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一、(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ǐ)要塞(sè)田垄(lǒng)一气呵成(hē)B.硕果(shuò)轻盈(yíng)山麓(lù)悲天悯人(mǐng)C.空旷(guàng)卓越(zhuó)掺杂(chān)彬彬有礼(bīn)D.涉猎(liè)澄澈(chéng)挚友(zhì)刨根问底(pá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劳碌工笔画美不胜收平易近人B.俊俏候选人大廷广众妙手偶得C.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丰功伟绩D.硬朗斑马线喜出望外讴心沥血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一定会让济南这座城市蓬筚生辉。

B.开展“改革先锋”称号评选活动,会在全社会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

C.深厚的底蕴源于读书时的好高骛远,在书香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D.莱芜大峡谷自然风景巧夺天工,山峻水美,古木参天,令人陶醉。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威E级计算机落户济南,未来其计算将超过每秒百亿亿次左右。

B.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地努力,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C.为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学校团委将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诵读。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赵云骁勇善战,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出了阿斗。

B.《草房子》中桑桑为帮助家庭败落的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喜爱的鸽子。

C.《简•爱》中女主人公从小就有独立的性格,因而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赏。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饱经沧桑,他身上有一种不肯认输的精神。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不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头抢地尔抢:碰,撞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C.休祲降于天休䘲:吉凶的征兆D.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仓鹰击于殿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与臣而将四矣呼尔而与之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光先帝遗德(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B.本文选自《战国策》。

文章记叙了唐雎为维护安陵国尊严进行外交抗争的故事。

C.选文主要通过对唐雎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他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有表现力。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皆如此。

(节选自《墨子•法仪》)【注释】①法仪:法规准则。

②百工: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③矩:古代画方形的工具。

④县:同“悬”,用绳子悬一重物以测定是否垂直的工具。

⑤中:符合。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3)本文主要通过①________的事例,阐明②________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柳梢青清•蒋春霖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注】①柳梢青:词牌名。

②楝:暮春开花的一种树。

③斜曛:夕阳斜照。

④阑:栏杆。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的面面。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子曰:“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岂不罹凝寒?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3)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4)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7)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哲理于自然景物,说明困境中往往蕴含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有奋斗精神。

以梦为马,起而行之。

奋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任务。

(B)写好一个个字,横平竖直,是奋斗;,是奋斗;攀登一座座山,勇往直前,也是奋斗……让青春奋斗的每一次都化成绚丽的彩虹,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用青春之我,开创青春之人生,建设青春之中国。

(1)请将画线(A)句改成反问句。

(不改变句意)(2)请参照画线(B)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

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国文化中,读书、藏书之风绵延不绝,因而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着悠久的历史。

殷周时出现了“木牍”,藏书的需求使书房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

到了唐代,科举制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书房作为夜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房文化由此兴起。

③考证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房常与风林竹泉相伴。

东晋末年,谢灵运在山林茂密处建造了“始宁墅”,专门留有一处书房,第一个将山水、园林、文人融于一体。

明代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房外栽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④文人的书房为什么要讲究外部环境的清静雅致呢?明代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说:“书斋宜明朗,清净。

”书房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线明亮,适于读书;窗前围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可以养眼清心。

⑤书房内也颇为讲究。

书房的面积不宜大,“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

陆游的小书房“仅可容一几”,但他却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即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乾隆皇帝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房的内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

这方寸书房虽简洁,却承载着中国文人对学问和世界的思考,文化就在一间间书房里汩汩不绝地流淌出来。

⑥“书房”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雅致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⑦书房是文人为静读、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

不读有益之书,何以遣有涯之生?对读书人而言,平生愿得书房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选自《中华遗产》2019年第3期,有删改)(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书房”都有哪些特点?(2)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吴佳骏①小时候,我在村里学堂读书。

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周围除生长着三棵枣树和两株柳树外,看不见更多植物。

木条的窗棂,灰尘密布。

屋顶的瓦,长满荒草。

这是一个缺少色彩的、黯淡的世界。

②但那一抹朝阳般的色彩,被装在一只墨水瓶里,放在老师的讲桌上。

它照亮了我的眼睛,温暖了我的童车,每天上课,我的注意力都会被这只瓶子吸引。

我喜欢看老师批改作业时的样子,三根指头拈住笔柄,将笔尖朝墨水瓶中沾沾,再在瓶口刮刮,潇洒地在作业本上划下“√”或“×”。

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偶像﹣﹣他不但可以判断知识的对错,还能判断心灵的美丑,甚至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③我知道,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不容易。

老师是喝过大量墨水的人,文化人都是墨水浸泡出来的。

姐姐说,谁墨水喝得越多,文化就越高,人就越聪明。

姐姐的话,坚定了我在苦难中的信念一一拥有一瓶墨水,学做一个文化人。

但我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他们能养活我们姐弟,并送我们中的一个进学堂,已属不易。

④那是一个黄昏,放学后,教室里空荡荡的。

躲在教室门后的我,似一只等待的觅食的老鼠,心跳鼓点般起伏。

颤抖着双手,拿走了讲桌上那只墨水瓶。

那天晚士,我做了一个梦:那瓶墨水转化成我的血液,我成了一位老师。

⑤________姐姐比我更加珍视那只瓶子,每晚睡觉前,都要将其捧在手心,端详半天,仿佛她那苍白的青春琴弦上,跳出几个明快的音符。

这只墨水瓶,也激活了姐姐炽热的梦想。

很多时候,她坐在桌前,望着墨水瓶发呆,还会从我的书包里,抽出一本书来,一边翻阅,一边在纸上写写面画。

我知道,姐姐是在用那支简陋的墨水笔描绘她多彩的人生。

⑥父亲看出了姐姐的心思,每天早晨,故意提高嗓门说:“兰兰,你去送弟弟上学吧。

”姐姐听父亲这么一说,顿时神采飞扬,宛如一只蝴蝶看见了菜花。

但姐姐同样是懂父亲的,即使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她也背个箩筐,割草或捡柴。

任何时候,她都没忘记帮助父母支撑起这个风面飘摇的家。

每次,她只将我送至学堂对面,对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她从来只存敬畏和仰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