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学基础知识
光纤的传输特性
➢弯曲损耗(Bending Loss)
如图5所示,光线在光纤平直部分的A点以临界角α1入 射,全部反射,在弯曲部分的B点以角度α2(<α1)入射, 不再发生全反射,部分光能量因折射而泄漏,此即光
纤弯曲损耗。
A
α1
B
α2
图5.光纤的弯曲损耗
光纤的传输特性
✓宏弯曲损耗
光纤弯曲半径R大于临界值Rc,因弯曲引起的损耗很 小,可以忽略;弯曲半径小于临界值,损耗按指数规
NA子 (r) n0 sin 0 n2 (r) n22
➢光纤数值孔径与其折射率分布有关,阶跃折射率光 纤纤芯各点数值孔径相同,渐变折射率光纤中心点数 值孔径最大,在纤芯与包层界面数值孔径为0。 数值孔径反映光纤接收光的能力,Corning SMF-28单 模光纤、InfiniCor 50/125um多模光纤、InfiniCor 62.5 /125um多模光纤数值孔径分别为0.14、0.20、0.275。
V a 2 0
n12 n22
V越小,则光纤限制光泄漏的能力越弱,允许传输的
模式数量越少。当V<2.405时,光纤中只有一个模式
可以传播,成为单模光纤。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为了满足单模条件,单模光纤的纤芯包层折射率差和 纤芯直径均比多模光纤小。 ➢在保证单模传输的前提下,V值应尽可能取髙值,以 提升光纤导光能力,避免弯曲损耗。 根据波动理论分析,继续减小V值,仍不能将最后一 个模式截止,即此模式被牢牢限制在纤芯中传播,这 也是单模光纤的微弯曲损耗较多模光纤小的原因。
0.5
0.2
0.1
0.6 0.8 1.0 1.2
1.5
2.0
波长(um)
图4.石英光纤损耗谱典型曲线
光纤的传输特性
✓目前光通信的三个窗口: 0.85um-第一窗口,短距离多模光通信; 1.31um-第二窗口,长距离单模和短距离多模光通信; 1.55um-第三窗口,长距离单模光通信。 ✓我们看到,在1.31um和1.55um之间的1.385um处有 一个吸收峰,这是由于OH-离子的吸收造成的,通常 称之为水峰。 ✓Lucent公司率先推出AllWave光纤,Corning公司相 继推出LEAF光纤,消除了水峰,将光纤的第二和第三 窗口连接起来,可以在1280nm-1625nm之间345nm 的带宽内进行通信,这对CWDM系统的应用大为有利。
(0.65 1.619 2.879)a
V 3/2
V6
我们看到,归一化频率V越大则模场半径ω越小,光能 量被约束得越集中,即导光能力越强。 模场半径对分析单模光纤的连接损耗、微弯曲损耗等 有重要作用。
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纤的损耗 ➢材料吸收损耗
5.0
2.0
第一窗口
第二窗口
1.0
第三窗口
损耗(dB/km)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截止波长
当光纤参数(a、n1、n2)已经确定,单模光纤的截止波 长和截止频率分别为:
c
a n12
1.202
n22
fc
1.202c
a n12 n22
λ越大则V越小,当λ<λc时则不再满足单模条件,产生 高阶模,因而传输损耗增加。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单模光纤的模场半径 单模光纤中传输的是类高斯光束,即光束能量在横截 面近似高斯分布,其模场半径的经验公式如下:
律迅速增加。
多模光纤的临界曲率半径:
Rc
1.5
W
2 3
(0.347
2Wa )
其中:W 2 n22k02
Rc与β有关,因此在同一弯曲半径下,不同模式的损 耗不同,低阶模的损耗小,高阶模的损耗大。
单模光纤的临界曲率半径:
Rc
20
(n)3/
2
(2.748
0.996 c
)3
光纤的传输特性
单模光纤的临界曲率半径与截止波长λc有关, λc越大 则Rc越小,也就是说,截止波长越大则弯曲特性越好。
✓微弯曲损耗 多模光纤微弯曲损耗:多模光纤的微弯曲情况非常复 杂,仅作定性描述。 多模光纤的微弯曲损耗与弯曲形状有关,如果对光纤 进行周期性弯曲时,如图6所示,将会在某个弯曲频 率下产生最大损耗,而且损耗与弯曲振幅A2成正比, 与弯曲总长度L成正比。
光纤光学基础知识
目录
光纤结构及导光原理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纤的连接损耗
光纤结构及导光原理
❖光纤结构
纤芯 包层
涂三部分组成: 纤 芯-光能量主要在纤芯中传输; 包 层-折射率小于纤芯,与纤芯一起组成波导,限 制光能量泄漏; 涂覆层-对光纤起缓冲保护作用。 ➢光纤按传输的模式数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按折射率分布可分为阶跃折射率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光 纤,如图2所示。
光纤结构及导光原理
125um 125~400um 125um 8~12um 50~200um 50/62.5um
n2 n1 2a
n2 n1 2a
n2 n1 2a
(a)单模阶 跃折射率光 纤
(b)多模阶 跃折射率光 纤
(c)多模渐变 折射率光纤
图2.单模和多模光纤结构示意图
光纤结构及导光原理
❖光纤导光原理
射角θ1、 θ2、θ3…,我们称之为光纤的模式。 也可以用纵向传播常数β1、 β2、β3…来描述光纤的模
式,表示光线相位变化的速度。 模式越高,θ角越大, β越小,光程越大,损耗越大。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单模与多模 ➢我们已经知道,光纤中传输的光必须同时满足全反 射条件和驻波条件。前者与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差有关 (折射率差越大则孔径角越大),后者与纤芯尺寸有关 (纤芯越大则允许的模式数量越多),因此我们可以用 一个参数来描述光纤的结构特性-归一化频率V。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光纤的模式 ➢我们已经知道,小于孔径角入射的光线可以在光纤 中传播,这只是从光线理论得到的结论。 如图3所示,根据波动理论,光在两个反射点A、B的 位相必须相同,即A、B间的光程差必须是传输波长的 整数倍,此称为横向驻波条件。 ➢因此在所有入射角小于孔径角的光线中,只有满足 驻波条件的一系列光能够传输,对应一系列分立的入
A
B
α θ
图3.光在光纤中的传播
因为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当光线从纤芯入射 到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α大于临界角α 0,将发生全 反射,没有光能量透射至包层而泄漏出去,此即光纤 导光原理。
光纤中的传播模式
❖数值孔径 ➢光线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的入射角α 大于全反射临 界角α0 ,才能在光纤中传播;受此条件约束,光线在 光纤端面的入射角θ必须小于孔径角θ 0,才能传播。 定义光纤子午光线数值孔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