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GDP增长继续放慢 三大需求以降为主 通胀形势将明显好转。 房地产大调整的“拐点”将至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 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存款准备金制度 2)基准利率制度 3)再贴现政策 4)再贷款制度 5)公开市场业务制度 6)其他货币政策。
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货币供给增加, )货币供给增加, AD曲线向右边移动, 曲线向右边移动, 曲线向右边移动 与AS曲线相交于新的 曲线相交于新的 均衡点, 均衡点,价格水平和产 出水平都上升,但经济 出水平都上升, 增长水平高于通货膨胀 水平; 水平; (2)随着货币供给的 ) 进一步增加, 进一步增加,价格水平 和产出水平都上升,但 和产出水平都上升, 经济增长水平低于通货 膨胀水平。 膨胀水平。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货 币 政 策 有 效 性
早期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论
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卢卡斯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论
货 币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 经济衰退时期, 策效果不显著。 策效果不显著。
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 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 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2011年3月9日 8日央行低量发行10亿元一年期央票, 同时放量进行了1100亿元的28天正回购操作。 2011年3月17日 本周央行上调了一年期央票的利息, 扩大央票规模至100亿。 2011年4月6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 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 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 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 调整。 2011年5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 百分点。
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小 平坦, 平坦
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 陡峭, 陡峭
古典主义的极 端情况: 水平IS和垂直 LM相交
IS垂直时 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总需求曲线AD 总需求曲线AD
总需求=消费+投资+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 府购买+净出口, 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 ++ + - 总需求= 总需求=GDP=总支出 =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推出 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QEl) 截止2009年3月QEI结 束。美联储购买了 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 证券、300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货币政策。
2010年11月推出 第二轮量化宽 松货币政策(Q E2) 即到2011 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 美国长期国债. 并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区 间不变。预计QE2 按计划完成之后。美联储的资产 负债表规模可能 达到史无前例的3万亿美元.是本轮 国际金融危 机之前不到9000亿美元的3倍有余。 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
AD曲线 y = α +
βM
P
总供给曲线AS 总供给曲线AS
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 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 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分 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 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 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
何 宇 严 薇 晓 雪 于 静
宋 宁
安 杰 林 碧 冉 晗 泠 尹
余 刘 栋 张 彬 礼
小 组 人 员
货币政策的转变
2003年-2007年 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 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 2007年6月13日 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8年11月5日 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 2010年3月5日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12日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2011年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2年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外部时滞
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例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变 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变 ·央行货币政策的运用 央行货币政策的运用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1. 受前期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效应递减、主动性政 策微调及内生增长不足的共同影响,2011年我国 宏观经济增长呈温和回落态势 增长呈温和回落态势
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货币供给减少, )货币供给减少, AD曲线向左边移动, 曲线向左边移动, 曲线向左边移动 与AS曲线相交于新的 曲线相交于新的 均衡点, 均衡点,价格水平和产 出水平都下降; 出水平都下降; (2)随着货币供给的 ) 进一步减少, 进一步减少,价格水平 和产出水平都下降, 和产出水平都下降,但 经济衰退的速度加快, 经济衰退的速度加快, 而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 减慢。 减慢。
2011年6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 百分点。 2011年7月6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 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 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 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 调整。 2011年7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1年上半年金 融统计数据报告》:广义货币增长15.9%,狭义货币 M1增长13.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 外币贷款增加513亿美元;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7.3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307亿美元;银行间市场 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上升;国家外汇储备增长 30.3%。
回顾
货 币 政 策 效 果
影响效果
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 响。如果货币政策能够使得利率 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 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 就强。
hr y = k
m + k
图形分析
IS陡峭,投资利率 陡峭, 陡峭 系数小。 系数小。投资对于 利率的变动幅度小。 利率的变动幅度小。 所以LM变动使得 所以 变动使得 均衡移动, 均衡移动,收入的 变动幅度小。 变动幅度小。
理论部分
货 币 政 策 机 制
影响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 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 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量 利率 总需求与总供给
货币政策种类 利率
扩大货币供给
消费
投资
GDP
货币量 增加效 应
短期效应:既增加实际GDP,又使物价水 平上升; 长期效应: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实际 GDP回到原来充分就业水平。只有物价上 升,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
·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 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
2011年1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 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 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 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