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大纲记住词汇的方法考研英语大纲记住词汇的方法第一遍:背大纲第二遍:词性分类记忆就是把单词按动词、形容词、名词分类记忆一次,这是我在辅导老师帮助下,总结的独门方法。
这一遍的目的是区分重点,因为考研英语中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难理解的就是动词,我们就应该把记忆单词的时间往动词方面多放点。
这一遍记忆的目标要达到:动词,一定要认得、记得、用得;形容词,要认得、记得;名词,认得即可。
第三遍:词根+联想记忆前两遍记忆强调的是“记”,而这一遍的记忆强调的是“理解”、“比较”记忆了。
是在前两遍基础上的升华。
书店里这方面的书比较多,有星火系列,司马德系列等。
这样去记忆单词的话,我就不信你在考研英语考试时还能遇见让你困难的单词!一、命题原则没有修改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中心统一原则文章以及段落都是由主题句和细节句构成的。
主题句表明段落或篇章的中心,细节句是为主题句而服务的。
即,主题句指明段落及文章的方向,细节句则是支撑主题的具体事例,引语,统计,比喻或者实验。
因此,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无须透彻理解整个段落,段落中的主题句即可指明方向,确定主题。
同时,文章中首段除外的其他段落含义与首段相同。
即,文章首段要利用“主题句—细节句原则”准确确定主题句;其他段落,段落中间句前有转折词看转折词所在句,无转折词直接看段首句。
同时,其他段落确定段落内容的语句中的词汇都与首段主题词有关。
2、主题句,细节句原则阅读理解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由不同的功能句组成的。
根据功能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将句子分成两类:主题句和细节句。
段落的主题句可以出现在段首,也可以出现在段尾,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
如果出现在段落中间,必须在转折意义的but,however,surprisingly,virtually,indeed,infact,yet或now的后面,否则段首或段尾的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即为主题句。
即,段落摆在面前,首先跳读段落中间句:如果中间句前有转折词,那么转折词所在句一般是主题句;如果中间句前没有转折词,那么段落首句后者尾句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即为主题句。
而细节句的特点为:举例子(时间、空间、人称转移),作统计(百分数),引引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即可能是主题句也可能是细节句(引号的内容是细节句的五个特点,该句子是细节句;引号的内容是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一定是主题句)),做实验(准备、过程、结论),打比方(比喻、比较、疑问)和做列举。
3、方位论原则阅读理解采用IRT命题理论,即文章中符合考研大纲的句子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及出题的要点。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方位论的原则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IRT命题理论规定,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在文章中对应的是相关信息句,不是段落,更不是篇章。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阅读理解命题方向及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题型的题目在文章对应段落中所体现的句子有所不同,即体现不同的方位。
而且,相同类型的题目在文章中所指向的句子也是相对固定的。
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三种题型的'指向为文章中或者段落中的主题句或者论点句;而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和文章中的词汇含义则指向文章中的细节句。
二、试题考察的形式没有变化,但是题型的考察重点再次强调。
不难发现,根据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阅读理解的提问方式要求我们从五个方面着手准备阅读题目。
同时,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目的答案对应的不是整个篇章或者完整段落,而是相关信息句。
方位论原则:阅读理解每种题型答案在文章中的固定方位。
主旨题重范围:文章、各段、主题句。
细节题重定位:重要、总结、定位词。
推断题重主题:指定、段落、主题句。
识词题重位置:解释、并列、平行关系。
结构题重联系:论据、论点、知关系。
IRT命题测试理论:阅读理解每一道题目在文章中的信息来源。
复杂定语从句,复杂比较级结构,复杂被动语态,复杂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插入语等项目都是命题和答案的来源。
同时,最重要的是分清题型之后,利用“方位论原则”在文章中定位相关信息句。
三、考察重点的选择没有变化,但是考点的考察程度明显精细化。
在词汇方面,更加强调词汇在语境中的理解,即“猜词能力”。
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1、动词遵循“动词词本无意,意随文生”的原则。
即,动词的词义要受到句子中宾语的提示才能够准确理解。
这一考点在阅读理解的生词中,占有80%以上的权重。
2、名词遵循“名词与文章中心统一”的原则。
即,文章中的名词,要联系到首段的主题词,受主题词的制约。
3、动词短语遵循“介词或者副词的趋向含义决定论”的原则。
即,动词-介词、动词-副词短语,短语中的介词或者副词的动作趋向表达整个短语的含义。
5、形容词或者副词要利用词根或者词缀辨认词性、判断词义。
在语法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句型结构的信息权重。
定语从句,比较级结构,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插入语等项目都是命题和答案的来源。
在这几个方面要通过真题联系和训练来把握句子的信息权重。
正所谓,“重应用,轻背诵;重理解,轻猜测;重思维,轻僵化;重时效,轻保守”四、文章的设计和选材没有变化,但是考察的重点更加精细。
根据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大纲规定,阅读理解部分在命题方面有以下要求:2.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能理解具体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测生词词义或推断作者的言外之意。
3.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四篇文章(总长度约为1600词,共计20题,40分),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4.所涉及的题材包括:社会生活(包括文化、历史、家庭、教育、人口、交通、环境能源及其他社会现象)、科普(包括大气、地质、海洋、遗传、语言、空间、医学、计算机等)、经济、体育、人物传记等。
