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市济阳县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济南市济阳县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济南市济阳县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1. (13分) (2017九上·宁城期末) 古诗文默写。

(1)上下句默写。

①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②________,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③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

(刘方平《月夜》)④________,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殊《破阵子》)(2)根据提示默写①《渔家傲·秋思》中表现作者饮酒思乡,感慨战火未息,归期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默写诸葛亮《出师表》中“宫中府中”至“使内外异法也。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1分)2. (11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两天艰难的bá涉,我们来到了那镶qiàn在九曲黄河之上的璀璨明珠——壶口瀑布。

一望无际的黄河水从远方浩浩荡荡迤逦而来,到了壶口却呈现出另一番zhǎn新面貌A激浪滔天,势若龙腾,炮轰雷鸣震耳欲聋。

这一气象万千的景象,给人以绚丽多姿的B(幻想/遐想);这一大气磅礴的诗章,给人以排山倒海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洗涤灵魂的殿堂,给人以C(指点迷津/柳暗花明)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báqiàn zhǎn________涉镶________________新(2)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________(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B.________;C.________(4)请仿照前后的句子在划横线处续写句子。

3. (10分) (2017九上·兴化月考) 2018年是农历狗年,育英学校语文社团开展了“狗年话狗”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猜成语】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①形容言辞刻毒,大肆辱骂。

也形容骂得痛快淋漓。

________②出自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与“狗”相关的一个成语。

________(2)【品邮票】下面是享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美誉的99岁高龄的周令钊设计的两枚生肖狗邮票,第一图名曰“犬守平安”,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瞪视前方;两只耳朵机警地竖立着,两条后腿有力地后蹬,随时能够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

第二图名为“家和业兴”。

请描述第二图画面内容(文字除外),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犬守平安家和业兴(3)【写通知】育英学校语文社团将举办“狗年话狗”主题讲座。

讲座时间:2017年12月30日下午两点。

地点:学校报告厅。

小明代表学校拟写了一份通知,通知社团成员准时参加。

请你帮他完善。

通知语文社团全体同学:我校语文社团定于2017年12月30日下午2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狗年话狗”主题讲座,请大家准时出席。

此致敬礼A2017年12月28日①在A处补全缺漏的内容________。

②除了A处缺漏的内容外,根据通知的要求,小明写的这份通知还存在两个问题,请你帮他指出:________、________。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7九下·东台月考)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水浒》开创了英雄侠义小说称呼人物的一种传统,即为小说中人物取绰号来标识传扬此人物的特征,如吴用的绰号为“智多星”,林冲的绰号为“豹子头”,扈三娘的绰号为“母大虫”等。

B .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思扬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出自小说《红岩》)C . 《朝花夕拾》中《五猖会》里的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无常》中,“我”在乡间迎神会上最不愿见的是白无常。

D . 小说《骆驼祥子》通过攒钱买车被抢、妻子难产死亡、小福子上吊自杀等情节内容,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2)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

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颤,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她在院子里来回奔忙,哪儿有事就及时赶到哪儿,去指挥所有的人,查看每一个地方。

①选文出自俄国(苏联)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

②选文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性格?________③选文描写了救火的场景,你能概括《水浒传》中与“火”有关的一个故事吗?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5. (25分) (2017七上·泸县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做“全劳力”使用。

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

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

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

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

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酸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

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

我对父亲说:“我能行。

”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

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

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

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

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

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

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

”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

”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

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痛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

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

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

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

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

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

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场院,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身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

父亲看在眼里,嘴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

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阅读全文,分析字体加粗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2)品析下列句子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

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

(3)第④段从哪几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思。

(5)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6. (17分) (2017八上·和县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老井有多老?村里没人知道,就连最年长的奎三爷也摇头,捋着他雪白的长胡子说,从他记事的时候,老井就这样老了。

井口的青石,已经沧桑得看不出它的年纪,猜不出它的年龄。

②是谁挖掘了这个井,又用青石垒砌起来?这是个无解的谜。

可以想象的是,这个井一定与最初建立这个村庄的人有关。

一个或几个人,跋山涉水,步履蹒跚,从远方流浪到了这里,发现这地方有泉眼,便落下脚来,挖掘并垒砌了这口井。

③井边建起了房子,人们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村子便形成了。

这口井是村庄所有人的乳母,有谁不是喝着它的奶水长大的呢?谁的日子,又能离得开这口井呢?④井口的青石板上,印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大的,小的,宽的,窄的,深的,浅的,无数个脚印堆积在井台上,写出了村庄无形的编年史。

谁能解读这部编年史?唯有老井,但它永远都沉默不语,将一切的秘密都藏在了心里。

⑤村庄人的一天,是从井口开始的。

每天天还朦胧着,便陆续有扁担挑着水桶“吱吱扭扭”,一路往老井而去。

然后,这声音从老井返回一户一户的家里,那清亮亮的井水流进灶台上的铁壶里,流进鹅鸭鸡猪羊共用的石槽里。

⑥新娶进门的媳妇,第一天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井打水。

是让老井认识,也是让全村人认识。

新媳妇挑着扁担,风摆杨柳,袅袅娜娜,低着头,红着脸,小步走在大街上。

路边的妇人便指指点点:那是某某家新娶的媳妇,看,长得多俊哪。

⑦老井附近有个古槐,两个人手拉手才刚刚抱得过来。

树下有个小广场,村里人没事就聚在这里。

夏天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卖西瓜的经过,有人就买个西瓜,用绳子吊着,放在井里,呆上一会儿再捞出来,吃一口,甜在舌尖,爽在心里。

⑧老井知道谁家的婆婆和媳妇处得好,婆婆媳妇一起说着笑着来挑水,灌满了水,媳妇抢着挑,婆婆争不过去。

它知道谁家的儿媳懒惰,很少踏足井台,来挑水的,总是年迈的婆婆。

儿媳偶尔来,也是满腹怨气,絮絮叨叨地说给老井听。

⑨老井知道谁家的日子过得如意,谁家的日子过得不顺心。

过得如意的人来,留给它一脸的笑颜。

过得不顺心的,留给它一地叹息。

⑩老井是村庄的眼睛,日日夜夜睁着。

即使是在深夜,人睡了,鸡鸭鹅羊们睡了,就连看家护院的狗也打了瞌睡,只有它,一刻也未曾合过眼。

它看着村里的炊烟一柱一柱升起来,飘散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