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二章路基养护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车辆荷载。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用性能良好的基本条件。
一、路基养护工作的要求二、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
(2)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
(3)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路肩水簸箕)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要求排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
(4)挡土墙、护坡及防雪、防沙等防护设施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5)做好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路基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尽力缩短阻车时间(1)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2)疏通、改善铺砌排水设施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渗沟等。
(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护坡、挡土墙积雪、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
(5)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6)有计划地加宽、加高局部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路肩是路基的组成部分面边缘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也可供临时停车和错车之用造成路肩病害的主要因素是水的作用因此路肩养护与维修工作的重点就是减少或消除水对路肩的危害。
路肩必须经常保持有适当的平整顺适的横坡以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地面水。
硬路肩横坡与同类型路面横坡相向土路肩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比路面横坡大1 — 2 以利于排水。
1.养护土路肩上出现的车辙、坑洼以及因原路肩相同的土填平夯实恢复(4)处理坍方、其功能是保护路行车道罩面、加铺保护层而造成的措台现象必须及时排除积水、情理淤泥并用与原有状态。
路肩过高妨碍路面排水时应铲削整平达到规定的坡度。
路肩外侧边缘由于流水冲刷或牲畜踩踏、车轮碾压形成缺口时应及时修补。
2•加固1用粒料加固土路肩或有计划地铺筑硬路肩。
2在陡坡路段的路肩和边坡上全范围人工植草以防冲刷。
3纵坡大于5%的路段路肩易被冲出纵横沟槽需要设置截水明槽。
截水明槽自纵坡坡顶起每隔20m左右两侧交叉设置30-50cm宽的斜向截水明槽并用碎(砾)石填平同时在路肩边缘处设置高10cm、顶宽10cm、底宽20cm则的拦水土埂在每条截水明槽处留一淌水缺口其下边的边坡用草皮或砌石加固使雨水集中在截水明槽内排出。
包括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边坡养护与维修的要求是坡面保持平顺、坚实、无冲沟其坡度符合设计规定。
石质路堑边坡防止风化、危险岩石掉落可采用清除、抹面、喷浆、勾缝、嵌补、锚固等措施避免危及行车、行人安全和堵塞边沟影响排水。
土质路堑边坡可采用种草、铺草皮、栽灌木林、铺柴束、篱格填石、投放石笼、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措施进行防护和加固。
土质路堤路基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
边沟、排水沟的养护疏通、加固、增建保持水流畅通。
渗沟、盲沟养护措施如发现出水口处长草、堵塞应进行清除和冲洗。
对有管渗沟应经常检查疏浚以保证管内水流通畅。
如发现反滤层淤塞失效则应翻修并剔除其中较小颗粒的砂石以保证其孔隙便利排水。
如位置不当则应另建渗沟或盲沟。
新技术与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有土工网、土工格栅、防老化的塑料编织布、土工膜袋等。
2•砌石护坡3导流构造物丁坝、顺坝挡土墙的日常养护除经常检查其有否损坏外每年应在春秋两季进行定期检查。
挡土墙病害 1.疏通排水2•可将缝隙凿毛清除碎碴和杂物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塞。
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裂缝也可用环氧树脂粘合。
3.选用不同的加固措施。
4.拆除重建挡土墙的加固措施⑴锚固法(2)套墙加固法(3)增建支撑墙加固法⑴ 锚固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墙。
采用高强钢筋作锚杆穿入预先钻好的孔内灌入水泥砂浆固定锚杆待砂桨达到一定强度后对锚杆进行张拉并固紧锚头加厚墙身见右图。
施工时应挖除一部分墙后填土减小土压力同时要注意新旧基础和墙身的结合。
方法是凿毛旧基础和旧墙身必要时设置钢筋锚栓或石以增强联结。
墙后回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并夯实。
(3)增建支撑墙加固法在挡墙外侧每隔一定的间距增建支撑墙。
支撑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尺寸和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见图2—5。
