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敢于担当作为

敢于担当作为

敢于担当作为,自觉不懈奋斗,换发干事创
业的精气神
所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作为,是指有所作所为。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在这个时代浪潮中,大浪淘沙始见金,不担当就会被淘汰。

所以,我们要努力当弄潮儿,做担当者,方能勇立潮头、勇争一流。

因此,作为的我们必须“在其位,谋其政”。

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才能成为广大员工的“主心骨”,当好企业发展的“领头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企业和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使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中得到诠释。

敢于担当必须要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解放思想,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

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要有励精图治、自力更生的斗志;要有“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胆量;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決心,要有创新的气魄和创新的智慧。

敢于担当必须要有强烈责任心。

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员工对我们的信赖,所以我们就应当为单位谋发展为员工谋福利,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的精神:要敢于拍板、下决心、作决策;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
敢于坚持正气,勇于坚持真理;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能勇挑重担,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自觉为企业分忧、尽责、为员工解难。

敢于担当必须要有过硬本领。

打铁还须自身硬,能力是干事和担责的基础,如果能力水平不足以承载岗位要求,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也许就会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因此要想做到敢于担当还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要不断提升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辦证统筹的思维力、科学民主的決策力、敢为人先的创造力和攻坚克难的执行力,具备了以上几种能力,才能更好地担起相应的责任,成为ー个系统、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行家里手。

敢于担当必须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

要少一分“等靠要”思想,多一分“闯冒试”劲头。

任何时候,只要任务定了,就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绝不能拖拖拉拉,半途而废,更不能工作还没有开展,就谈困难、谈条件、谈要求,甚至是踢皮球、打折扣,相互扯皮、相互推诿,上交矛盾、拖着不办。

这就要求我们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靠前指挥、亲自上阵、带头冲锋、以身作则,不做表面文章,要在层层抓落实上见成效。

还要一抓到底,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不搞半截子工程,凡事不虎头蛇尾,不留死角。

要敢于碰硬,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有所突破。

敢于担当必须在执行落实上要更快。

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我们要干的工作很多、任务很重,而且时间要求紧,从年初开始就要拉满弓、使足劲。

要“快”字当头,对照目标任务要求,抢前抓早、倒排时间、加快推进,以执行的快速度,抢出发
展的加速度。

避免“项目讲了一年还是未落地,下达的工作布置了一年还是没进展”等情况,特别是对有严格时限要求的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宁可“前紧后松”,也决不能“前松后紧”,导致最后被动赶工期、抢建设。

所以,无论是解放思想、练就过硬本领上,还是求真务实、敢于碰硬上。

已经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不进则退,慢进则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保持自信,主动担当,大抓落实,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困难中突出重围。

新时代、新征程,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背后的支撑是敢于直面问题的优秀品格,反映的是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

要坚持在明确职责中依法担当、谋求作为;要围绕中心工作能够担当、善于作为;以舍我其谁的工作热情,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