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

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

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综艺娱乐节目充斥着荧屏,各家电视台使劲浑身解数博取收视率,主持人作为整个节目精神的传达者,起着沟通观众和节目的桥梁作用,他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特点直接构成着这个节目的精神特质,本文试从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几类综艺娱乐节目来分析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体现出的魅力,并探讨对于节目有何作用。

关键词:综艺娱乐;主持人;个性化
2012年夏天,一档名叫《中国好声音》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席卷了全中国的电视荧屏,伴随着各位参赛选手的走红,主持人华少也以其一分钟400多字的广告词从此家喻户晓,赢得了“中国好舌头”的称号,虽然只在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出现两面,总共也不超过两分钟,但是这43秒钟400多字的广告词念下来的清晰流畅、一起呵成,不仅没有被节目主体部分的光芒所掩盖而失去了存在感,反而为节目的宣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华少本人也因此身价涨了三倍。

事实上,最初华少的初衷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说出节目规定的广告词的内容,完成作为主持人应尽的职责,但是“歪打正着”的制造出一种另观众感觉耳目一新的方式,来发现在这样的一场节目中主持人原本微不足道的存在感,反而受到更多关注。

同以往的选秀节目中主持人毫无特点的走过场相比,这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处理
方式,也是主持人在这一档节目中为自身赢得的一场胜利。

从这一例子看来,有些时候一位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可以恰到好处的给整台节目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但这也仅仅是个案。

时代发展到今天,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给电视人带来更大的危机感,怎样把电视节目做的吸引观众是电视人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原本,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中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娱乐大众,而综艺娱乐节目以其轻松、幽默、内容丰富、场面灵活等许多特质而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爱。

从近几年各家有实力的地方台纷纷打造属于具有各自特色的综艺娱乐节目可见一斑,如江苏台的《非诚勿扰》《非常了得》《一战到底》,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等等。

这些电视台品牌特色各不相同,当家主持人的风格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个性化才能创造节目的影响力。

湖南卫视靠着中国特色的娱乐节目创造出强大地影响力,连续几年高居收视排行榜的首位,这其中与何炅、汪涵、谢娜、李湘等名牌主持人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主持群”这个概念就被湖南台运用的非常自如,甚至成为其特色,《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中,谢娜活泼、李维嘉机智、杜海涛的憨厚、吴昕的俏皮,再加上何炅的老练成熟的整体控制,五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感情深
厚,嘉宾来参加节目都感到非常轻松随意,玩的非常开心,电视观众看了也会受到他们的感染,一同感受到这份快乐。

《天天向上》由汪涵带领的“天天兄弟”,五个人互相调侃之中时常穿插着各自的方言,带着各自的习惯性动作,都让观众觉得亲切又真实,比起以往一本正经的晚会式的歌舞表演更容易让人放松心情。

个性化才能形成节目的竞争力。

这几年各大卫视悄悄刮起了一阵“相亲热”,各家卫视曾经一度因为对相亲节目的追捧而曾被广电总局叫停。

如今,这股热潮已渐渐退去,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作为曾经相亲节目的“领军人”,却没有随着热潮的退去而受到冷落,反而一直长存不衰。

《非诚勿扰》节目担当主持的并非孟非一人,而是增加了乐嘉、黄菡两位嘉宾主持,三位主持人风格各异,有经历丰富、语言幽默诙谐型的孟非,有代表传统观点、理智严谨型的黄菡,有现代观点立场、语言犀利直言不讳型的乐嘉。

个性化才能形成节目的品牌效应。

当今荧屏上综艺节目的一个重要节目类型即访谈类节目,从早期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到如今仍然活跃的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天津卫视《今夜有戏》、江苏卫视今年年初开始的郭德纲的《郭的秀》,这几档节目有些以采访在艺术上有大成就的艺术家为主(如《艺术人生》),有些是采访各界要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
顶尖人物(如《杨澜访谈录》),剩下几档则是以邀请当红明星或者影视剧的原班人马来做客。

鲁豫是凤凰卫视老牌主持人、郭德纲是跨界主持的“非著名相声演员”,他们在节目中名气效应起到的作用可能比实际主持的内容更大。

而在这其中,李静作为一个纯粹的节目制作者、主持人,以其鲜明独特的风格,在这访谈节目泛滥的时代成功突围,使得《非常静距离》开播6年以来一直广受好评,她的主持风格率真俏皮、幽默机智,被喻为最佳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个性化才能最大程度的赢得观众群。

各家电视台的明争暗斗给了观众可以选择的极大空间。

虽然网络媒体的流行使得两岸三地甚至大洋彼岸的节目都可以被我们所
收到看到,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外媒的开放、大胆、言辞无忌显然无法被大多数中国观众所接受。

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中年以上的观众,但是每当周末晚全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想要收看一档老少皆宜的节目放松一下连日工作、学习的紧张的精神时,这样一档“老少皆宜”、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就显的非常关键了。

有人说这样“老少皆宜”哪里还存在“个性化”一说,不是没特色了么?其实不然,在当今这个娱乐节目泛滥的时代,如果不能在某一类具有独特观众群的节目中崭露头角,就要在数量上最大限度的争取观众,这也是节目制作人比较聪明的地方。

深圳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年代秀》,主打的是“怀旧牌”,每期请来五组嘉宾,分别代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
代,这些嘉宾来自主持人、演员、相声界等等,有些是生于那个年代,有些是在那个年代走红,节目采取答题形式,每个问题都与特定的年代有关。

从以上几点来看,综艺娱乐节目想要做好,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主持是节目成功的一半。

这也给广大电视人一个警醒,给想要从事主持事业的人一个警醒,不要企图泯灭自身的个性,变得千篇一律,娱乐节目不是《新闻联播》,个性化的主持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苏泽颖:《用个性化创造影响力——谈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表现趋势》,《声屏世界》,2010.1;
[2]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
[3]孟庆猛:《谈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理论界》,200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