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W与Pro-E优劣比较

SW与Pro-E优劣比较

ProE和SolidWorks对比(转)
2009年09月19日星期六 10:42
日常工作主要用proe来建曲面模型,SW主要用来建些没有什么曲面的模型或修改上头的模型,上头只用SW。

打个比方:SW像傻瓜机,建模方便快速,易学易懂,适合大多数自学成才;PROE像专业的摄像机,参数化建模,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SW有个弯曲命令,PROE也有个弯曲命令,SW只能对整个实体弯曲,而PROE可以随意控制弯曲位置保留不想弯曲的部分。

SW有个扭曲命令,PROE也有个扭曲命令,PROE的更灵活、直观快速,可以整体缩放、旋转、移动、可以直观地随意局部点、线或面往任意方向拖拉,拉长缩短、扭转、锥削、折弯、扭曲等等,甚至阵列时也要借用到扭曲,还有工程图输入的多视图拼接也可用到扭曲。

SW做的曲面第一眼看挺好的,但细节经不起检查,因为是用放样做的曲面,你们仔细看每个面两端都有收敛,收敛处的局部面与相邻曲面过度是G0连接,虽说SW放样命令起始和结束都设置与面相切,但实际两端收敛处与相邻曲面并不相切。

SW的曲面命令功能没法比PROE,PROE的曲面命令品种多了很多,也强很多。

PROE处理外来数据点云,这可是一大风景。

PROE是参数化建模,如果懂得运用参数,发挥的功能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因为太多功能如果只是单纯从工具条上找是没有的。

高手们都善于利用这点,能把这个发挥淋漓尽致,用到炉火纯青的人不多。

首先声明我只是处于开始阶段,向高手看齐的阶段。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饮水口杯的手柄,想让截面绕轨迹缠绕旋转且截面大小是变化的,PROE可以用可变截面扫描+参数控制,即可一个步骤搞定。

唯一让我非常不满的是proe的草图功能有待提高,在草绘模式下画草图,命令品种较少。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法,仅供**闲聊。

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
A PROE的缺点就是太贵了,比较过吗,PROE要比sw贵至少10倍左右;我们公司买的SW5万(加几个模块)一年,PROE最少要20万,加几个功能模块估计要接近百万了。

中小公司谁会用啊(我们美国的总公司就是用PROE的)所以你才会觉的大家都在用SW。

B 从功能上来讲楼主显然是一个初级加工者,如果你设计的产品够复杂就知道了,SW比PROE要至少差一个等级,我做了个电机外壳(当然很复杂包括各种曲面),竟然有121M之多,后来显示都不流畅了(我用的是工作站电脑),而美国总公司给的PROE样品只有10M左右而且曲面计算相当好。

SW做出来曲面计算有0.001左右的误差,其实整个过程没有做错(其他工程师都这样),但是放到很大之后就看到实体曲面连接处的小裂缝了,这时软件计算方法的问题,没有事的,但是总是缺陷啊。

从这个方向上说SW在基础构架上是不如PROE的,先天不足啊。

C 或许对于基础应用者来讲SW是比PROE操作方便,确实如此。

但是如果你要设计非常复杂的东西的话这种方便反而就变成了绊脚石,太不严禁了。

PORE之所以繁琐是因为你要做什么必须要有充足的依据和定位,严谨的科学过程,即使你在非常复杂的设计中发觉你中间一个特征错了,你都可以很方便的纠正过来。

SW也可以用这个功能,但是太慢了我基本每次要等2分钟才能修改完成(120M左右的文件),PROE我只要20几秒,同样的文件。

不说了你们自己用着看吧。

其他软件,比如UG、CATIA和inventor等软件都没用,不表看法。

转贴一网友看法:
做产品开发正向设计那就没有得说的,用PROE.做逆向设计我就喜欢用UG了。

因为ug就是个大杂烩,做正向设计时候除非设计者头脑非常清晰,要不然后续就有很多麻烦事要料理。

用PROE做逆向设计那就烦的要死人了。

因为PORE很注重过程,通常正向设计才要注重过程,逆向设计注重结果。

做产品性能分析我一般都是用CATIA的。

连08奥运主赛场“鸟巢”的设计都用到CAITA,可想而之CAITA的功能强大势力。

CAITA是一款非常综合性的三维设计软件,比如在汽车制造方面他可以模拟碰撞结果及人体做在驾驶室里的合理位置和舒适度。

在飞机制造方面他可以**翼在空中受到复杂气流的受力分析,还可以算出飞机受到个种气旋后的最终运动轨迹,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能。

