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弄臣》赏析我们只要把这样几个名字列在一起,就会发现EMI公司推出了一批什么样的CD唱片。
他们是:作曲家威尔第、指挥家穆蒂、米兰斯卡拉大剧院和EMI公司自己。
当我们在唱片封套上看到这几个名字同时出现时,脑子里便会马上闪现出‘精品’这样一个概念;而仔细聆听后,便会将这个概念变成结论。
让我们首先来听一下歌剧《黎哥莱托》吧。
《黎哥莱脱》(《弄臣》)创作于1851年,是威尔第的惊人巨作之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久演不衰。
歌剧是根据雨果的剧本《国王取乐》改编而成的。
剧本中的社会思想吸引着威尔第,在歌剧中他同样表现了原著中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谴责和对被压迫被侮辱者的深切同情。
剧中那普通人民的纯洁高尚的道德与贵族老爷的堕落腐朽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不平等制度而产生的悲剧结局深深地震撼着人心。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
曼图阿公爵是一个年轻放荡的花花公子,只要见到美貌的女子决不放过;并还恬不知耻地向别人吹嘘自己如何征服爱情。
公爵有一个名叫黎哥莱脱的弄臣,丑陋而又畸形,他经常对贵族们加以嘲弄,遭到贵族的痛恨和厌恶,并计划寻机报复他。
其中一贵族说弄臣在家中藏着一个年青的情妇,大家说:“拐走他的情妇,让我们来惩罚这个小丑!”蒙特罗内的伯爵的女儿也被公爵诱骗了,他闯进正在举行的舞会里,咒骂公爵,而黎哥莱脱还卖弄他尖刻的语言嘲笑伯爵,蒙特罗内气愤地向他发出可怕的咒语:“你不是作父亲的人。
”这个诅咒使他十分害怕,因为他藏起来的女人并不是他的情妇而是他美丽的女儿。
当他被诅咒后,心神不宁,特地赶回家去叮嘱女儿姬尔达千万不要离开家到外面去,女儿答应了,但是没有敢把一个年轻人从教堂追随她的事告诉父亲。
黎哥莱脱离家后,那个年青人(即曼图阿公爵)又来和姬尔达相会,并谎称自己是个穷学生。
姬尔达信任地并痴心地爱上了他。
贵族们要实现报复的计划,他们对弄臣说请他帮助去抢公爵喜爱的伯爵夫人,弄臣十分同意参加这种恶作剧,于是贵族给他带上假面具,蒙上眼睛。
黎哥莱脱在贵族支使下把梯子搭在自己的院墙上,却以为是搭在伯爵的家,他扶着梯子让贵族们爬进自己的庭院抢走了他的女儿。
当弄臣发现被抢走的是自己的女儿时,赶紧回到公爵的家,这个经常嘲笑别人痛苦的人自己的内心也感受到痛苦,但他却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四处寻找他的女儿。
贵族们知道他的女儿正在公爵的私室里,于是全取笑他。
这时私室的门打开了,姬尔达扑进父亲的怀里,悲伤地向他诉说公爵的欺骗行为。
弄臣盯着公爵的画像仇恨地说道:“等着吧!你这无耻之徒,弄臣的报复将象上帝的霹雳冲你而来。
”黎哥莱脱策划了一个报复计划,让职业刺客去刺死公爵。
一天深夜,公爵又来旅店向刺客的妹妹玛达列娜求爱,黎哥莱脱带女儿来看这场戏,好让她认识公爵的卑劣,并让姬尔达换成男装,准备复仇后和她一起逃走。
同时又和刺客谈定,刺死公爵后要把尸体装在麻袋里交给他,然后他离开了这个地方。
这时姬尔达换好男装又回到原处,听见玛达列娜正在求他的哥哥饶公爵一命,刺客说如果有替死的人就可以不杀公爵。
姬尔达为了解救公爵决心牺牲自己,她敲开了旅店的门说:“请让一个可怜的过路人歇一下吧!”门开了,随即刺客就把她作为公爵的替身而杀死了。
黎哥莱脱回到旅店附近,刺客把麻袋交给他,当他正准备把麻袋扔进小河时,突然传来了公爵那熟悉的《女人爱变卦》的歌声,一个不祥的预感产生了,他惊奇而匆忙地解开麻袋,发现里面竟是奄奄一息的女儿姬尔达,她和父亲道了永别就离开了人世。
黎哥莱脱凝视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惨叫一声倒在她的尸体上。
蒙特罗内的诅咒实现了。
这部歌剧的音乐和威尔第其它歌剧一样,声乐旋律起着主导作用。
音乐主要塑造了公爵、弄臣、弄臣的女儿三个人物的形象。
弄臣黎哥莱脱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既是供公爵娱乐并帮公爵做坏事的宫中丑角,又是一个热爱女儿的不幸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个残酷的复仇者。
