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桩基础
桩基础的适用性
①地基上层土的土质太差而下层土的土质较好;或地基土软 硬不均;或荷载不均,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不均匀变形限制的 要求。
②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相当敏感;或建筑物受到大 面积地面超载的影响。
③ 除承受较大竖向荷载外,尚有较大的偏心荷载、水平荷 载、动力或周期性荷载作用。
④地基软弱或地基土性特殊,如存在较深厚的软土、可液化 土层、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及季节性冻土等,采用地基改 良和加固措施不合适。
桩基础 沉井基础 沉箱基础 地下连续墙基础 组合型深基础
深基础——埋置深度比较大,而且往往需要 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做成的基础。
深基础与浅基础的区别: 1)埋置深度比较大; 2)施工方法特殊; 3)荷载传递方式与浅基础有明显差异。
附图2 桥梁工程中的桩基础
上海龙华塔,7层,40.4m, 相当 于13层楼高, 初建于三国东吴时 代 (AD220-280), 重建于宋代 AD977年, 用木桩, 桩周用灰土 防腐,是软基上建高层的范例。
承 型
阻力承担部分荷载;
桩 •端 承 桩:(l/d≤10)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
阻力承担,桩侧阻力不计。
摩 •端承摩擦桩: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
擦 型
阻力承担部分荷载;
桩 •摩 擦 桩:(l/d 较大)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
阻力承担,桩端阻力不计。
较 软 弱 土 层
(a)摩擦桩
软 弱 土 层
较坚硬 土层
钢桩:钢管桩和H形桩。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最常用的是实心方桩,该 桩型质量可靠、制作方便、沉桩快捷,是我国解 放以来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桩型。断面尺寸从 200mm200mm到600mm600mm;桩长在 现场制作时可达25~30m,在工厂预制时一般不 超过12m。分节制作的桩应保证桩头的质量,满 足桩身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的要求。
①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 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相应的 限值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③确定桩承台高度、配筋和验算桩身材料强 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按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 相应的分项系数。
桩基技术的发展历史阶段
阶段 初期阶段
发展阶段
年代 主要桩型
特点
人类有 历史记 载以前 (我国 7000多 年 前)~ 19世纪
木桩 石桩
1.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 ,桩身较短,桩径小; 2.桩竖直设置,主要用于传递竖向荷载; 3.多设置于地基条件不良的河谷及洪积地区 ; 4.采用简单人工锤打沉桩。
19世纪 中叶~ 20世纪 20年代
接桩的方法有:钢板角钢焊接、法兰盘螺栓和硫 磺胶泥锚固等。前两种适用于各类土层,第三种 硫磺胶泥适用于软土。
预制种类: 钢筋砼桩
➢断面尺寸:300mm×300mm~ 550 mm×550mm
方形桩
适合软土层,增加 侧面积与摩阻力。
三角形桩
➢预制桩接头工艺: •浆锚接头:用硫磺胶泥或环氧树脂制成黏合剂,
桩基设计原则
建筑桩基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 后果
建筑物类型
重要性系数
一级 二级 三级
很严 重
严重 不严
重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对桩基变 形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次要的建筑
1.1(1.2) 1.0(1.1) 0.9(1.0)
桩基计算的荷载效应组合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进行设计时:
桩基础的类型
承台底与地面不接触——高承台桩基 承台底在地面以下,与地基土接触——低承台桩基
工业与民用建 筑中常用低承 台桩基础
按桩的承载性状和使用功能分类
(1).竖向抗压的桩 (2).侧向受荷桩 (3).抗拔桩
按桩侧与桩端阻力大小及分担比例差异,分为如下两大类:
端 •摩擦端承桩: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
桩体上留插筋下留插孔,浆锚结合。
•焊接接头:每段端部预埋角钢或钢板,施工时 上下段对接,用扁钢贴焊成整体。
1.受水泥工业出现及其发展的影响;
除天然材料 做成的桩外, 主要是混凝 土桩和钢筋 混凝土桩
2.桩型不多,开始使用打桩机械沉桩; 3.桩基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比较简单,处于 “萌芽”阶段; 4.桩身尺寸有所扩大,桩径约30cm,桩长9 ~15m; 5.土力学的建立为桩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
论基础。
第二次世 现代化 界大战 阶 段 后~现
④验算桩台或桩身的裂缝宽度时,按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值可以取标准组合值 的1.35倍,即:
S 1.35Sk
桩基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单桩承受的竖向荷载不宜超过单桩竖向承 载力特征值;
2.桩基础的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 值;
3.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稳定性 验算。
在
除钢筋混凝土 桩外,发展了 一系列的桩系, 1.发展了众多的新型的桩型,形 如钢桩系列、 成现代桩基的各种不同体系; 水泥土系列、 2. 桩基技术和理论引进了其它 特种桩(超高 学科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大 强度、超大直 大地拓宽了它的研究领域和 径、变截面等) 深度,桩的应用范围大大扩 系列,以及天 展; 然材料的砂桩、 3.人工沉桩被复杂的机械和专门 灰土桩和石灰 化的工艺代替。 桩等。
(b)端承摩擦桩
软 弱 土 层
较坚硬 土层
(c)摩擦端承桩
极 软 弱 土 层 坚硬 土层
(d)端承桩
按施工工艺分类
桩按施工工艺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一) 预制桩的种类
预制桩系指借助于专用机械设备将预先制作好的具 有一定形状、刚度与构造的桩杆打入、压入、或振入土 中的桩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基础工程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 桩基础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土木教研室
桩基础概述
1、桩基础的历史回顾 2、桩基础的适用性 3、桩基设计原则 4、桩的类型
基础的类型(复习)
基础
浅基础
深基础
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