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XX州委办公室关于报送202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就业创业持续稳步推进2020年,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上报数)(同期下降0.9%。
原因:一是经济下行,新增就业增速空间放缓;二是2020年省任务为6.98万人,州任务为8万。
2020年省任务为7.1万人,州任务为7.8万,但每年均能超额完成省、州任务),完成省任务数的116.9%,州任务数的106.4%。
2020年全州贫困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创业12.2万人,帮扶已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3.9万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5.5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7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2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94%,控制在目标任务4.2%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社会保障持续坚强有力全州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含居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8万人(同比增长5.57%)、60.07万人(同比增长1.81%)、18.12万人(同比增长6.59%)、22.6万人(同比增长7.62%)、17.91万人(同比增长5.35%)、214.02万人(同比增长1.91%),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101.4%、101.8%、102.6%、105.4%、106.4%、101.3%;基金征缴收入分别为33.45亿元(同比增长6.7%)、11.72亿元(同比增长3.81%)、8046万元(同比下降9.32%,因费率下降)、9817万元(同比增长10.45%)、5752万元(同比增长12.21%)、15179万元(同比下降22%,因2020年财政补助较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110.1%、103.7%、100.6%、134.5%、106.5%、107.7%。
(三)服务发展持续释放活力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生产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完成全州2020年招录379名公务员(人民警察)工作(同比下降8.7%)。
二是完成全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共计2270人审批聘用工作(同比下降31.7%)。
三是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活动,签订《XX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817人(同比下降10.7%)。
原因:由于用编计划减少,2020年整体招录(聘)人数较2020年大幅度减少。
因脱贫攻坚任务重,今年上半年龙里县和瓮安县没有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绩(一)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夯实基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就业扶贫工作指挥部,建立“岗位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夯实“一卡一库一台账”基础。
目前,已核准19.1万贫困劳动力信息台账,录入“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信息入库率达到100%,并自动生成全程服务卡,《2020收集岗位信息64万个。
出台了《XX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年就业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方案》《XX州2020年就业扶贫工作方案》《XX州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采取月督查、季调度、半年考核等方式,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二是实施全员培训,狠抓技能提升及观念转变。
深入实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计划,确保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
将思想教育培训纳入全员培训课程,引导贫困劳动力转变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
三是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工作。
积极推行“搬迁未动,就业先行”工作举措,在搬迁对象未搬迁之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推荐、与企业签订优先用工协议,引导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
长顺、惠水、都匀、福泉等县(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以场租、水电减免等优惠措施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四是通过开展就业扶贫“春季攻势”“秋季攻势”等专项活动,及时收集整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
确保有劳动力的已搬迁户基本达到“一户一人”就业目标,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创业1.实施技能培训,提升能力促就业。
一是推进城乡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普惠性、均等化。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重点开展零技能家庭劳动力培训。
结合扶贫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政护工等开设适合贫困劳动力的种养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
二是将全员培训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培训项目,全方位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
全州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5.5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1万人,累计拨付培训补贴2971万元,生活补贴1357万元。
三是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鉴定工作。
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4999人,30157名城乡劳动者通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2.搭建供需平台,构建就业服务新常态。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延伸到村到点。
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延伸到村、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政策咨询、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创业信息。
二是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将招聘会推进到乡镇、劳动力集中的社区,搭建企业与劳动者的供需平台。
三是大力开展劳务协作服务平台建设。
搭建广·黔协作平台,与广州市签订了《广州市·XX州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20-2020年)》,争取到广州市3000万元劳务协作资金。
出台《XX州在广州市建立对口帮扶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实施方案》,挂牌成立了“XX州驻广州市劳务协作站”,全州已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18个,开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33场,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其中提供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2.6万个),开展挖掘机、家政护工等专题培训班23期,受训人数1183人。
四是巩固加强创业平台建设。
全州已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6个,农民工创业园(点)20个,“双百工程”实现12县(市)全覆盖。
五是大力开展创业创新大赛活动。
先后在独山举办了“青创汇”青年创业大赛,在惠水举办了贵州省“百鸟河杯”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都匀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XX州选拔赛等,全州上下形成了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3.强化政策引导,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是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
印发《XX州2020年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实施方案》,多形式、有针对地开展就业指导“校园行”“市场行”“社区行”“企业行”“创业指导园区行”等系列活动,服务高校毕业生500余人,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就业市场,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
二是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两个80%”政策和事业单位万人专项招聘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一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签订服务协议上岗54人。
三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
派遣见习生1790人,新增就业见习基地3个。
四是积极兑现求职创业补贴。
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442万元,4420名毕业生受益。
(三)全力以赴扩面提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普惠面一是抓扩面征缴夯基础。
进一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工作,继续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织牢社会保障网。
二是抓待遇发放促共享。
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发放率达100%。
为8.3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7.81亿元,为3.4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6.59亿元。
完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
自2020年3月1日起将每月失业金标准由1176元/人调整为1344元/人。
积极做好2020年度全州8.012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及3.34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增加养老金工作。
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增加123元/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增资186.96元/月。
三是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减轻我州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负担的通知》(XX 人社通﹝2020﹞201号),将贫困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四是全面加大“互联网+社保”工作力度,着力打造网上经办服务。
依托“金保工程”,进一步建设“网上社保”“掌上社保”平台,全面推动社会保险费网上申报业务,全州网上申报系统开通单位5903家,网上申报业务量累计5.7万余人次。
五是进一步推进社保体制改革。
抓好全面取消养老集中生存认证工作,构建以电子化认证为主,远程协助认证、大数据比对认证为辅的多元认证方式;稳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直接结算,全州2711名跨省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在外省联网医院住院成功刷卡结算,结算费用总额6138.72万元,医保统筹基金支出4512.14万元;认真抓好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工作;积极推动按病种付费改革,下发《关于对XX州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定额包干付费病种及付费标准进行调整的通知》(XX人社通〔2020〕182号)、《XX州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按病种定额包干付费病种及付费标准进行调整的通知的补充通知》(XX人社通〔2020〕250号),将我州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定额包干付费病种扩展到107个。
(四)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加大“绿色通道”职称申报评审工作。
支持徐博尘等4人申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项目6个。
组织26人申报2020年政府特殊津贴,推荐黄胜等18人参加省级评审。
二是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州贫困地区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业,为贫困地区抓就业创业促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有序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牵头拟定《XX州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目前已经州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待以州委办、州政府办文件印发全州执行。
四是完成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州直事业单位初聘人员培训8期897人次。
五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称、岗位变动调整工资及各类岗位津贴调整审批工作。
(五)规范服务促进和谐,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1.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一是认真开展执法工作。
出台了《XX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约谈和移送问责暂行办法》《XX州企业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制度》《XX州集体和重大欠薪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
全州共协调处理举报投诉案件849件,为2.09万人追发工资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