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特 点
•是局部性、区域性的
(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从产业革命 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止,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阶段。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它 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全球 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三大全球性大气
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市共 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6.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 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 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 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 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用这种油制造的鸡饲料使几十万只鸡中毒
7.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
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用 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 新 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其中60人死 亡。
8.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铅冶 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 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 毒,1963年至1979年3 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 死亡81人。
光化学烟雾
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 车排气,每天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 氧化氮和铅烟(当时所用汽油为含四乙基铅的 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作用下,特别是 在5月份至10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 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 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 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光化学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例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市 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 期约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 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 同类人数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 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
2.非生物环境的破坏
•盲目占地造成的耕地面积 减少
•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面 下沉
•其它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 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 破坏等
3、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可大致分为三个 阶段: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包括人类 出现以后直至产业革命的漫长时期,又称早期环境问题。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厂排出的有害
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 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2.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多诺拉镇 ,10月26~30日持续有雾,使 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 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 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0年代初期 美国洛杉矶市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 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汽 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环境问题。
三阶段的核心问题:
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土地
人口的大量增加;原始植被的大量破坏
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五十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 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米糠油事件)
近年来六大公害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厂二恶英扩散事件、 美国三里岛核电厂泄漏事件、墨西哥城液化气罐爆炸事件、印 度博帕市农药厂化学品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瑞 士巴塞士桑多斯化学公司火灾)
•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污染源停止作用后,污
染也就立即消失。
(3)环境破坏
• 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环境 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1.生物环境的破坏
•过度砍伐引起的森 林覆盖率 锐减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滥肆捕杀引起的许多动物濒 临灭绝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