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

最新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授课班级:教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1)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教学重点:有关蛋白质的学习三、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堂导入: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新授内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六大营养素:、、、、、。

一、蛋白质(由元素组成)1.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造机体、修复组织。

蛋白质是由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人每天需摄取 g 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的能量;血液中的是氧气和二样化碳的载体。

2.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等。

3.煤气中毒原因是血红蛋白与结合,一旦结合便不容易分离,且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香烟烟气中的有毒气体是。

4. 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它会使蛋白质变质,其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用来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5.酶:生物;在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二、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占总能量的60%~70%)1.糖类由三种元素组成,有叫做碳水化合物。

2. 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等。

3.常见的糖:①淀粉的化学式为,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②葡萄糖化学式为(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的能量;呼吸作用:C6H12O6+6O22+6H2O光合作用:6CO2+6H26H12O6+6O2③蔗糖化学式为,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1.油脂(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成人每天需摄取 g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的能量。

2.富含油脂的食品:。

四、维生素(由三种元素组成)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缺V C3.霉变食品中含有有毒的,因此绝对不能使用霉变食物。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同学间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本知识。

(2)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毛病,即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二、教学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堂导入:保健药剂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人体为什么要补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新授内容:1.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②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是:③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重金属元素)等,误食重金属应该立刻服用大量的来解毒。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老年人缺钙会。

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四、教法学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1.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除外)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乙酸,俗名:醋酸)、(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合成材料(1)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等。

【属于天然纤维(吸水性和透气性好)】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差)合成橡胶注:可以用的方法来区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蚕丝与棉花点燃,产生气味的是羊毛、蚕丝,;无气味的是棉花(5)复合材料如。

3.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附录I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盐的定义,会区分酸、碱、盐;2.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3.掌握特殊的离子对;4.掌握常见溶液的颜色。

二、教学重难点1.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特殊离子对;2.酸、碱、盐的区分;溶液的颜色三、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酸、碱、盐溶解性表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那种物质不溶于水,“微”表示那种物质微溶于水,“挥”表示那种物质具有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知识点:1.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2.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规律:①K+、Na+、NH4+、NO3-(钾、钠、铵、硝溶);②OH-(碱) K+、Na+、NH4+、H+、Ba2+微溶Ca2+(OH-只溶钾、钠、铵、氢、钡,微溶钙);③Cl-只不溶Ag+;④SO42-只不溶Ba2+,微溶Ca2+和Ag+;⑤CO32-只溶K+、Na+、NH4+、H+,微溶Mg2+。

3.特殊离子组:③Cl-遇 Ag+生成AgCl白↓④SO42-遇Ba2+生成BaSO4白↓⑤H+遇OH—生成H2O ⑥OH—遇NH4+产生氨气(NH3)和H2O注:八种沉淀中AgCl白↓,BaSO4白↓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其他六种沉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

4.溶液的颜色:①无色液体:水,双氧水,酚酞试液②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 Cu(NO3)2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Cl2,硝酸亚铁溶液Fe (NO3)2④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 Fe2 (SO4)3,氯化铁溶液FeCl3,硝酸铁溶液Fe (NO3)3⑤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⑥紫色溶液:石蕊溶液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堂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新授内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和。

1、纯金属(1)①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铜→()→()②目前产量居前四位的金属是(2)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是;金属除了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铜呈色,金呈色。

常温下汞是态,它俗称。

(3)用途:物质的用途很大程度上由决定,但不是唯一的决定。

(记住几种金属之最)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2、合金(1)合金:在金属中就得到具有特征的合金。

(2)合金分为铁合金(铁+非):如生铁(含碳量)、钢(含碳量)和其它合金(金+金)(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强度和硬度,抗腐蚀性,熔点,故用途广。

习题: 1、金属在生活、生产中运用广泛。

(1)金属用做导线、炊具分别说明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2)课本中图8—5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痕迹,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2.知识与技能(1)知道Mg、Al、Fe、Cu等常见金属与O2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