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院、部: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专业:班级:完成时间:目录(3号,黑体,居中)(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1 XXXXXX………………………………………………………………………1.1 XXXXXX…………………………………………………………………1.2 XXXXXX…………………………………………………………………┇2 XXXXXX…………………………………………………………………………2.1 XXXXXX…………………………………………………………………2.2 XXXXXX…………………………………………………………………┇×设计说明与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塑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示例)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1. 产品设计1.1 产品名称:塑料接线盒底座1.2 产品设计目的及产品用途1.2.1 产品设计的目的与用途。
1.2.2 产品的应用与市场前景初步分析………………………………1.3 产品性能及使用要求1.3.1 产品外观:颜色采用原料本色或根据需要用适当色彩,不得有其它杂色或污点,表面要平整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等缺陷。
1.3.2 性能要求:收缩率不大于 1.0%,冲击强度> 15 MPa,弯曲强度>60MPa•cm2。
马丁耐热温80。
度>60℃。
洛氏硬度:HD1.3.3 使用条件:冰箱低温和日常环境条件(-10~40℃)下使用;可密封盛装具有油、盐性食物及鲜果、菜和鱼肉类食品。
1.3.4 月生产能力要求:100万只/月。
1.4 产品结构设计[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和功能例如: ]1.4.1 产品总体结构尺寸产品总体结构为四角圆弧长矩形薄壁带底筒体,上口尺寸(内径)长为-----,宽为-----,下底(内径)长为-----,宽为----。
产品总高度为---,壁厚度为----。
其具体结构尺寸见产品图1.4.2 产品结构设计说明[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及其功能]如:1、为什么设计成上口大下口小和长方体形?四角为何用圆弧?口边为何厚点?2、底部为何设计成凹凸形,两端为何厚,中部为何凹?3、壁厚的确定(对于无定型产品可根据工艺最小壁厚经验公式计算或参考经验值)S=(L÷100+0.5)×0.64、加强筋的设计5、联接螺钉孔的设计6、固定用孔设计7、联接固定卡片设计1.5 产品标准及其检测方法说明1.5.1 产品标准外观标准:例如:外观为半透明,无其它杂色或斑点,表面平滑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无飞边等缺陷。
尺寸标准:例如:杯盖的外径为62±0.09内径为60±0.09,制品高为20±0.06制品厚度为1±0.003。
(尺寸标准要按任务书中规定的GB-T_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执行)性能标准:冲击强度> 15 MPa,弯曲强度>60MPa。
耐热温度>60℃。
洛氏硬度:H D75。
1.5.2 产品检验与测试方法说明说明各项产品标准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检测,及其检验测试标准。
例如:○1外观标准检验:用人工目测。
检查外观颜色,有无其它杂色或斑点,表面是否平滑、有无裂纹、凹凸、银丝,无气泡,无形变,无飞边等缺陷。
○2尺寸标准的检测:人工用游标卡尺检测。
○3性能标准的检测:熔体流动指数测试:按GB/T 1033-86.用融速率仪测定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冲击强度测试:按GB/T1040.用悬臂梁冲击试验仪测试马丁耐热温度:按GB/T 1035—70用马丁耐热温度试验仪测试邵氏硬度:按GB2411-1980用邵氏硬度试验仪测试1.6 产品用料量计算1,6,1 产品体积用料量1.6.2 产品质量用料量……………………………………………………………2. 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方设计[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性能要求,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树脂作主原料,再根据树脂的性能是否符合产品性能和加工成型的要求决定是否需要加入其它助剂,如需要,则进行助剂的选择与配方。
例如:]2.1原料选择根据该产品的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树脂作主原料,牌号为PBTP—SD2100或通用聚苯乙烯(GPPS)牌号为:PS—GN—095—06[1]由于产品要求为鲜红色或鲜黄色,为减少加工环节,采用商品色母料作为着色剂,加入量参照所购色母商品说明书的规定。
PBTP—SD2100的性能参数[2]如表1。
表1 PBTP—SD2100树脂性能参数表相对密度 1.48 弯曲强度 MPa 99吸水性% 0.08 马丁耐热温度℃ 52收缩率% 1.2~2.0 热变形温度(1.82MPa)℃ 63布氏硬度MPa 51 体积电阻率Ω•cm 3×1016拉伸强度MPa 5.5 熔融温度℃ 235~240缺口冲击强度KJ•m-2软化温度℃ 160流动速率(MI)参照树脂性能对照产品性能与使用要求可知,PBTP—SD2100能满足要求,故除加着色剂外不需加其它助剂配方,即可生产产品。
