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宗教的实质及功能

3、宗教的实质及功能


10
• 犹太教 • 信仰唯一的神耶和华。塔木德是仅次于圣经的典籍。不承 认耶稣是救世主,救世主尚未来临。 • 希伯来内部的民族宗教,相信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期望 弥赛亚的降临拯救犹太人。 • 尊奉十诫,反对偶像崇拜,在犹太圣殿中没有任何上帝的 形象。
11
• 会堂在宗教活动中较为重要。信徒聚会崇拜的地方、圣经 学校、用于读经和讲解律法、祷告的地方、福利机构、平 民学校、祭司和教师在此教导。 •圣殿在犹太人的国家生活和宗教生 活占了最重要的地位,圣城耶路撒冷 是国家的首都。
38
• 宗教的功能性定义 • 这种定义是通过宗教履行的特定社会功能来界定的。考虑 的是宗教的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 问题: • 功能是否能和作用等同? • 功能和影响是否存在区别?
39
• 宗教功能性定义的意义 • 宗教的功能性定义可以避免实质性定义带来的习惯性的意 识形态偏差和种族中心的狭隘性。 • 问题: • 宗教的实质性定义为什么可能会产生所谓的习惯性的意思 形态偏差和种族中心的狭隘性?
18
• 崇拜我 们领Biblioteka 毛主席19• 信春哥,得永生
20
• 拜考神?
21
• 由于文化能够成为意义的载体,某些不一定是宗教的文化 形式也可能取代宗教。这些宗教就是隐喻性宗教 (metaphoric religions)。
• 卢克曼提出“无形宗教”(invisible religions),尼斯提 提出“隐形宗教”(implicit religion),希普里阿尼提出 “扩散式宗教”(diffused religion),阿罗恩的“政治宗 教”(political religion)。 • 比如儒教。
28
• 韦伯的中国研究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资本 主义?” •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的因素上,决定性的影响来自精神 因素,即儒教与道教的消极和传统的本质。例如,他认为, 与清教相比,儒教实际上是另一种理性主义的类型,顺应 现世而非支配这个世界,培养中正平和的人格而没有因期 待救赎而带来紧张性,因此,它在本质上很宽容,恪守传 统,缺乏进行改革的动力。 • 韦伯的问题是源于宗教理念的精神的驱动力如何会影响到 社会经济的发展。
40
• 卢克曼将宗教的功能放大了。他将人类有机体对生物特征 的超越为宗教现象,个体的自主性、自我表达、自我实现、 家庭主义等都是一种“无形宗教”。自我形成的过程也是 宗教的过程,因为,对生物特性的超越是人类普遍的现象。
23
• 把“个人主义”当作自己的宗教
• 可以信奉个人主义,也完全抵制个人主义 • 如果你拒绝了个人主义,却不做任何别的选择,你丢失了 自己的灵魂,灵魂的寓所是人的生活信念。 • 个人主义口号: • 相信个人的力量。 是“个人英雄主义”。海明威说“人 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 相信孤独是人的宿命,不必对他人有过多的指望。尼采: “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
36
• 在东非洲的查加人看来,唾液是一种万应灵药,一种普遍 的消毒剂,可以预防一切灾难。查加人向新生儿吐唾沫, 算是祝福;路上遇见蛇,或是牛奶翻了,都吐唾沫,算是 避邪。
37
(2)对于变动的社会:实质性定义更为适合于稳定的社会, 解释社会及宗教的变迁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 原因:任何一种宗教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宗教表现形式,可能在有的历史 时期宗教就不能称之为宗教,也不能把某个时期的宗教实 质性定义作为某种理想类型顺延到以后的任何一个时期。 •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 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 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 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祷、献 牲。
26
• 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 韦伯从来没有给出过清晰的宗教定义。他认为宗教行为是 多样的复杂的,他只研究宗教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并不去 关注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就使得它可以就其所兴趣广 泛深入地研究了各种宗教行为,使他的研究具有充分的灵 活性。 清教徒
27
• 1973年,阿尔斯特罗姆(Sydney Ahlstrom),他的《美 国人民的宗教历史》 • 2002年,乐马可(Mark Noll)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 《美国的上帝》
7
• 印度神牛
8
• (美)M·E·斯皮罗 徐俊 • 出版 社会科学出文献出版社 / 1999-06-01
9
• 迪尔凯姆:宗教是一种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组成 的统一体系,也就是说,被分开与被禁止的事物——信仰 与实践,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 德统一体中。 • 该定义中表现出来的实质性因素有:信仰、实践、不可接 近的神圣实体以及教会。
17
• 德教——汕头人自创宗教:以德教民,积善累德 • 由潮阳县和平人杨瑞德在1939年创立。“德”是指拥有正 直而不邪恶的心地与行为。此外也包含万物正常运作的规 律及定理。德教的“教”字含有[宗教]与[教育]的两种意义。 •以崇拜对象来说,五教教主(儒、道、 释、耶、回)、道教神谱中的神仙和潮 汕民间信仰的诸神都被纳为崇拜对象, 都能够被恭请前来降鸾指示一切。最高 的主神却不是玉皇上帝而是关圣帝。
