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为保证结构施工图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工现象,特此制定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与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方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并进行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
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
学校、幼儿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面考虑结构方案、选材用材、节点设计、施工便捷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高层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至少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全。
1.8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计算输入参数可详《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统一规定PKPM2012.8版本》。
1.9设计中应高度重视与建筑、设备专业以及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根据功能要求选择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结构方案。
1.10结构的关键部位,薄弱部位以及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的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并在设计中适当留有余地,以策安全1.11必须严格执行规中的强制性条文,不得有任何违反。
2.荷载取值2.1可变荷载根据项目情况按照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依据《荷载规》合理取值,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恒荷载按照建筑构造要求计算,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漏算。
注意荷载组合时各分项系数的选取,以及构件计算时荷载折减系数的选取。
2.2住宅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客厅、卧室、衣帽间、工人房、储藏间、餐厅:2.0 kN/m2。
2)厨房、书房:2.0 kN/m2.3)卫生间、阳台、露台:2.5 kN/m2。
4)走廊、门厅、楼梯:2.0 kN/m2(多层住宅建筑);3.5 kN/m2(高层建筑和小区公共建筑,具有消防疏散功能)。
5)住宅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包括挑檐、雨棚):0.5 kN/m2;上人屋面:2.0 kN/m2;屋面花园:3.0 kN/m2;2.3酒店、商场超市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客房、套房、办公房、小型会议室和消洗间:2.0 kN/m2。
2)消洗间、书房:2.0 kN/m2。
3)卫生间、阳台、露台:2.5 kN/m2。
4)高层建筑和小区公共建筑,具有消防疏散功能的走廊、门厅、楼梯:3.5kN/m2。
5)餐厅厨房、大型会议室兼宴会厅:4.0 kN/m2。
.6)布草间:4.0 kN/m2。
7)大型商场超市:6.0 kN/m2。
商铺:3.5 kN/m28)大型商场超市仓库:10 kN/m2。
9)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包括挑檐、雨棚):0.5 kN/m2;上人屋面:2.0 kN/m2;屋面花园:3.0 kN/m2;2.4公共设施设备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4.1新风机房、电梯机房、排烟机房、空调机房:7.0 kN/m2。
2.4.2发电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制冷机房:10 kN/m22.5设有较大浴缸的卫生间,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4kN/㎡。
卫生间采用沉箱,其高度≤400时,板面恒荷载标准值取6.0kN/㎡. 板面活荷载标准值取2.5kN/㎡.2.6非承重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合格品干密度1050kg/m3,砌体的标准荷载按干密度的1.4倍计算,砌体容重建议值:14.5 kN/m3。
2.7墙体厚度按建施图,一般外墙、分户墙厚200,隔墙厚120.2.8其它非围护砌体:屋面女儿墙,露台、阳台分户墙,阳台砖包柱等应按实心砖砌体重量计算,砌体自重按19kN/m3。
具体模型输入值:阳台分户墙19X0.2X H.女儿墙19X2.0X1.5米高= 5.7KN/m. 19X2.0X1.0m高= 3.8 KN/m.2.9计算墙体荷载时,应扣除门窗洞口墙体重量,凸窗处的荷载应仔细计算,应按实际取值,不应遗漏抗裂柱、窗台挑板及压梁重量。
2.9.1当梁下砌筑墙体时,墙高计算应扣除梁高部分,取墙净高。
2.9.2外墙开门窗时,墙体线荷载可根据门窗洞口尺寸按整墙面计算乘以折减系数:0.7~0.8。
2.9.3外墙开推拉门(与阳台相连,门宽≥2.1m)时,线荷载值可不小于3.0 kN/m。
PKPM模型输入3.5 KN/m.2.9.4厨、卫,阳台、露台等易浸湿墙体而设置防水坎台的,应计入200高坎台重量;还应计入填充墙墙顶砌200高实心砖的重量。
2.9.5墙体线荷载计算输入时,小数点后一位数值应按0.5、1.0、1.5…依次向上进位。
2.10大开间可灵活布置的隔墙,应按荷载规要求,以楼面活荷载附加值计入(即等效活荷载输入模型),隔墙可按120厚GRC墙板(面密度0.8kN/m2)计算。