黎哥莱脱所具有的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的刻画。
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用附点音符的节奏连续地奏同一个音,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黎哥莱脱内心的痛苦。
当黎哥莱脱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又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巧言妙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遮掩不住地时时流露出来,以这种复杂的情感,威尔第表现得十分巧妙、细腻。
他给黎哥莱脱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绘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在简单的旋律进行里,却包含着他的不安和焦虑。
当黎哥莱脱要求把女儿还给他时,他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弄臣,道德败坏的子孙》,在这首歌中,他撕下了丑角的面目,表现出一个愤怒的、受损害受侮辱的父亲的形象。
根据雨果笔下那个损人利已、四处寻欢作乐的公爵的形象,威尔第在第一幕开始的叙事歌《不管这个她还是那个她,对我还不都一样》里,描述了公爵的道德卑劣的形象。
威尔第为这部歌剧写了一首很短的前奏曲,冰冷的铜管音色和不协和的和声充满了不祥之兆——悲剧气氛即由此奠定。
然而,当大幕拉开时,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却是一派狂欢的情景。
在豪华的贵族大客厅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
来者都是些上流社会的骑士、贵妇人,他们穿着华丽的服装,有的还戴着假面具,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跳着宫廷小步舞。
宫廷主人曼图亚公爵从一扇门里走出来,他一只手举着酒杯,另一只手比比划划地对侍臣包尔萨谈起他前些日子看见的一个可爱的姑娘。
他说,那姑娘非常漂亮,又很文静,每天都要到教堂里去。
听人说她住在很远的一条街上,而有个男人每晚都去那里。
曼图亚公爵决心一定要把她弄到手,他笑着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正说着,妖艳的切普拉诺伯爵夫人从他身边走过,曼图亚公爵向她大献殷勤。
尽管切普拉诺伯爵也在这里,可他却毫不在意,挽起这位女士的胳膊快活地唱道:“这位小姐,或那一位漂亮太太,在我看来,都一样有风采,对于她们,我从来不偏爱,我也不会以真心相待。
上帝将这么多美人恩赐给我,使我的生活像鲜花般盛开。
如果今天,我爱上了这位,也许明天,又另有所爱。
人们都说,对爱情要无限忠诚,这样恋爱,我可不能容忍。
就让傻瓜去保持那份忠诚!若没有自由,就没有爱情。
不顾丈夫们嫉妒的怒火,不管情人们怎样受折磨,哪怕大家横着眼睛看我,我也不会拒绝爱的诱惑!”威尔第为公爵写的这首咏叹调透着一股子玩世不恭的劲儿,一下子就把他高傲轻浮的个性凸现出来了。
只见他拉着已经被他深深吸引的伯爵夫人的手,跳起了优雅的小步舞,而一旁的伯爵瞪着眼睛,气得呼呼的。
在公爵唱的《女人爱变卦》这首歌里,也鲜明地表现了公爵的轻浮、放荡。
据说,在创作这首歌时,威尔第为了使这首歌不传出去,只期望在演出时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直至最后一次排炼时才把它交给演员。
演出时果然引起观众赞赏,并且再三要求重唱一次。
于是,这首歌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甚为流行的歌曲。
这是一首圆舞曲式的歌曲,节奏轻佻,音调花俏,真是一个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