第三讲:宗教的实质及功能
1
• 宗教的实质性定义(substantive definition)和功能性定 义( functional definition) • 前一种定义涉及宗教的实质性因素:宗教活动、超自然者、 不可见者、仪式等。后一种定义强调宗教功能的内涵,即 宗教在社会中的角色。 • 宗教社会学的初始发展阶段,宗教的实质性定义比较盛行; 后来随着宗教的世俗化,功能性定义变得更有影响。 • 韦伯和迪尔凯姆的理论倾向于实质性方法研究宗教。卢克 曼、卢曼等倾向于功能性的方法。
6
• 斯皮罗的社会控制 • 外部文化控制 • 如小偷偷东西,他知道如果被捉会受到舆论压力和法律制 裁。 • 内部文化控制 • 饥饿时人们吃东西,吃米饭,吃面,吃肉。但是,一些民 族有饮食禁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这不仅仅是文化中禁 止这样做,而且,食用牛肉这种念头都让他感到呕吐。 • 内化的文化控制 • 在一个禁止食用牛肉的社会里,一个人在只有牛肉可以充 饥的情况下,宁可饿死也不吃。
• 信仰真主为信仰伊斯兰教
3
• 各类宗教的偶像崇拜 • 佛 • 耶稣
4
• 三类宗教建筑 • 天主教 • 伊斯兰教 • 佛教
5
• 这种类型区分和文化制度有关,孙尚扬比较推崇社会人类 学家斯皮罗的定义,大意是,宗教是一种文化制度,它与 某种超人的存在有各种关联,这种超人的存在也受文化上 的规范所制约。它包含的制度、文化规范、权力等都是社 会学关注的概念和内容。
30
• 神圣与世俗之间
31
• 孙尚扬等国内学者对宗教定义的看法 • 由于宗教本身的复杂性,任何试图给其一个令所有人满意 的定义的想法都应该放弃。多元化的定义反而有助于相互 的理解和包容。 • 孙尚扬等国内学者认为可以把宗教定义作为一种策略,由 此限定研究范围。每一位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义研究 宗教的某一种范畴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32
• 宗教的实质性定义的得失 • 优点(1)对于一般人:比起功能性定义来说,宗教的实 质性定义较为简洁和明确,更符合一般人对宗教的理解。 对于产生自西方文化的宗教类型来说,这种明确的自然和 超自然、人与神的二元对立就是这种文化的惯习。 • (2)对于研究人员:比起变动较大的社会,这种实质性 定义对于考察稳定社会里的宗教也具有更大的价值。
2
• 宗教的实质性定义 • 此类定义是在说明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认为存在有某类信 仰或仪式就是宗教,如对神灵(belief in Spiritual Beings)或 曰属灵存在物的信仰。 • 这种定义可以对神灵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宗教 仪式和组织形式,因此有宗教的不同类型,如基督教、伊 斯兰教等。 • 信佛为信仰佛教 • 信仰天主为信仰天主教
• 自私既不美好,也不丑恶,它是人的真相。
• 自己之外的唯一重要他人是自己的“爱人”。
24
• 海明威: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25
• 崇拜:爱情不是崇拜,应该平等对待。
我还以为我们 不同与别人 我还以为不可能的 不会不可能 你的姿态 你的亲赖 我存在的你的存在 你以为爱 就是被爱 你会活了我的崇拜 所以明白 所以离开 所以不再为爱而爱 自己存在在你之外
14
• 韦伯:宗教是调节人类生存的体系,这些体系成功地将大 量的信仰者聚集在他们的周围。 • 在《经济与社会》这部书中,韦伯提到,在书的开始给宗 教下一个定义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书的结束时才可能给出 一个定义。但是,在书的结束时,韦伯已经不再考虑宗教 定义的事情了。 • 韦伯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对宗教的内容和形式作 出界定会与其价值中立的观念相违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他不愿意参与如同费尔巴哈提出的关于宗教本质的争论。
22
• 其实,无论是迪尔凯姆还是韦伯,我们说他们对宗教的关 注主要在意义的探询上。在这种探询的同时,也表达出了 宗教的功能性意涵。 • 如迪尔凯姆提出可能存在的一种个人主义宗教 (individualism religion):一种完全由内在的、主观的状 态构成的并且可以由我们每一个人随意建构的宗教。 • 但是,他同时又提出,在多大程度上能存在这种宗教个人 主义呢?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宗教是什么?是由什么构 成的?其根源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12
• 犹太历节期共有七个:逾越节、无酵节、七七节、新年、 赎罪日、住棚节、光明节、普珥节。 • 逾越节
13
• 犹太的宗教教育 • 犹太孩童所接受最初的宗教教育就是从父母学习希伯来历 史及宗教,旧约摩西的律法和箴言都要求父母要负起这个 责任。犹太男孩大约六岁时就进入地方性的会堂,以旧约 为教科书来学习阅读和写作,由拉比来担任教职。
29
• 涂尔干的宗教定义 •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与神圣事物有关的 信仰与仪式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式将所有的信 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当中。 这里,涂尔干区分了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指出了宗教的 群体性质、宗教的组成。 • 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宽泛,许多非宗教的团体都可以归入此 类。 国旗有关之信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