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小学建设教学辅助用房项目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一、编制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 (2)2.1建筑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各土层物理、压缩性质指标(平均值)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水文地质条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周围环境...............................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3.2基坑降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施工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总体部署,管理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项目班组组织和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施工准备工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水平与垂直运输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基坑施工用电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施工临时用水管线敷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8材料供应和管理 (17)4.9基坑总体施工顺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0施工进度计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基坑施工总平面布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本基坑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水泥土搅拌桩压顶板施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降水施工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土方开挖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坑中坑土方开挖施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6施工监测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围护应急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应急材料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质量保证体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材料和设备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工期分拆...............................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工期保证...............................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2安全生产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文明施工措施管理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场容场貌、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 废土处理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其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三、基坑挖土支护期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XX区XXX小学教学辅助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XX区XXX小学教学辅助用房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说明》;3.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11.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J200-2002)。
12.《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1.2适用范围建筑设计及基坑围护设计图纸确定的各项土方开挖项目。
施工现场临时运土通道等布置。
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各类措施。
施工现场、支护桩及周围道路、地下管道的保护,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措施。
1.3编制目的为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编制时对该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运土设备组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工程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突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高效性。
确保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地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以指导施工顺利地完成本工程项目的建设。
以缩短工期,创建优质工程为目的。
二、工程概况2.1建筑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小学建设教学辅助用房项目建设单位:XXXX设计单位:XXXX有限公司围护设计单位:XXXX勘察单位:XXXX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有限公司XXX小学建设教学辅助用房项目,位于南京市XXX路XX号校园内。
1#教学楼为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16.2米,面积1757.61m2,地下1层,建筑面积782.86m2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内);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场地类别为三类,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
本工程1#教学楼设计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10.990.基坑土方开挖时,体育器材室(1-7轴/J-F轴)土方开挖深度为-3.45m,消防水池、水泵房及设备间(1-7轴/F-C轴)土方开挖深度为-4.5m.基础承台及集水坑部位,深度比大面积基坑底标高深-1.2m2.2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隶属古秦淮河漫滩地貌单元,地处南京市主城区,经人类活动改造,原有地貌形态已不复存在。
现有场地为校园空地,表层为混凝土地坪,地势平坦。
土层及岩性基本特性:据地质勘察资料, 按地基土时代成因、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差异,可将地层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若干个亚层。
基坑土方开挖范围内土层基本岩性特征如下:第(1)层:杂填土,黄褐、灰褐色,松散,表层为厚度约10cm的砼地坪,下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夹含砾石、碎砖及混凝土块等杂物;不均质,硬质含量20%左右,填龄约15年。
层厚4.10~5.90米,层顶埋深0.00~0.00米。
第(2-1)层:粉土夹粉砂,灰、灰黄色,湿,稍-中密,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粉砂夹层呈松散状,分布不均,欠均质。
层厚6.80~8.00米,层顶埋深4.10~5.90米。
第(2-2)层:粉砂夹粉土,灰色,饱和,中密,可塑,局部稍密;砂粒次圆状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颗粒级配不良;粉土夹层分布不均,局部夹细砂。
层厚8.50~10.10米,层顶埋深12.00~12.90米。
第(2-3)层:粉质粘土,灰、灰褐色,软-流塑,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
层厚3.70~6.30米,层顶埋深21.40~22.10米。
第(2-4)层:粉质粘土,浅灰色,可塑,局部硬塑,稍有光泽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可见铁锰质浸染,底部夹含细砂及少量砾石。
层厚5.10~7.20米,层顶埋深25.80~28.30米。
第(3)层:卵砾石,灰黄、紫褐色,中密,孔隙为硬塑状粉质粘土充填。
卵砾石以硅质为主;卵石粒径2~8mm,次棱角状,含量25%以上,分选差。
层厚1.80~4.40米,层顶埋深32.90~33.80米。
第(4)层:强风化砂质泥岩,紫红色,上部呈土柱状-砂土状,下部以碎块状为主,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局部风化残块强度较高。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层厚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4.50m米,层顶埋深36.70~38.20米。
2.3各土层物理、压缩性质指标(平均值)层号名称ω(%)γ(kN/m3)e IPILa1-2(MPa-1)Es1-2(MPa)②1 粉土夹粉砂28.0 19.3 0.760 9.5 1.26 0.21 9.07 ②2 粉砂夹粉土24.4 19.4 0.690 9.8 1.41 0.17 11.30 ②3 粉质粘土36.6 18.0 1.048 15.3 0.94 0.65 3.31②4 粉质粘土24.0 20.0 0.660 12.7 0.37 0.30 5.682.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型潜水,赋存于①层填土、②1层粉土夹粉砂及②2层粉砂夹粉土中,富水性较好;②3层粉质粘土中仅有少量地下水赋存;其余岩土层富水性差,基本不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