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理科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从明年开始,数学开始使用全国卷,全国卷和山东卷数学考查的内容、形式和侧重点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14级是最后一年用山东卷。
近几年的高考,集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能”的特点,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第一轮重点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复习,目标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帮助学生掌握好复习课本重要例习题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复习基础知识为主,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做到不放过、复习透、复习精。
同时,做好相应的巩固练习,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掌握一定的解题技能技巧,使他们学会找解题的突破口。
二、复习的原则
1.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指导。
在学习兴趣方面我们采用⑴鼓励学生,⑵帮助学生(多辅导)⑶抓基础降难度等方法。
教学中要经常指导和帮助学生,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同时更要注重夯实基础,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数学中一些隐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点。
近些年来,我们都看到了高考的改革方向和力度,那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2.加强老师之间的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思想统一,并肩作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复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共同研究寻找对策,加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心筛选各类高考信息。
同时备课中务必立足教材,整合知识,夯实基础,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要.
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几条线。
3. 以学生为主。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规范解题格式,主动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等,力争培养出学生会做,能得满分的良好习惯。
课上不仅要听懂,更重要的要理解好,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要把它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知识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
三、注重学生的解题反思培养
高中毕业班中很多偏科生,解的数学题目并不少,但是提高却较为缓慢,应变能力不强。
究其原因,无非另个方面。
一方面,部分教师的解题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地步,缺乏知其所以然的精辟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总结,对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在方法上进行解题反思的指导;另一方面,偏科生课后解题只注重为了完成作业或追求量的积累,缺乏解题反思的习惯,因而对解题过程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没有促成质的转变。
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进
行反思教学,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引向理性。
(1)反思一题多解,领会发散思想
( 2 ) 反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反思多题归一,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四.关注课堂教学中边际生和差生转化
1.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2.做好复习和总结,要求学生做到:当天学的东西当天清理,掌握。
3.科学训练,引导学生“不以做题多少论英雄”.
4.实施分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
5.
五. 教学参考进度(理科教学进度)
课时内课时
8.―8.8
集合与简易1集合的概念与运5
辑重点是集2简单不等式的解
的运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
4逻辑联结词,全称命题特称命
8.1―8.15
函数重点是1函数及其表22
函数的定义域,值2数的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3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4
二次函数与幂函56指数式与指数函7对数与对数函8函数的图9函数与方函数模型及其应1012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导数近几年119.5---9.20
学生繁出题导数与函数的单调12易掌握重点导数与函数的极值与最利用导数求1314数的最值导数的综合应1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16专题一:范围与最值问题16 1三角函数和解.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9.21----10.10
三角形:重点是的三角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三角函数的化.
简求值三角式,诱导公
数的图象和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质,解三角形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要求学生熟正切
4简单的三角恒等变公式
5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
6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及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
7正弦定理和余弦定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
10.11---10.20
平面向量详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12
向量的运(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2量积和坐标算)略讲复数标表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举
4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
11.2―12.3
数列重点讲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12
等差数等差等比数2项等比数列及其3和递推关系式
数列求45数列综合应6专题二:创新问121不等式与推不等式与不等关12.4---12.16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2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