2.11玻璃幕墙:1.5kN/m2;轻钢挑蓬、玻璃雨棚:2.0kN/m2;屋面采光玻璃天蓬:2.5kN/m2 2.12楼地面面层及天棚抹灰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按建筑构造计算:2.12.1普通住宅、酒店、办公楼、学校等一般类使用房间,一般不应小于1.2 kN/m2。
(其中天棚抹灰或吊顶取0.4 kN/m2)2.12.2大型会议室、宴会厅、商场(超市、商业街)等大空间公共建筑、酒店的公共区和高档装修的住宅的客厅以及高层住宅电梯厅等不应小于1.5kN/m2。
2.12.3大空间高档装修,同时设有吊顶、喷淋、通风管道时,板底装修荷载取0.6kN/m22.13坐瓦坡屋面板面荷载及天棚抹灰均布荷载标准值取3.0/cosα kN/m2, α为屋面坡度。
(坡屋面板的自重也应折算)2.14高低层相邻的屋面,必要时可在设计低层局部区域的屋面构件时适当考虑施工时临时荷载,该荷载可不小于5.0kN/m2,并在施工图中注明。
2.15基础(包括地下室底板和挡土侧板结构)设计时应注意选取正确的荷载组合方式。
消防车道的楼盖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荷载规》的4.1.2的强制性条文规定:对楼盖的主次梁的设计荷载应予以折减。
实际上机计算时,消防车道的楼面板和楼面梁应分别计算。
可详见《车库及地下室结构设计规定》2.16应与园林设计单位积极配合,尽早确定园林设计方案,以便较为精确的分片确定地下室顶板及裙房屋面板的板面荷载,以免因过于笼统导致取值过大,造成浪费。
2.17地下室顶板荷载应考虑施工荷载,但施工荷载与覆土荷载不同时考虑,取大值。
一般为覆土荷载 18X1.0米覆土 = 18KN/m2 施工荷载为 10.0KN/m2 。
2.18建筑设计中考虑预留给业主的加建建筑空间处,可合理考虑由于加建而产生的荷载。
2.19横栏镇基本风压值取值,0.70KN/m23.结构布置与设计3.1主体结构布置3.1.1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3.1.2结构计算宏观指标如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应控制在合适的围,既符合规的要求,同时也不要有太大的富余。
3.1.3结构刚度需适中,避免过刚或过柔,对于普通高层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控制在1/1000-1/1200以;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控制在1/800-1/1000以。
对于刚度控制的高层建筑,可按照《省高规补充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合理选取层间位移角限值。
3.1.4结构单元平面形状复杂,且有缩径、错层时,每单元设置伸缩缝分开。
3.1.5结构平面如遇有缩颈或偏心连接时,且长宽比超过规要求时,应采取结构措施进行加强处理,并尽量采用连梁的形式。
3.1.6住宅单体上部结构的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平面两端,既可加大整体抗扭刚度,又可使户的剪力墙尽量少,有利于住户改造,剪力墙的合理间距应控制在5~7m,过小影响使用,过大则可能使梁截面过大,也会影响使用。
3.1.7住宅架空层结构布置应结合首层入口、大堂及架空层建筑布置的要求,尽量避免结构转换,如无法避免则考虑局部结构转换,转换量尽量少,避免板式转换和次梁转换,并保证经济合理。
必须保证入口处宽敞、架空层视野通畅和方便进入大堂。
3.1.8塔楼转换层以下落地剪力墙的布置在满足转换层上下剪弯刚度的前提下,尽量首选核心筒剪力墙加厚,尽量不采用核心筒以外单片长落地墙,以利建筑专业布置平面。
3.2基础设计3.2.1基础选型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建筑体形、荷载情况、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优先考虑采用独立基础、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当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载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经过经济比较采用浅基础反而不经济时,可采用桩基础。
3.2.2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应以试桩为主,计算为辅。
试桩应结合工程桩进行,并结合工程场地特点和上部结构形式,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工程桩进行试桩,并会同甲方、施工单位及质检站共同确定。
3.2.3对于溶岩地质、软土地质等特殊地质情况,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会同甲方、地质专家共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3.2.4核心筒大承台下群桩布桩时,边桩宜落在剪力墙外一倍承台高度围,以避免因桩顶反力对承台的冲切和剪切,导致承台厚度加大。
3.2.5核心筒下大承台的力计算,宜按考虑上部结构--承台--桩共同作用的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可参考有限元分析结果并结合经验对承台配筋。
3.2.6基础设计的详细要求和规定可详附件《地基基础设计的统一规定》4.地下室部分设计4.1地下室梁板设计时应注意地下室净空要求,并应考虑设备管线走位时对净空的影响,地下车库层高=净高+设备管线占用高度+梁高,一般非人防地下车库层高不超过3.9m4.2汽车通道的入口高度不应小于2.4m,坡道入口和坡道底端应设有排水沟。
4.3地下室顶板、侧壁板、底板厚度:4.3.1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上部结构嵌固时板厚不应小于180mm;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小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