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和中国工业化的异同
斯大林提出“不 是发展任何一种 工业都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重工业, 归根结底就是发 展生产资料的生 产,发展本国的 机器制造业”。
贰: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建国初期,在我国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 下,毛泽东曾一度主张学习前苏联的工业化 经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 始,一般是花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 针,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苏联 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榜样”。
• 第一,两国工业化都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 • 无论是列宁时期的苏维埃俄国,还是斯大林 时期的社会主义苏联,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 的四面包围之中。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维护 民族独立,俄国急需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 工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斯大林一改西方 国家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高速性也是十分 明显的,党中央在 党中央在1957年提出要用 明显的 党中央在 年提出要用 十五年时间赶上或者超过英 国;1958年5月,八届二次会议通过 年 月 八届二次会议通过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八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八 大二次会议之后,再次提出了 再次提出了“ 大二次会议之后 再次提出了“五 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 十年赶上美国” 年超过英国 十年赶上美国”的目 标。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第三 两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十分 第三,两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十分 重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 重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为 了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前苏联在 了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前苏联在 全国开展了以突击队为主要形式的 竞赛活动,最突出的标志是 最突出的标志是1935年8 竞赛活动 最突出的标志是 年 月掀起的斯达汉诺夫运动。 月掀起的斯达汉诺夫运动。前苏联 以年轻的挖煤手斯达汉诺夫为表率, 号召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参加社会主 义竞赛。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期间,中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期间, 国的工业化建设与苏联工业 化建设的异同
演讲人 叶琦 小组 电气09级八班
目录
背景介绍 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俄中幻灯片 13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壹:背景介绍
• (一)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的共同选择 • 经过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的卫国战 争,苏俄原本薄弱的工业基础几乎被破坏殆 尽。列宁深刻感受到,如果不让俄国做出改 变,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更谈不上社 会主义。在列宁构想的基础上,斯大林系统 阐发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领导苏联人民 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经过两 个五年计划多一点的时间,苏联基本上实现 了工业化。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 由于照搬前苏联经验 在“一五”计划执行 由于照搬前苏联经验,在 一五” 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诸如 过程中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诸如 资金材料供应紧张、 资金材料供应紧张、农业轻工业生产不稳 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等严重问题。 定、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等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毛泽东认识到前苏联的 工业化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中国应该探索 工业化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 中国应该探索 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毛泽 东批评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违背了马克思 主义“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原理,提出了 主义“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 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和轻工业、 以重工业为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同时 并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 针。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根据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以及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行将开始的经济建设中采取以 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尤其 是重工业化,以建立国家独立的经济基础,这在 新中国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国际环境下是一个必然 的也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中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 国家,优先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在中 国当时的条件下必然要运用国家的权威进行积累, 把资金、人力、物力集中投到重工业上,由此提 出向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过渡是十分自然的。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实施了“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施了“一边倒” 由于实施了 的外交政策,我国除了前苏联援建的 的外交政策 我国除了前苏联援建的 156个项目工程外 很少吸收外资和引 个项目工程外,很少吸收外资和引 个项目工程外 进国外技术。 进国外技术。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 尤其是工业化初期,我国更加重视自力 尤其是工业化初期 我国更加重视自力 更生的意义,强调依靠国内力量实现中 更生的意义 强调依靠国内力量实现中 国的工业化目标。 国的工业化目标。对外开放的大门向 世界打开之后,中国引进外资和国外技 世界打开之后 中国引进外资和国外技 术的力度才不断增强。 术的力度才不断增强。
目录
背景介绍
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俄中幻灯片 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俄中幻灯片 13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 俄中两国的工业化在统筹兼顾的力度、 资金技术来源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 第一,两国工业化过程中统筹兼顾的力度有 所不同。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有着极其鲜 明的军事备战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军 事工业是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他一 切建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
壹 :背景介绍
•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 确表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 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 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 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确立了农村工 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举,各产业之间协 调发展的工业化方针。
贰: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叁: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第二 两国工业化的资金技术来源 第二,两国工业化的资金技术来源 不同。 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 不同。1929年至 年至 年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各国资金 西方各国资金、 经济危机期间 西方各国资金、技 术和设备严重过剩,前苏联充分利 术和设备严重过剩 前苏联充分利 用这一机会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与资金。 术与资金。前苏联的许多新兴骨干 企业和重点工程都是由美、 企业和重点工程都是由美、德、英、 法等国的公司直接帮助建立的。 法等国的公司直接帮助建立的。
为保证社会扩大再 生产的顺利进行,毛 泽东也明确表示必 须优先发展生产资 料的生产。要出 “我国的经济建设 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的,这一点必须肯 定”。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第二 两国都主张高速推进工业化 第二,两国都主张高速推进工业化 进程。 进程。斯大林始终将前苏联的工业 化速度与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联 系在一起,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比先 系在一起 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比先 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前 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前 苏联必须在十年内跑完这一距离, 苏联必须在十年内跑完这一距离 并提出“ 并提出“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 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 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是国家工 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 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
The end,thank you!
贰:俄中两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
• 社会主义竞赛的高潮也时常出现在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之中。例如在20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之中。例如在 世纪60年代初 年代初,大庆工人在极其艰 世纪 年代初 大庆工人在极其艰 苦的条件下,为中国的石油事业立 苦的条件下,为中国的石油事业立 下了不朽的功勋,涌出了一批以王 下了不朽的功勋,涌出了一批以王 进喜为代表的优秀创业代表。 进喜为代表的优秀创业代表。毛泽 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将 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将 大庆人的经验推广到交通、财贸、 大庆人的经验推广到交通、财贸、 文教等多个部门。 文教等多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