AUTODCAD大家都很明白就不用说了。

我先用个比方来做个比较吧,AUTODCAD就像是一辆汽车的后视镜、车棚等外饰。

PROE、UG等就像是一辆汽车的轮胎方向盘的功能件。

CAITA就像是发动机、车桥等核心件。

使用群体方面来看,PROE、UG等在中小企业使用的多,或中型偏大企业。

如电子厂商(电脑、手机、家电、汽车配件等)如我知道的有法雷奥(国内)、香港德昌、IBM等。

CATIA在大型企业一都当标准设计软件。

比如汽车制造企业方面:通用、克莱斯勒公司、德国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丰田、沃尔沃、雷诺等。

飞机制造方面有:Boeing飞机公司(美国)的Boeing 777 和Boeing 737,Dassault 飞机公司(法国)的阵风(Rafale)战斗机、Bombardier飞机公司(加拿大)的Global Express 公务机、以及Lockheed Martin飞机公司(美国)的Darkstar无人驾驶侦察机。

当然他在建筑及造船行业也非常突出。

如果有朋友在汽车行业做的,哪么就知道中国为了跟国际接轨,汽车厂在软件方面都在逐步转向CATIA。

所以国内的一些稍大的汽车配套商也要相应的转变。

比如我就是个受害者,我用PROE、UG都有快10年了,06年年初的时候非逼迫我要学CATIA,这也没有办法啊,公司的形式所逼啊!也正是这样才让我知道了CATIA。

不过用了后发现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以前说SW曲面功能弱的人说的还是没错的,但现在还说SW曲面功能弱的人只能说SW不精通,现在的SW在建模上的功能是不弱于Proe的了.只是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特长与缺点,你要学着发挥他们的长处.
个人最早是用SW的,大概99版开始用起,03年开始用Proe,2001野火以及后来的WF2,WF3都用过,现在大概06年开始又用回SW了.我想现在的SW基本是可以替换Proe的.但用SW的心情与效率比Proe好多了.
个人感觉Proe在计算这一块做的很出色,强大的复制功能,还有模具模块,加工其实很少有人用Proe的.但操作比较繁琐,而且它的思路要比较严谨,一个模型如果建好后你想再修改最早的一些特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SW的修改很方便,整体的设计都很人性化,曲面这一块很灵活.
当然SW也有它的不足,一个速度上,因为产品的原因,现在喜欢在一个零件里建好所有零件,再派生实体为单独零件.但往往曲面复杂后整体的速度就很慢.相对proe,它运行的速度就是飞快,这在打开外来的Step文件也有所体会.二是SW的曲线操作,象曲线优化还不是很强,这跟Rhino,UG之类的更不能比.不能对曲线的优化有量化的精确操作,这一点对于曲面的操作有时也会有这方面疑惑.
三是稳定性,SW比较耗资源,平台不好的容易跳出.有时这要靠系统补丁\主板芯片显卡驱动\SW补丁来改良.自己也就遇到过很多.intel CPU,ATI的主板显卡系统,SW就常跳出,以前用SW08时开始常跳,后来升了主板显卡驱动后就好很多了,但现在用了09,跳出的频率又高了.
个人觉得SW做的比较强的功能,象面的投影切割线,面填充----这两个在Proe里很弱.SW生成的面一般是带优化功能了的,在proe里常常是分散的面,SW可以做到是一整个面,这有个好处就是在后来的切分时没有哪么多的边界,对于后继特征的边界条件相对就要求低了,Proe就比较死板,也就更容易出现特征修改后后面的一大片都是死棋.SW建面就是那么几板斧,但是几板斧是无招胜有招,很灵活,这一点没多年的积累是很难体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