第一讲完一、翻浆的防治、滑坡与崩塌的防治三、泥石流的防治定义春融期间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基发生的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浆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翻浆的分类和分级三翻浆的防治措施四翻浆路段的养护1.翻浆发生的过程秋季一一降雨聚水冬季——结冰聚冰层春季——不均匀融化含水量增加路基一一强度降低行车荷载一一翻浆2影响翻浆的因素(1)土质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
(2)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一定的冷量(冬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3)水翻浆的过程就是水在路基土中转移、变化的过程(4)路面透气性差时水分不易散发(5)行车荷载交通量大、车辆轴载重(6)人为因素①设计不当②施工质量有问题。
③养护不当分类根据导致翻浆的水类来源的不同可将翻浆分为五个类型:地下水类、地面水类、土体水类、气体水类、混合水类分级根据翻浆高峰时期路面变形破坏程度将翻浆分为三个等级轻、中、重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
1提高路基或做好路基排水2铺设隔离层3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4换土5改善路面结构层1提高路基或做好路基排水2铺设隔离层阻断毛细水上升保持上部土基干燥(1)在透水路面路基中铺设透水性隔离层(1)在路面不透水的路基中铺设不透水性隔离层3设置盲沟或渗沟降低地下水位有条件时可用新材料透水管4换土增加水稳定性和抗冻性对路基土透水性不良提咼路基又困难时宜将路基上层挖除换填40—60cm厚的砂性土、碎(砾)石压实后重铺路面。
5改善路面结构层(1)铺设砂(砾) 垫层以隔断毛细水上升增进融冰期蓄水、排水作用减小冻结或融化时水的体积变化减轻冻胀和融沉作用。
(2)铺设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板体性、水稳性和陈稳性提高路面的力学强度。
1秋季养护秋季养护的主要工作是排水尽量防止水分进入路基2冬季养护冬季养护的主要工作是清除积雪3春季养护养护的主要工作是抢防。
4夏季养护养护的主要工作是修复翻浆破坏的路基、路面采取根治翻浆的措施。
滑塌分为滑坡与崩塌。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是崩塌发生急促破坏体散开并有倾倒、翻滚现象而滑坡体一般总是沿着固定滑动面(或带)整体地、缓慢地向下滑动。
防治滑坡的措施是以排水疏导为主再配合抗滑支撑措施或上部减重维持边坡平衡。
1•地面排水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用环形截水沟拦截引离滑坡体自身要防止地表水下渗可平整夯实自然坡面或绿化工程或用排水工程或引水工程行于滑动方向布置在地下水露头处或由土中水形成坍塌的地方支沟应根据坡面汇水情况合理布置可与滑坡移动方向成30。
一45。
交角并可伸展到滑坡范围以外以起挡截地下水的作用如图。
2、地下排水2边坡渗沟当滑坡前缘的路基边坡有地下水均勾分布或坡面大片潮湿时可修建边坡渗沟以疏干和支撑边坡同时也能起到截阻坡面径流和减轻坡面冲刷作用边坡渗沟的平面形状有垂直的、分支的及拱形的。
分支渗沟的主沟主要起支撑作用而支沟则起疏干作用。
分支渗沟可以互相连接成网状布置如下图。
3截水渗沟当有丰富的深层地下水进入滑坡体时可在滑坡体外如图2—18。
3、减重即挖除一定量的滑坡体减小其重量一般与其他措施配合使用。
4 1抗滑垛2抗滑挡土墙对于大型滑坡与排水、减重等措施综合运用最有效。
结构如前述。
3抗滑桩(1)路基上方的危岩及危石应及时检查清除特别在雨季前要细致检查。
(2)在小型崩塌或落石地段应尽量采取全部清除的办法如由于基岩破坏严重崩塌、落石的物质来源丰富则宜修建落石平台、落石槽等拦截结构物。
(3)对于存在软弱结构面而易引起崩塌的高边坡可根据情况采用支挡墙或支护墙等措施以支撑边坡并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或扩大。
(4)对边坡坡脚因受河水冲刷而易形成崩塌者河岸要做防护工程(5)在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必须做好地面排水设施。
定义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形成原因陡坡>45度植被稀少土体疏散分类稀性泥石流、粘性泥石流措施1、生物工程措施一一植物防护2、减缓坡度控制水土流失3、修建支挡工程4、设置拦截设施一一坝群5、桥涵跨越第二讲完一、盐渍土地区路基养护、黄土地区路基养护三、沙漠地区路基养护四、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养护五、泥沼及软土地区路基养护定义地表1m内含有容易溶解的盐类超过0.3时则该地表土为盐渍土1 秋末冬初季节或春融时期(1)加密排水沟(2)换填厚30—50cm的风积沙或矿料保持正常通车(3)打石灰桩或砂桩深度达冰冻线以下梅花状排列2盐岩路面一一撒盐水、找补3冲刷破坏——铺盐岩或粘土掺砂砾。
4边坡一一植物防护、设置护坡道5路肩(1)用粗粒渗水材料掺在当地土内封闭路肩表层(2)用沥青材料封闭路肩用15cm厚的盐壳加固。
6硫酸盐渍土路基一一用卵石、砾石、粘土或盐壳平铺在路堤边坡上等措施处治边坡疏松、风蚀和人畜踩踏而造成的破坏。
特性疏松、湿陷、胀等特性。
常见的病害如下(1)路堤沉陷。
(2)路缘石周围渗水⑶裂缝及冲沟对病害的治理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固措施(1)公路通过沟壑①挖台阶清除表土(3)就地取材遇水崩解、膨②拍打密实植物防护③抹面一一粘土铡草雨量小④抹面——三合土或四和土雨量大⑤高路堤边坡防护加固植物护坡(2)陷穴一一查清水源、水量、发展情况导水或排水设施(3)路肩上坑凹①用砂、土混合料改善表层②路肩硬化③设置路肩盲沟(4)在高路堤(大于12m)地段垫层下铺设塑料薄膜防水层设置盲沟(5)通过沟壑时铺设塑料薄膜或其他隔水材料铺砌浆砌片石坡脚(6)设置拦水埂及急流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