体裁主要为:说明文(与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议论文(书刊或杂志上的时文)、应用文(信函)。
5.试题的基本类型:考研阅读理解在考察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1)主旨题;2)细节题;3)识词题;4)推断题;5)结构题。
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细节题,推断题,识词题,结构题和主旨题。
试题的形式一般有两种:问答型和完成句子型。
综上所述,阅读理解的复习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己便是了解自己的基础薄弱环节;知彼便是了解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的具体考点的考察方向。
因此,在阅读理解的复习时要重视命题的原则和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阅读理解的复习一定要以历年的阅读理解真题为主,尤其重视2003年至2010年的真题。
因为这些历年真题真实的反应着IRT(反应式命题理论)。
而任何其他的模拟题或者是仿真题都不能最为有效的命题的理论和原则,这类题目只会让我们的复习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
另外,要格外指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论:不关注文章,直接选择答案;通读全文,盲目选答案。
这两者都是大错而特错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英语知识运用复习对策:考试大纲对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具体要求是: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识辨能力等。
解答英语知识运用题目,说到底是在一定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运用已经储备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准确地选出空缺的词汇或短语。
这个过程中还要求考生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如果有生词);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储备大量的背景知识,掌握系统的考研英语语法知识,熟记考研词汇的搭配和辨析,具备超强的英语阅读能力。
因此后期针对完型的复习主要是词汇的进一步积累和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同学们可以从历年真题中分析总结完型填空的所有考点,熟记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英语知识运用的专项练习。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二节。
阅读理解复习对策:阅读理解练习无论是在前期还是后期的复习,都无比重要。
后期复习主要是通过研究真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历年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短小但极其精悍。
有的参考书本将这些文章单独分列出来,同时配上译文和解析,同学们应尽量将近几年来考研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多读几遍,达到充分理解的程度。
阅读文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巩固大纲词汇,最好能够将词语放到文章句子中理解,掌握多种词义。
2、理解疑难长句,首先把握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其次练习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坚决反对脱离文章上下文、孤立分析疑难长句。
注意在考研复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应该始终是重点,甚至在考研的前一天,在步入考场的时候,仍需要对薄弱环节的词汇进行浏览和回忆。
3、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
4、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并要善于通过做题来验证这些方法和技巧。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三节。
关于翻译的复习,从考研翻译的考查趋势看,语法现象的考查有所降低,考题难度在逐步加大,主要体现在句子的复杂程度以及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这就意味着考研翻译更深的注重词汇、语法、阅读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
大纲要求译文要达到准确、通顺、完整。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基本功,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换能力,这就使得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至关重要。
由于前期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已经为翻译复习做了厚实的铺垫,所以后期主要是从历年真题中总结翻译的所有考点,熟记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有意地训练翻译技巧。
建议多做翻译练习,并在此过程中对翻译技巧加以灵活运用,以便翻译出忠实原文意思,无错译、漏译,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四、五节。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六节。
真题: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要深刻透彻地研究真题,把握考研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研究真题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继续巩固英语基础,掌握真题中出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和疑难句,这是到目前这个阶段提高英语基础的最有效最快捷最有针对性的方法;二是提高阅读效率,要求能够把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架构、文章核心信息的标志和经常出现的位置,从而能迅速把握文章中心和作者态度,找到解题的主线;三是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认真分析真题中的每一道题目、每一个选项,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