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教学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大学新教学楼,位于坞城路东侧、山西大学南校区内, 主体共分三个区,一区①至④轴,主体为五层,局部六层,二区1/4轴至1/10轴,三区11至14轴,总建筑高度20.1m,局部高度23.4m,占地面积7200m2,总建筑面积15649m2。
工程概况一览表
二、施工准备
1、按工程部位组织材料进场及现场半成品钢筋堆放
(1)、进场的钢筋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证随物到),进场后按规范、品种堆放。
按批量见证取样进行复试,合格后报验,经监理审批后,方可下料。
(2)、在制作成品钢筋堆放同时,按绑扎顺序堆放,合理利用空间。
2、机械配备
根据分项工程量大小、配备10台电焊机(型号BX3-630),调直机1台(型号GT4-14),钢筋切断机3台(型号GQ40型),钢筋弯曲机3台(GW40型),2台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型号GHG40型),电渣压力焊机、过丝机2台、塔机2台。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1、原材料采购与供应
钢筋选用国家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Ⅰ、Ⅱ级钢筋,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标准和相关程序文件。
2、钢筋、套筒加工
(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2)、钢筋调直:采用自动调直机GT4—14型。
(3)、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的弯钩和弯折,I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2.5D(D为钢筋直径),平直长度为3D;II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II级钢筋弯曲直径为4D,箍筋末端的弯钩I级,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或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箍筋直径的10倍详见03G101—1—35。
弯钩形式为135°。
(4)、套筒加工: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套筒: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所用的连接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
接头的连接套筒采用标准型套筒。
进场前,应由生产厂做型式检验,并有材质试验报告和合格证。
(5)、钢筋丝头的加工
工艺流程:钢筋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带帽保护→丝头质量抽检→存放待用。
操作要点:
a、钢筋端面平头:采用砂轮切割机平头(严禁气割),保证钢筋端头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
b、剥肋滚压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c、丝头质量检验:项目经理部组织对操作工进行100%检查后,对自检合格的丝头用量规进行抽样质量检验。
d、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塑料保护帽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e、存放待用:接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并悬挂标牌。
3、电渣压力焊
(1)、焊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a、电渣压力焊要求网路电压不能低于400V,故在施工中要设专用电源。
b、技术工种考核:施焊的焊工,在操作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考核标准为,每一名焊工根据已确定的参数施焊不少于2组(6根)试件,并通过抗拉强度检验符合规定者,才认为考核合格。
c、将焊接接头端部120mm范围内的油污和铁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
d、根据竖向钢筋接长的高度,搭设操作架子,确保工人扶直钢筋操作方便。
防止钢筋夹紧后晃动。
e、焊药应提前烘烤,保证使用。
(2)、工艺要点
a、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主要经过引弧、电弧、电渣和挤压四个过程,其中引弧、挤压过程很能短,对焊件加热有重要影响的电弧和电渣过程,故应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筋,通过试焊,选择好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
不同直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b、施焊要点
(a)、用夹具夹紧钢筋。
一般是夹下钢筋,然后将上钢筋扶直夹牢,使上、下钢筋同心。
如果是螺纹钢筋,最好使钢筋两棱对齐,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mm。
(b)、装填焊药。
将已烘烤合格的焊药装满在焊剂盒内。
填装前,应用缠绕的石棉绳塞封焊剂盒的下口,以防焊药泄漏。
(c)、施焊。
应按照可靠的“引弧过程”,充分的“电弧过程”、短、稳的“电渣过程”和适当的“挤压过程”进行。
随着电弧的稳定燃烧,电弧周围的焊剂逐渐熔化,上部钢筋加速熔化,上钢筋端部逐渐潜入渣池,此时电弧熄灭,转入“电渣过程”,由于高温渣池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所以产生电量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
当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并持续一定时间,使钢筋接头稳固接合。
c、注意事项
(a)、钢筋焊接的端头要直,端面要平。
(b)、上、下钢筋必须同心,否则应进行调整。
(c)、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搬动钢筋,以保证钢筋自由向下正常落下,否则会产生外观虽好、实为“假焊”的接头。
(d)、顶压钢筋时,需扶直并固定不动约0.5min,确保接头铁水固化。
冷却时间约2~3min,然后才能拆除药盒。
在焊剂盒能够周转的情况下,尽量晚拆焊剂盒,以确保焊头的缓冷。
(e)、正式试焊前,应先按同批钢筋和相同焊接参数制作试件,经检验合格后,才能确定焊接参数并进行施工。
钢筋种类、规格变换或焊机维修后,均需进行焊前试验。
(f)、在施焊过程中,如发现铁水溢出,应及时增添焊药封闭。
(g)、当引弧后,在电弧稳定燃烧时,如发生渣池电压低,表明上、下钢筋之间距离小,容易产生短路(即两钢筋粘在一起);当渣池电压过高,表明上、下钢筋之间的距离过大,则容易发生断路,均需做调整。
(h)、通电时间的控制,宜采用自动报警装置,以便切断电路。
(i)、焊接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
(j)、负温焊接时(气温在-5℃左右),应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适当延长通电时间,增大焊接电流,搭设挡风设施和延长打掉渣壳的时间。
雨雪天不得施焊。
(k)、要配有随机维修专业人员。
d、质量要求
(a)、外观检查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4mm。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b)、强度检验
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的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4、主要施工方法
准备及基本方法: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所有钢筋保护层均应有垫块来保证。
钢筋绑扎采用22#铁丝。
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准:
台及基础梁上钢筋绑扎完后,在其上(用红油漆标点标识)放出柱位置线(控制插筋)。
钢筋网的绑扎: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扎扣呈“八”字形,朝向混凝土体内部,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
5、钢筋保护层:
(1)、承台混凝土保护层用成品混凝土垫块大理石垫层,垫块按0.8m梅花形摆放。
(2)、柱混凝土保护层用塑料卡在柱四角竖筋外皮上,每隔0.8m设置一道。
(3)、梁混凝土保护层用塑料垫块,每隔0.8m设一道,每道6块(含两侧)。
(4)、墙混凝土保护层用塑料卡,按每0.8m梅花形摆放。
(5)、板混凝土保护层用成品混凝土垫一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0.6m梅花形摆放。
四、钢筋工程的一般要求
1、在施工中钢筋工长必须做好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做到每个操作者均要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要求班组要做好技术交底和自检工作。
2、施工班组在施工前认真核对构件尺寸,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位置及节点构造,做好钢筋的预排和弹线工作,做到上、下排铁交叉节点构造排筋合理。
施工中认真做好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及搭接错位的自检工作,保证一次绑扎合格。
3、合理安放钢筋保护层垫块及马凳铁,保证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尺寸有效。
4、在钢筋绑扎前,应先绑柱板梁样板,经专职质检员和相关人员确认后,再大面积绑扎。
5、支完顶板模板后,放出柱位置线,绑扎时如下层伸出的竖筋有错位时应及时调整。
6、钢筋绑扎时要保证预埋管线的位置准确,可适当弯曲钢筋,按洞口加强方法在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