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书重点)(填空题)(川教版)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虎门销烟:______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虎门销烟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

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8月《》签订。

(3)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

3、火烧圆明园:_______年__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4、________通过《_______》等割占中国领土最多,达__________平方公里。

5、1851年洪秀全领导___________农民革命运动。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黄海战役:“致远号”管带___________牺牲。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1895年____________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5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洋务派的产生: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中央:________。

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年代。

2.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洋务派提出____的口号,创办近代____工业。

典型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 __(2)后期:洋务派打出_____”的旗号,又兴办了一批______企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______,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等。

(3)洋务派兴办了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4)洋务派还筹建了__________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第6课戊戌变法(1898年)(一)公车上书: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____________》的签订。

2.过程: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 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_____________。

3.公车上书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背景:1897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2.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________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

史称“__ _________”,又称“百日维新”。

3.戊戌政变:(1) 原因:维新变法触犯了以_______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 经过: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失败。

4.戊戌变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7课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酝酿:1.兴中会的成立(1)时间地点:________年,美国_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

(3)目标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地点:______年成立于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

(3)机关刊物:《__________》(4)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质:中国同盟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党。

3.三民主义:①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 ___________。

②三民主义的作用:成为__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1. 经过:______年10月10日,_____新军的革命士兵,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史称“________”。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_______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以_____为首都,改用公历,以_________纪元,1912年为民国_______年。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________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背)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

2.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课新文化运动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________年,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 _》。

2.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前期(十月革命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后期(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18年,_________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_____年5月4日,____________。

3. 五四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五四运动的经过:第一阶段(前期):1919年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__________,主力是_____ _;第二阶段(后期):1919年6月5日以后,中心在_____,主力是_________。

5. 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时间与地点: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在___秘密举行,后移至嘉兴______ _。

2.中共“一大”的内容:①党的中心工作: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会选举___________担任中央局书记。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至1927年)(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初国民党_____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第__________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