例2 :本产品不但可采用工程塑料PBTP、GPPS生产,还可用PS、ABS等其它工程塑料来生产,也可用通用塑料如PE、PP、PVC等生产,两者比较,性能上都能满足要求,有它们各自的优越性,比如工程塑料比通用塑料机械性能更好,强度硬度高,耐热性好等。
通用塑料成型加工容易,价格成本低,尤其PVC,经适当配方,加入适当的助剂和填料,既能满足性能要求,也能满足加工性能要求,加入适当填料后,还能大大降低成本,所以建议采用PVC为原料。
2.2 PVC(产品名)配方设计:PVC树脂的选择:稳定体系的选择:增塑体系的选择:改性体系的选择:填料的选择:润滑剂的选择:着色剂的选择:具体初步配方如下表2 PVC(产品名)配方表表2 PVC(产品名)配方表PVC- SG5回料DOP ------ ------- ------- ------100 10 5 -- -- -- --说明:此配方表是初拟理论配方,实际使用时,应进行实验测试,调整各组成配比,选择最佳配方用于生产。
3. 生产工艺设计3.1.生产方法的确定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和原材料的特性,可采用注射成型和压制成型法生产。
压制成型法(比较两种方法说明其优劣,选其优者)3.2. 生产工艺设计注射成型法的生产工艺过程用方框图表示如图2。
工艺流程图见附2×××注塑生产工艺流程图3.3工艺过程与操作说明[就是说明工艺过程步骤及其操作方法、控制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
]3.3.1. 原料的混合与干燥将PVC和各助剂按生产配方比例和一定先后顺序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加料顺序为:………… , 混合温度控制在[ ]℃。
混合好后放入冷却混合机中混合冷却至60℃以下出料包装待用。
将混合好的料加入真空上料储料斗中,开动真空上料机把混合料送入注射机料斗中。
应控制原料含水量低于0.02%。
若加入回收料,应先干燥后再混合。
3.3.2. 预热与料筒清洗开机干燥原料时,同时对注射机料筒和模具升温预热。
料筒温度控制:后段[ ] ±5℃,中段[ ]±5℃,前段[ ]±5℃,喷嘴温度[ ]±5℃,模具温度[ ]±5℃。
待预热达到设定温度后继续保温1h左右,以使料筒温度均匀恒定。
若料筒内先前生产过其它原料或是改变产品颜色时,应用清洗料干净清洗料筒。
必要时可拔出螺杆进行清洗。
3.3.3. 注射机参数设定注射前应对注射机工艺参数如注射量、注射压力、塑化背压、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顶出行程、顶出压力、模板行程、锁模力等进行仔细调校。
(具体工艺参数见表2工艺参数表)调校时应注意结合温度的调整。
注射机的操作详见注射机技术操作说明书。
3.3.4. 产品的检验与修饰产品采用全顶出自然落料。
要注意防止油渍和灰尘污染产品。
取出的产品应按产品外观标准仔细进行检验,对合格的产品要用括刀细心削除浇口和飞边,不得削伤产品或产生划痕。
3.3.5. 产品的包装产品包装采用双包装,每只为一小包装,用20#白纸缠装。
每[ ]小包装为一箱,用硬纸箱封装。
3.3.6. 废料的回收检验与修饰过程中的废品废料不得落地,应集中收集,不得混入杂质、灰尘和油污。
收集达一定量后集中用转切机破碎。
破碎的粒度要求在2~4mm范围内。
由于废品废料量较少,采用累积集中破碎。
每n天破碎一次。
4.工艺参数的确定4.1. 注射量计算根据一次注射出的产品和浇注系统的体积进行计算由1.6节中已知产品体积量为V产品= cm3,再考虑浇注系统的用料量。
本模具采用二次分型一模四件平行布置,主流道用圆锥形流道,分流道用U形点浇口。
其体积量计算如下:=主流道体积:V1一次分流道:V=2二次分流道:V=3浇口:V=4浇注系统总体积: V 浇=V 1+V 2+V 3+V 4= 一次注射体积量: V 总=V+V 浇= 一次注射质量量: V 总×ρ=4.2. 锁模力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例如:根据[3]:F=K ∙ P ∙ A根据PETP 的流动性和模具结构特点选取压损系数K=0.6;注射压力考虑产品壁薄且采用多型腔,注射压力应高些,取P=70MPa/cm 2。
成型面积A 的计算: A= 故锁模力 F=K ∙ P ∙ A=0.6×70×A=4.3. 保压时间的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式中t 保----塑件冷却至浇口封闭时的保压时间s t c ——注射塑料熔体的初始温度,ºCt m ——模具温度,ºC ; k——塑件的热扩散率,s mm 2δ——塑件浇浇口厚度 ,㎜; x t ——塑件的平均脱模温度,ºC ;4.4. 冷却时间的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式中:t 冷—塑件平均温度达到顶出温度时的冷却时间,s ;⎥⎥⎦⎤⎢⎢⎣⎡⎪⎪⎭⎫ ⎝⎛--=m x c 22保t t t t π4ln k πt m δ⎥⎥⎦⎤⎢⎢⎣⎡⎪⎪⎭⎫ ⎝⎛--=m x m c 22t t t t π4ln πt κH 冷H----塑件壁厚,mm.4.5 注射时间的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4.6. 塑化时间的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4.7. 成型周期的计算(写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具体工艺控制参数例如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