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兰州理工土木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研究方向及人数
兰州理工土木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研究方向及人数
3
党星海
教授
防灾减灾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防灾、结构健康监测)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EI、ISTP收录5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奖6项。
1
丑亚玲
教授/博士
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冻土工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后基金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
4
李慧莉
副教授/博士
市政工程(水污染生物治理、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复、饮用水的供水安全及微污染治理)
主持校博士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收录6篇。
3
王刚
副教授/博士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传热传质及其强化、流动换热数值模拟及先进数值模拟方法)
结构工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结构非线性振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扬州大学)
0
何忠茂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诊断与治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结构工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轻钢结构)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38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多项。国家授权专利3项。
6
韩建平
教授/博导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15篇。
3
李亚娥
高级工程师
结构工程(特殊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
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论文被SCI收录6篇,EI收录3篇,ISTP收录1篇,权威期刊1篇。
3
周茗如
教授/硕士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0
周勇
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校红柳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1项(已结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已结题),参与重大横向课题4项,每年主持一般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被EI收录15篇,ISTP收录6篇,权威期刊4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2和第3),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大连民族学院)校内合作导师王文达
0
张鑫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土钉支护技术、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
(山东建筑大学)
0
陈正汉
教授/博导(兼职)
岩土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饱和土力学)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1
施刚
副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钢结构)
(清华大学)
1
米海珍
教授/博士
防灾减灾工程(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抗减震技术、工程结构的液固耦合动力灾变机理)、结构工程(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岩土工程(桩基检测、地下结构的动力稳定和灾变机理)、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和灾变机理、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厅项目各1项,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4项,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兰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校红柳青年教师基金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和录用论文80余篇(SCI-8篇、EI-29篇、ISTP收录10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厅局级二等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
1
张贵文
副教授
结构工程(结构实验分析、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奖多项。
3
党育
副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建筑结构抗震理论),防灾减灾工程(结构减震控制)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隧工程(减震隔振、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EI收录13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6
程选生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隧工程(减震隔振、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或参与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EI、ISTP收录10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厅局级奖多项。(酒泉市政府)
0
李世荣
教授/博导(兼职)
6
董建华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动力分析、地下结构抗震、边坡稳定、滑坡泥石流防治)
甘肃省杰青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第十九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1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创新科研基金项目1项(青藏线盐湖路基病害及治理研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主持横向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2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主持鉴定课题2项。申请发明专利20件,已经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2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计划”项目、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省部级基金项目7项,建设厅及教育厅项目3项,校基金项目3项;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SCI收录4篇,EI收录5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网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兰州市科技厅及教育厅项目2项,校博士和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横向课题二十余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被EI、ISTP收录15篇。
5
乔宏霞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材料、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寿命预测、新型结构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墙体材料)
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土的动力特性、地基处理工程、桩基检测与加固工程)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ISTP收录7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0
孙玉萍
教授
结构工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轻钢结构)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奖多项。
0
李慧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工程结构抗震、基础工程)
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被EI、ISTP收录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厅局级奖多项。(甘肃省人大)
0
狄生奎
教授/博导(兼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级项目2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参与973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
6
马连生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新型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结构非线性振动)
6
周凤玺
教授/博导
岩土工程(黄土力学及工程、土动力学分析)、结构工程(复合材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15篇。
6
李萍
教授/博导
道路建筑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旧路面改建工程)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和成果简介(2015年)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科研工作及近年研究成果
招生人数
朱彦鹏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5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厅局级奖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