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会议系统专题培训》

《视频会议系统专题培训》

• H.323标准定义的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 视频会议的标准。虽然X.25、FR和IP网 都属于分组交换的网络,但是目前实际 上,H.323所定义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使 用在IP网中。
H.323历史
• 1995年5月 - H.323 标准启动 • 1996年6月 - ITU-T 定稿 • 1998年1月 - Version 2 (版本2)被 ITU-T 批
网闸
登记、 管理、 状态 (RAS)
TCP IP
UDP
H.323组件
• 终端 (Terminals) • 网闸 (Gatekeepers) • 网关 (Gateway) • 多点控制单元(MCUs)
– 多点控制器 (MC) – 多点处理器 (MP)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 系统组成: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传输信道、 多点控制单元(MCU)
• 从网络基础、网络结构上比较,H.323要比H.320更加先进, 合理,更适应视频会议发展的需要。
• 从系统建设成本上比较,H.323采用了比H.320更加先进的技 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建设成本,具有非常强的性能价格比。
• 从功能上比较,H.323是基于TCP/IP协议之上的,因此它比 H.320具有更多功能(比如了多点广播功能)。
视频会议系统培训
第一部分: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会议的含义
视频会议的含义:通过多媒体终端和现有网络,使身处 异地的与会者可以就同一议题参与讨论,相互之间不 仅可以听到发言者的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发言者的 图像及背景,同时还可以交流有关该议题的数据、文 字、图表等信息。会议的控制、信息交流是有专门的 多点控制器(MCU)来担任。
– 单播 :发送信息到一个终端 (传统模式集中在 MP 中)
– 组播 :直接发送到每个接收者 – 混合模式 :兼有上述两种
• 管理特别的多点呼叫
– 参加,邀请, 控制视频会议模式
• 传统的MCU应用功能 • 跨越网关的多协议功能
多点控制单元(MC+MP)
H.323将MCU分成两部分:多点处理器(MP)和多点控 制器(MC)。
• 多点控制器(multipoint controller):多点控制器 (MC) 是 网络中的一个H.323实体,它为三个或更多终端参加一个 多点会议提供控制功能。它也可以在一个点对点会议中连 接两个终端,随后再扩展为多点会议。MC与所有终端进 行能力协商,以达到共同的通信能力。它也可以控制会议 资源,例如确定由哪一台终端多播视频。MC不进行音频、 视频和数据的混合和交换。
• 多点处理器(multipoint processor):多点处理器(MP) 是网络上一个H.323实体,提供在一个多点会议中对音频、 视频和(或)数据流的集中处理。MP在MC的控制下提供 对媒体流的混合、交换或其它处理。 MP可处理一个或多 个媒体流类型。处理视频的MP能提供视频切换及混合; 处理音频的MP能从M 个音频输入中通过切换、混合或进 行组合而选出N个音频输出。MP不可呼叫。
MPEG系列视频协议
• MPEG:ISO MPEG(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动图像专家组) • MPEG1:MPEG-1制定于1992年,工业级标准,可适用于不同带宽的
设备,如CD-ROM、Video-CD、CD-I等。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对 于NTSC制为352 x 240;对于PAL制为352 x 288)的图象进行压缩,传 输速率为1.5Mbits/sec,每秒播放30帧,具有CD-A音质,图像质量级 别基本与VHS(Video Home System)相当。 • MPEG2: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象质 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MPEG-2所能提供的传输率在3-10Mbits/sec间, 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达720x480,MPEG-2也可提供并能够提 供广播级的视像和CD级的音质。MPEG-2的音频编码可提供左、右、 中及两个环绕声道,以及一个加重低音声道,和多达7个伴音声道(DVD 可有8种语言配音的原因)。对于最终用户来说,由于现存电视机分辨 率限制,MPEG-2带来的高清晰度画面质量如(DVD画面)在电视上效 果并不明显。 • MPEG4: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就是高效率地编码、组织、存储、 传输AV对象。 兼容性较差
• ……
总结
由于H.320技术本身是基于电路传输的,专为可 视电话而设计的标准,它无论在组网结构、灵活 性、可扩展性、健壮性、设备成本以及业务平台 无关性都具备其固有的局限性,导致它很难在同 一传输平台上迭加除了电视会议以外的其它多媒 体应用,从而最终要被采用更新更优秀 H.323技 术所替代。
H.323介绍
• 从应用的扩展性比较:H.323是多媒体通信的基础,可在网络 上应用更多的多媒体应用,如多媒体监控、多媒体生产调度 指挥、远程培训和教育等。
• 从数据应用上比较,H.323标准的数据应用是独立于H.323会 话进程,不会占用视频带宽,不会影响效果。
• 从使用、管理的角度来比较:H.323方式下的会议控制和管理 更加灵活方便、简便可靠。
桌面系统
桌面系统
视频会议的含义
• 多点视频会议
由多台编解码终端同时参与的视
频会议。每台编解码终端都连接到多 点会议控制器MCU构成多方的会议 通信。
ISDN
ATM
MCU
LAN
视频会议的国际标准概况
• 视频会议国际标准的制订组织——ITU • H.320:ITU-T制订的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
三个特点 • 综合性:多种媒体的综合 • 交互性:通信双方能进行充分的信息传送 • 同步性:收发之间、不同媒体之间能同步、协调的传
送信息
视频会议的含义
点对点视频会议
点对点视频会议就是两个终端的视频通信。会议双方的 终端必须以相同的语言(协议)通讯 (比如:传输速率、 G.7XX系列的音频、帧速、解像度等)。
• 视频终端具备的要素:音、视频信号的输入与 输出,编解码器
• 多点控制单元MCU的作用:混合多点的音频信 号;从接收到的各路视频信号中选出所需的一 路视频信号;使应该传送到各有关会场的数据 信号与上述音频、视频信号相混合组成一个复 合的输出信号
H.323终端结构
多点控制单元(MCU)功能
• 信息发布
准 ,即H.323V2。 • 2000年2月 - Version 4 (版本4)被 ITU-T 批
准 ,即H.323V4,目前所有视频会议设备都 应支持H.323v4版
H.323协议栈
控制
数据 音频 视频 A/V 控制 控制
H.225.0 H.24TCP
RTP
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56Kbps电路交换上 进行视频会议的标准。 • H.323:ITU-T制订的H.323标准是关于在局域 网、Intranet或Internet等包交换网络上进行视频 会议的标准。 • T.120:数据会议标准。
H.320与H.323的比较
• 从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上比较,两者采用相同的编解码技,因此 在图像和声音的表现质量和还原上是本质上相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