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岳麓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熟悉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记住《人权宣言》、法国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法国187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理解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2.比较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权力的异同。
3.通过课本所引《1875年宪法》的原始材料,认识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4.通过学习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三、教学难点: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789年,在专制君主制统治下的法国,爆发了革命。
这场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整个欧洲大陆目瞪口呆。
它遭致了几乎所有的欧洲旧王朝的联合武装干涉,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成为近代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因而这场革命以“大革命”的响亮称谓载入史册。
但是,大革命却没能在法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新制度。
法国政治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各派政治力量角逐国家权力,社会处于不断的紧张状态。
回顾法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讲授新课:设计意图歌曲引入播法国国歌《马赛曲》制造气氛师:同学们在谈到法国时就会想到巴黎铁塔,凯旋门,浪漫,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法国人民对民主共和追求,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资产阶级共和国,现在我们穿过历史的隧道,去探讨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时怎样一步步确立的?。
显示法国国旗。
(电脑显示: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学生体会三色旗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师:结合课本内容共同探究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
第三等级的代表为什么进行网球场宣誓?说明了什么?以问题教法开始,由易到难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把特定了历史事件放到宏观历史背景下分析,有利于化难为易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到黑板画出法国在封建统治下的三个等级的关系,得出结论:封建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大革命的进程?学生操作:黑板画出革命的进程:爆发-通过-颁布-成立共和国师:探究:《人权宣言》有哪些具体内容?体现了哪些理想和原则?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什么体制?后来为什么成立了共和国?生:后来国王跑了,人民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共和国老师解析讲解: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 91年宪法。
《人权宣言》是宪法的前言即指导原则。
在正文中,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地制度”。
公民享有《人权宣言》中规定的自由权利,还增加了迁徙、集会、请愿、信仰、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权利。
宪法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君主立宪制。
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
在选举制度上,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未达到者无选举权。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得出结论:1)1791年宪法确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2)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标志法国开始确立共和体制3)归纳:三个不同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三级会议――制宪会议――国民大会分析后培养学生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老师过渡:大革命以来,法国的君主制和共和制是如何反复斗争的?拿破仑为什么能成功的将共和制转为帝制?二、君主制于共和制的斗争:电脑显示:放《拿破仑加冕》的录像,放《拿破仑传》的片断。
结合直观影视录像营造情境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拿破仑.波拿巴师:简单介绍拿破仑师:拿破仑上台后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学生得出结论:归纳:1)恢复了封建统治和等级制度2)主持制定了资本主义原则的《拿破仑法典》师:《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哪些原则?有什么影响?学生看课文内容得出结论:法典确立了自由、平等、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都产生了影响。
师: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之后,法国经历了动荡时期,最后再次爆发革命。
根据课文内容小字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师生共同探究:你认为路易.波拿巴能够竞选成功进而称帝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和他的侄子都做了皇帝,这是历史的倒退吗?生:讨论、探究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1848 路易.波拿巴生1: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法国当时政局不稳,需要强有力的统治者出现,时势造英雄啊生2:能称帝原因:拿破仑的威望比较高,尤其是广大农民对君主时代的怀念,法国政局不稳,经济发展困难,人心思定生3:我觉得是历史的倒退。
两者都复辟封建统治,政体改变了,恢复到了封建时代生4:不对,虽然政体改变了,但两者统治期间,都适应了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需要,实现了政局稳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和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作用看,两者的措施都是进步的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们应该全面评价拿破仑和波拿巴的统治。
总而言之,政体上的是倒退的,但对社会的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更大的。
教师总结,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师:3、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852 路易.波拿巴师:拿破仑神话最后还是破灭。
三、法国政体的最后确立:1、1875年宪法的颁布:请同学们看教材64页原始材料1875年宪法的内容探究: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或设问,或反问,或提问,让课堂教学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气氛中进行生:结论:1875年宪法确立标志法国确立的共和政体。
两个特点:1)共和政体2)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师:1875年宪法有哪些主要内容?体现了哪些原则?比较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权力的异同。
(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大概了解)师:什么是德雷福思案?这一案件产生了哪些影响?2、共和政体的巩固:生:黑板画出法国政体的示意图。
师:宪法赋予总统广泛的职权。
1875年宪法颁布不久,总统的权力实际上日益削弱,国家权力明显转移到内阁手中,使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家。
师:比较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生:小组讨论后根据表格填写(见附表)生: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师:法国政体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讨论生:到黑板画出: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792-1804→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师:巩固小结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前进有起有伏。
文明每前进一步,都要不可避免地付出代价。
法国今天成为现代化发达国家,其经历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对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归纳:文件:《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法国政体确立的过程: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 792-1804→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 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巩固梳理知识,使学生加深印象,记住主要考点。
练习巩固:略4、板书设计:颁布《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制定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走向共和体制的艰难历程拿破仑统治颁布《拿破仑法典》发展资本主义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要求D.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4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上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此后他( )①全力倡导民生主义②倡导民族主义③全力倡导民权主义④从事实业救国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5(原创题)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独裁而领导的斗争不包括( )A.二次革命B.反袁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6(原创题)促使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决定国共合作的因素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③孙中山阶级立场的转变④孙中山的自身革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9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10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孙中山主持召开国务会议袁世凯祭天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