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的得体教案

语言的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解答语言表达“得体”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解答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3、德育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二、教学重点:解答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解答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该怎样表达我们的心情呢?除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还可以怎样进一步表达我们的心情?通常我们在节日或重要的日子里都会挂出横幅标语,那么今天我代表同学们说一句欢迎词。

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这里,“莅临”是礼貌性用语,多指贵宾来到,而“指导”是敬辞,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得体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熨贴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温暖冰冻的心灵,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

说话是一门艺术。

得体,是这门艺术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仅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研究高考中有关“语言得体”问题,二)什么叫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这是很有道理的。

从近年来高考中“语言得体”的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试题一是选材上实用性强,二是测试点多设置在表达方式、场合、对象、目的转换上。

命题趋向1、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谦、敬词的误用问题。

2、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说话注意分寸,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3、转述过程中,如何做到清晰、得体。

4、给出一个或几个设定的情境,按要求说话。

5、应用文体的写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的问题。

三)辨析语言得体的方法:不知道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么一则旧消息,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采访了《恰同学少年》剧组。

节目进行过半的时候,朱军请上了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来讲述爷爷的故事。

两人谈话一开始,朱军就语气沉痛地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此语一出,观众哗然。

有的观众则直批朱军“没有文化”,根本不知道“家父”和“令尊”的区别,“当务之急是应该再回去好好学习一下”。

大多数网友因此质疑主持人的专业素质,要求《艺术人生》改版或者更换主持人。

为什么朱军会遭遇职业上的危机?道理很简单,在和人沟通交流时把“家父”和“令尊”用错了。

概括地讲,是朱军语言不得体。

具体地说是朱军没有把握好谦辞和敬辞。

请看下面的例题一。

例一、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家母”是谦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此用来称别人的母亲,不得体。

“令嫒”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女儿,此用来称别人的女儿,不得体。

“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父亲,此用来称别人的父亲,不得体。

“令郎”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儿子,得体。

(板书)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请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谦词和敬辞)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可以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

如“鼎力支持”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

又如“略尽绵薄”,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课堂演练一:选出用词得体的一项 CA 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请你在家恭候。

(恭候:恭敬地等候)B 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惠顾:敬辞,多用于商店称顾客光临)C 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欢迎再次光临。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D 请你明天在家里等候,我会按时光临的。

例二、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2007年浙江卷)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哪个选项正确?为什么?正确答案为B 对联题,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对仗整齐,更要注意同实际的联系,用语得体。

本题着眼点有二:一是祝贺老师70岁寿辰,二是评价老师(或业绩,或风格)。

A能体现贺寿,但“花甲”一词指60岁,与70寿辰不符。

C“音容宛在”用在挽联中,用在这里欠妥当。

也没有体现贺寿的主题。

D 看不出祝贺老师70寿辰的主题。

(板书)2.看清交际对象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注意交际对象,即要尊重说话人、听话人或描写对象的身份、地位和修养等特征,做到言为心声,因人而异。

课堂演练二:(2008年辽宁卷)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参考答案:(1)将“光临”改为“回到”;(2)将“至今健在”改为“精神矍铄”或删掉;(3)将“高足”改为“学生”;(4)将“欣慰”改为“高兴”。

再看一例:例三、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A、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B、盘山公路下山方向:陡坡,慢!C、某市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

D、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E、医院门口:宾到如归。

F、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5万伏高压电线,严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G、普及义务教育:“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板书)3.注意交际场合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

这里主要说氛围。

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场合不同了,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而变化,因地制宜,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内,应有不同的说法。

课堂演练三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ABCD 体育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因体育勃发生机!(某城市运动场)参考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的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要注意说话的场合。

A项不能鼓励超速;B项应为“严禁烟火”;C项考场不应提“失败”。

请看第四题:例四、(2007四川卷)下面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

”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参考答案: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板书)4.明确交际目的语言表达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课堂演练四下面是一段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

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参考答案: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总结:1、掌握谦辞敬辞2、看清交际对象3、注意交际场合4、明确交际目的辨析语言是否得体,除了刚刚以上四点,其实还要注意既要尊重对方,又要注意分寸,说过头话和不到位的话都会让人感到不诚恳,不得体。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辨析语言表达“得体”这类题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在做题的实际操作中,这方法的运用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综合考虑的。

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更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做一个语言得体的人。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1、你家门口被别人的自行车堵住了。

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认为最委婉得体的告示是( C )A.此处严禁停车,违者放气!B.请把自行车搬走。

C.你愿意自家的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D.别太自私啦,谁也不愿意受阻!2、下面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B )A.当别人请求你的帮助时,你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C.当新朋友邀你参加一个聚会,你说:“都快高考了,没空参加!”D.原来崭新的书,朋友还你时却破了,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

你说:“这本书你留着吧,给我另买本新的!”3、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

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是( D )两位男士在谈话。

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

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女士的回答是: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4、(2008全国卷)剑南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

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