这首歌曲在剧情发展中反复出现,特别最后出现在阴森可怕的杀人的夜晚里,看来似乎很不谐调,但效果很突出,威尔第这种创作手法是完全符合雨果的浪漫主义精神的。
《亲爱的名字》是一首著名的咏叹调,是姬尔达在充满爱情的心中,以吟诵调叫着公爵谎称的名字时所唱:“听到他的名字,使我惶惶不安,不知为什么,一切都显得可爱起来,……”这首曲调华丽、迷人,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息,揭示了初恋的姬尔达那温柔多情、热烈而狂喜的内心世界。
剧中一首四重唱,由公爵、玛达列娜、姬尔达和黎哥莱脱演唱,音乐表现了各自的性格特性,而在声音上却谐和地汇合在一起。
它以公爵虚假浪漫的音调开始,玛达列娜以轻佻、嬉戏的跳音应付,接着是姬尔达失望而悲痛的叹息,最后是黎哥莱脱决心报仇雪恨的咬牙切齿的语言,四个主题忽而交错,忽而重叠,构成强烈的戏剧效果,是意大利歌剧中最杰出的四重唱之一。
合唱在此歌剧中也发挥了戏剧效果,威尔第以丰富的人声表现了暴风雨中的狂风、闪电和雷鸣。
在姬尔达被抢之前,有高度表现力的《悄悄地、悄悄地》的男声合唱中,以强烈的对比、急剧的速度和连续不断的顿音,用暗涩的、极轻的人声,塑造了富有特色的窃窃私语的情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外,还有两首二重唱可谓表现了此剧的中心思想。
一首是公爵和姬尔达的二重唱,它以温柔的圆舞曲式的音乐表达着他们的情话:“想念我,爱情给予我生命的喜悦,……”音乐表现了缠绵而匆促的情绪。
另一首是黎哥莱脱和姬尔达的二重唱,描写父女相见时喜悦激动的情景,黎哥莱脱唱着亲切而动人的旋律,诉说女儿是自己唯一的慰藉,从甜美的曲调里表现了他对女儿无限的父爱,同时又以不安定的音乐描写姬尔达的温顺和激动。
最后结尾处,当黎哥莱脱倒在女儿的尸体上时,这时管弦乐奏出了蒙特罗内诅咒的音乐,意味着黎哥莱脱的不幸的结局。
黎哥莱托这个角色是由意大利男中音里欧•努奇演唱的。
在当今乐坛,里欧•努奇是当之无愧的威尔第歌剧的最权威演绎者。
努奇从31岁起便开始主演《弄臣》,几十年的历练早已使“里戈莱托”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可谓“世界第一弄臣”。
第一幕中那首咏叹调“我们都一样”,深刻的揭示了黎哥莱托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第二幕中的那首咏叹调“朝臣们,你们这些强盗!”唱的简直棒极了!这是一首难度极大的咏叹调。
前半部分象一头受了伤的野兽在疯狂的吼叫;后半部却是一个慈父在为女儿的遭遇流泪恳求。
因为无论在力度上、在色彩上悬殊的变化,都很足而不过,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不同于普契尼精致煽情的旋律,也不同于罗西尼轻快诙谐的剧情,威尔第的歌剧总是遍布大气磅礴的场景与充满人性冲突的剧情,咏叹调亦不例外。
《弄臣》的“二号男主角”曼图瓦公爵虽然是个反面角色,但威尔第依旧显示了对这个“花心浪荡男”的偏爱,为这位辉煌的男高音写了不少花哨与风流并举的精彩咏叹调,而这些都成为了世界上所有男高音演唱功力的试金石,也几乎是每位男高音首张个人专辑的必唱曲目。
众人皆知的“女人善变”便是出自这部歌剧。
当时《弄臣》在首演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曲“女人善变”随即便成为了唱遍大街小巷的名曲,至今更成为威尔第歌剧的标志性唱段。
“世界歌王”帕瓦罗蒂被公认的演绎得最动人传神的一首咏叹调也正是“女人善变”。
当年,意大利歌剧巨擘赛拉芬对帕瓦罗蒂演唱的公爵大为欣赏,由此帕瓦罗蒂才真正开始了和大师们的合作,而他首次亮相世界顶级的斯卡拉歌剧院,所演的也正是曼图瓦公爵。
除了“女人善变”,剧中许多著名的音乐段落都广为流传,如吉尔达的咏叹调“可爱的名字”便被堪称“花腔女高音”的招牌式咏叹调。
而像《赞美你,美丽的爱神》这首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四重唱,也被许多观众熟悉和喜爱,剧本原作者雨果当年在看过这部歌剧后曾专门评价这首四重唱“音乐的表现力有时胜过诗和散文,歌剧也比话剧更又优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