莫奈的《日出》以其色彩的多变而著名。

C、新印象派强调画面将原色直接排列到画布上,颜料不加混合,用各种色点作
画,一保持色彩的鲜明度。

D、《马拉之死》是扬凡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介有力的形式而
为人们所熟知。

马拉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他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

1793 年7 月11 日,一位反对暴政的女士结
束了这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8.文人音乐在魏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他们赋予音乐以更深沉的灵魂,把音乐的
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他们创作、改编了一批著名的琴曲,如B
A、《霓裳羽衣曲》
B、《广陵散》
C、《酒狂》
D、《碣石调幽兰》
9.芭蕾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的美学不包括下列哪项C
A、开
B、绷
C、跳
D、直
10.关于书法艺术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A、甲骨文、金文、大篆统称为篆书。

B、隶书盛行于东汉,形体扁平开张,波磔变化。

C、楷书盛行于西汉,字体端正规范,结构平稳,点画分布匀称。

D、章草是早期由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调鲜明,比划勾连呈“波”形,字形扁方,笔带横势。

简答题(4*5=20)
11.东西方插花风格比较
东方:西方:
1.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
2.注重意境,讲究诗情画意; 2.注重花材的色彩美、图案美;
3.重视个体的线条美; 3.基本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
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 4.作品中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
5.花材人格化; 5.通过外表形式表现作品主题。

6.重视季节特色;
7.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

2.介绍包豪斯的内容及其发展经历
内容: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
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经历:
1919-1925,在魏玛时期,格罗佩斯是起领导人、校长。

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
生的称呼,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
1925-1932,包豪斯迁至德绍。

建筑师汉斯迈耶接任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
的各大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2-1933,包豪斯在政治压力下又一次迁至柏林,密斯凡德罗接任第三任校长。

11.介绍中国舞蹈的艺术特点
(1)载歌载舞
(2)利用道具歌而舞之
(3)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4)自娱与表演的统一
12.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

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作于1939 年3 月,并于1941 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论述题
12.西方中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是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要代表人
物之一,有“钢琴诗人”之誉。

作品:《降 A 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革命练
习曲》、《离别练习曲》、《一分钟圆舞曲》、《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13.以苏州园林或故宫为例,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故宫前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
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
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标志着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