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白淑兰 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白淑兰 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 •
面对学生共同的问题运用合作学习 面对共同的问题,为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产生思维的碰撞 ,学会互相倾听,协商达成一致。并教会孩子 在合作学习中做到三会:
– – 一会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掌握别人发言 的要点,对别人的 发言做出评价; 二会问,听不懂的地方请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 的成长
• 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 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 独立性。本次课程改革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 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 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 识、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学生 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
4、在探究学习中激发兴趣 • 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无论是 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真 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 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主要 是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 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 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 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 求其结果。
计与用意?
说精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与已往 课的不同与特色之处。 什么地方好,好在哪?本节课 的教学特色是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进?
说课的技巧
• • • • • 把握时间,突出重点; 主要详略得当; 突出说课特点; 展示语言魅力; 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要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的有效到高效
1、 内化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有效 教学的保证。
• 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强调预设目标和生成 目标的达成。
• 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与 超越。“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 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 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 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 题、新情况。
• 2、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进行知识建 构的过程。让同学认识对知识的理解不是 一个单纯的被动地接信号的语言信息解码 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自己知识里程。在 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听者对当前信息的 理解需用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听 者要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过滤、重组、 编码和贮存。“智力积极参与”是保证学 习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 教师备什么?怎样备?
1、教师备课要关注的问题
• 学生 • 教材的产生背景 • 怎样应用
• “备学生”不能不问的五个问题 学生原来学了什么? 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需要准备什么,准备多 少? 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是什么?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各是 什么?
• 教材: 教材选用年段性思考 教学内容与课型选择 课型与培养学生素质的关系
说深
说教法、学法: • 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心理特点、思维特点、 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如何? • 为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选取的教学方法是 什么? 为什么这样?会怎样? •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什么这样做? • 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实效性和操作性如何?
说实
说教学过程:说课中的重要环节
突出重点解决和难点的突破,抓住关键的理由 和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如何教?学生如 何学? 整体教学思路这样做的动机,理论支撑是什么 来说明,体现教师如何优化课堂结构、驾驭教材、 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 本节课教学板书设计,设计的用意,作业的设
• 1、有效,即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效的教学过 程应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应该有预设的教 学目标,即:教师以往在教学中设计中运用的教 学参考提出的教学目标;还要有课堂生成的教学 目标;即:一节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 间互动产生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这种生成的 教学目标是所有的教科书都不能包容的。因此教 师一定要有整合所用教育资源的课程意识。
• 教师要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 教师凭借教科书这个教学例子和资料,去 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 展。每一个教师强化新课程理念下的“用 教材教”的有效的学习过程。
4、建立知识系统,在专业发展中为 学生的成长服务
• 教师的备课和教研要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 事实的知识体系来建构。教师不要为书本 论。要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生活经验,让 书本与实际吻合。举例:四年级语文课《 赵州桥》。
说课的主要内容
•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说评价…… • 根据说课的几个基本环节阐述为什么 这么教?教的怎么样? •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又来回答问题; • 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准备教学课件、软 件、教具与学具等。
说教材: • 本节课在教材单元和整体教材中 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前后联系是 什么? • 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定的 依据是什么? •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6、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设计及时性 的评价和反馈
• 上百次的失败就是为了一次的成功体验。教师在 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不要在孩子那里寻找和 捕捉备课的答案,要在倾听中引发质疑,在质疑 中引发争论,师生共同探索。探索是有效的教学 中不可缺少的。探索的过程是一条曲线。做教师 的为学生省略了曲线,就好比抽走了学生通往目 标的阶梯。(教师自己的成长曾经攀登着探索的 阶梯爬上去了,自己上去了就抽走了阶梯,孩子 们还能够体验成长吗?)
3、在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 • 只有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 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 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 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 社会实践中评价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 智慧的、灵动的。由此我们认为,新的学习方 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崇文 小学的期末家长参与的实践性考试就是这种学 习的延伸。
5、增加教师的课程意识,学会整合教 育资源,开发德育课程
•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正误。正误才在 大脑里生出果实,你不让他体验错误,其 实他得不到正确。教师拥有课程意识,就 是不断地使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教书”变 为“教人”。避免“心中有教材”,“目 中无活人”的窘态。我们的老师在研究中 坚持在不同学科开发德育课程,真正做到 在教学中促进人的成长。
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
• 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 学懂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过程。这 种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发展能 力,也不利于学生有效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 《学记》中就提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反 也”实质上就是人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为此 我们在教学的备课和授课中强调,教师要明确有效的学习 过程涵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课堂有效学习过程的产生 。教学到底是什么?是交流、互动、沟通。文喆同志对教 学的理解是: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 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题的探索中我们努力从如下途径 实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 成长
我们极力倡导以下学习方式,从而促进课堂 教学的学习有效性:面对学生共同的问题 运用合作学习;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的 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在探 究学习中激发兴趣;发挥自主性、独特性 、创造性开展个性学习;基于对话的学习 、网络参与、尊重已有的经验、和注重情 感的学习都是我们不断研究让学生进行有 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 5、 发挥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开展个 性学习
• 在有效的学习过程的落实中,我们把能够 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征,最有利于发挥学 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 方式引入,从而真正达到因人施教。
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是形成学生学 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 习方法的途径,
• 在研究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加强有 效学习的过程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 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 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终发展 。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感知学习材料,是教师进行有效 教学的基础
•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学习者 。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 生命历程。教师备课和授课时,要以学生 学习帮助者和促进着的身份自始至终同学 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交流感受,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3、了解思维过程,在激活学生的思 维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
•
三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根据别人的发言, 别人的观点做总结性
•
•
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的学习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 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 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 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 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 态。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北京市崇文小学 白淑兰 2010.10.22
一、课堂是什么?
• • • • 教室? 田间呢? 厂矿呢? 生活圈?
----落实发展目标的平台
二、课堂教学是什么?
• 教什么?怎样教? • 学什么?怎样学?
---教师落实目标做了什么?
三、教师在课堂中要做的必然思考到 之前的准备---教师的备课
1、需要思考的问题:
• 明确了一节教学效益高的好课标准,需 要理顺了“四个关系”。即:
第一,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双基”与“创新”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课堂学习活动中“刻苦学习” 与“成功体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