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按课文内容默写。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韩愈《晚春》)(2)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士别三日,________。
(《孙权劝学》)(5)昨夜见军帖,________,军书十二卷,________。
(《木兰诗》)(6)《逢入京使》中写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山界》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展现了红军队伍的革命风貌和伟大品质。
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
B.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就是从中节选的。
C.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臧克家纪念闻一多先生所作,文章语言精致,富有诗意。
D.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它是一首叙事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3.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污秽.(huì)惶.恐(huáng)诘.问(jí)酣然入梦(hān)B. 烦躁.(zào)伛.偻(yǔ)霹.雳(pī)气冲斗.牛(dǒu)C. 门槛.(kǎn)震悚.(shǒng)塌.败(tā)目不窥.园(kuī)D. 滞.笨(zhì)疮.疤(chuāng)愧怍.(zuò)锲.而不舍(q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出自《老王》)(“啊呀”是叹词,表感叹,写出杨绛看到此时的老王无比吃惊。
)B.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出自《邓稼先》)(“只”是连词,表范围,写出了邓稼先的忠厚朴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C.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出自《老山界》)(排比,写出了声音的丰富,引发联想。
)D.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出自《孙权劝学》)(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这里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二、阅读理解(7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 下面对这首乐府诗节选部分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C. “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内心急切,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D. “可汗问所欲”时,木兰的回答表达了她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的心愿。
7. 划线句可看作是木兰对“火伴惊忙”巧妙回答,想象一下木兰说话的神情是怎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伎:同“技”。
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康肃忿然..曰()(2)及.守荆南回()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 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C. 以.我酌油知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坐客罔不叹服。
11.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阅读《老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2. 文段中“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选段对老王的外貌、神态、动作都做了极为精细的描写。
B. “镶嵌”一词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毫无生气的病态。
C. 文中重复强调“我知道”,说明“我”完全领悟并接受了老王的善意。
D. 老王受了我们一家很多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临终前硬撑着病体登门表达谢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偶遇“丰子恺”①心灵的绿洲,精神的家园,有时踪影难觅,有时又不期而遇。
②最近有幸走访桐乡,事毕下榻一家宾馆。
百无聊赖、恹恹欲睡之际,我走向了那几本书。
③书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有《缘缘堂随笔选》《丰子恺乡土漫画》《子恺风景画》。
茅盾与子恺是桐乡的骄傲,宾馆放置作品让人心暖。
于是我打开了丰子恺的漫画,睡意悄然退去,春风拂面而来。
④漫画洋溢着烂漫的童趣。
在《取苹果》中,一个孩子拿不到书桌上的苹果,就把书桌的抽屉一个个拉开,变成一部人造阶梯,然后一步步爬上去,终于取到了苹果……有一天,丰子恺的孩子阿宝看到凳子光秃秃的四条腿杵在地上,于是就把自己的一双鞋和妹妹的一双新鞋给凳子穿上。
正得意时,妈妈一边跑过来一边喊道:“软软的新鞋给你弄脏了!呀!你怎么没穿鞋子站在地上?龌龊了袜子!”这时,丰子恺忙给妈妈使了个眼色,叫她别过去。
自己拿起画笔,迅速记录下这可爱的瞬间,于是就有了《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⑤翻阅着一页页画面,拨动着一根根心弦。
尘封往事,本真童年,被画中的笔划勾起,被画中的故事重现,或是清晰完整的一幕,或是模糊残缺的片段……宛如时光流转,仿佛曙光初现,我们回到了童真的年代,找到了精神的家园。
⑥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深情地说,“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间的人群组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真实而纯洁。
”“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⑦当然,丰子恺的漫画并不局限于儿童,而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故事地点主要集中在运河两岸和都市社会,题材取自农家和小市民生活。
正如丰子恺自己所写到的:“后来我的画笔又改方向,从正面描写成人社会的现状了。
我住在红尘万丈的上海,看见无数屋脊中浮出一只纸鸢来,恍悟春到人间,就作《都会之春》;看见楼窗里挂下一只篮来,就作《买粽子》。
看见工厂职员散工归家,就作《星期六之夜》。
我住在杭州及故乡石门湾,看见市民的日常生活,就作《邻人之爱》《挑荠菜》……我客居乡村,就作《话桑麻》《云霓》《柳荫》……”⑧丰子恺的笔总是歌颂“社会的光明的一面”,不忍描写“残酷、悲惨、丑恶的黑暗的一面”。
后来他反思,为什么“不写黑暗方面的丑态呢?于是我就当面细看社会上的苦痛相、悲惨相、丑恶相、残酷相,而为它们写照。
《都市奇观》《邻人》《某父子》,以及《瓜车翻覆》《大鱼啖小鱼》等,便是当时所作。
后来的《战后》《警报解除后》《轰炸》等也是这类作品。
”就是儿童题材,丰子恺越爱儿童的天真无邪,也就越感人间的不平,穷孩的不幸,如《高柜台》《二重饥荒》《小主仆》等作品,都是对社会的控诉。
⑨解放前在石门湾东市下塘有一个育婴堂,育婴堂的“接婴处”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一堵墙上安一个大抽屉,墙外的人将婴儿放进抽屉,由墙内的人开了抽屉接了去收养。
《笑涡》里,年轻的父亲准备将亲生骨肉送进抽屉时,“笑涡”荡漾在孩子的脸上;《最后的吻》里,年轻的母亲准备将亲生骨肉送进抽屉时,给了孩子最后的一吻。
丰子恺在两幅画的墙脚下,都画上了一只母狗正在给小狗喂奶——这实在是一个“人不如狗”的年代!⑩丰子恺的漫画,更多的是和冰心的散文一样,歌颂童真、歌颂生活、歌颂自然、歌颂真善美。
他的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经刊出,带给读者一片惊喜。
郑振铎赞叹道:“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意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⑪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评价丰子恺的画:“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