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币如何辨别真假的方法最有效

港币如何辨别真假的方法最有效

港币如何辨别真假的方法最有效
从港币本身鉴别发现细微差别
不管是哪种钞票,纸质都是鉴别的重要方式。

真港币的钞票纸质较韧,触手舒适,都是从英国进口的纸张;而假港币的纸质多数较薄,带油质,故触手光滑。

真假港币在颜色上也不同,真港币制造技术先进,故伪造较难仿效。

大部分伪钞的颜色,皆与真币颜色略有差异,对比方知。

就比
如汇丰银行1988年1月发行的1000港币的钞票,其边沿部分是用
显微印刷技术印上银行的中英文名称,这点是无法伪造的。

水印方面,真港币的某些位置较厚,某些位置较薄,便形成独特的图案,
我们成为“水印”。

水印一般难以模仿,所以造假者只能以油墨模
仿伪造水印字样,不细心观察人们便以为是水印。

防伪标志鉴别真正弄清真伪
第三点防伪标志就是所有港币钞票都加入了荧光油墨印刷,在紫光灯下方可出现钞票面额的银码。

假币也可以有荧光油墨,惟其条纹,图案不够清晰,真假非常明显。

港币采用的一个特殊的鉴别方式,就是特别光学效果。

这是世界先进的印刷技术。

现时流通的汇丰银行港币钞票右下角,印有一个
6角形汇丰银行的徽号,斜看时便看到钞票上的“隐形号码”,是
钞票面额的阿拉伯数字,这点非常独特,需要大家注意。

同时,有
些港币还有些独特的暗记,看似错误,其实暗藏玄机,投资者在选
购每一款时,要细细了解。

港币流入大陆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多,占有份额也越来越高,身为大陆人的我们,更应该掌握港币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知道港币的真伪。

香港的技术要高于大陆,而防伪上也同
样更高,这就给造假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一般而言,只要投资者有
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就不会判断失误。


般购买到假造港币的收藏投资者,都是缺乏基本的港币知识。

所以说,港币是可以避免购买到假币的。

只有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得到
相应的收益。

1、要注意钞票纸质:真港币的钞票纸较韧,触手“较爽”;而假
的港币的纸质多数较薄,带油质,故触手光滑。

2、要注意颜色:真港币以先进的技术印刷,故伪造者较难仿效。

大部分伪钞的颜色,皆与真的不同。

3、1988年1月发行的汇丰银行1000港币的钞票,其边沿部分
是用显微印刷技术印上银行的中英文名称。

伪造者不易模仿。

4、水印:在真港币的造纸过程中,某些位置较厚,某些位置较薄,便形成图案叫做“水印”。

这是伪造者难以获取的高超造纸技术,
所以只能以油墨模仿伪造水印字样,冷眼看来,人们便以为是水印。

5、香港两家发钞银行所发行的港币钞票,由10元至1000元均
有一条铝质金属钱(人称保险线),是在造纸过程中藏在纸内的。


也是伪造难以模仿的高超技术。

6、真港币钞票采用凹凸印刷术,钞票上很多图案,如狮子、银
行徽号、银行大厦及一些字体都有凹凸感。

而假钞多以柯式印刷,
故触手光滑,无凹凸感。

7、所有港币钞票上的白色方格及旁边的花纹、水印,皆与背面
吻合,分毫不差。

这是极高难度的印刷技术,伪造者不易模仿。

实际上,这种安排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

发钞银行日后若增发纸币,必须以英镑购买负债证明书。

1974年11月,由于美元弱势,港元遂改为自由浮动。

虽然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的最初两年运作颇为顺利,但其后的情况却并不理想。

当时的货币政策架构尚在发展初阶,未足以取代以
外国货币的价值来定位的货币架构,同时又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目
标,更遑论达致这些目标的工具。

因此,香港经济步入动荡期,几乎所有环节均大幅波动。

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75年跌至0.3%,在1976年却上升至16.2%。

通胀由1975年的2.7%大幅攀升至1980年的15.5%。

港元汇价由1981年的5.13港元兑1美元,贬值至1983年的9.60港元兑1美元。

投机狙击的活动,以及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危机加剧,令港元贬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在1983年更到了非常严峻的关头。

1983年9月,港元汇率录得新低,两日间共贬值了13%,跌至9.60港元兑1美元的低位。

面对货币危机及有关多家银行是否稳健的疑虑,香港政府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新政策,以稳定港元汇价,将港元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

这项安排成为了香港货币制度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