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 景观空间设计

6 景观空间设计





2 根据空间领域的占有程度分类 公共空间 私密空间 半公共空间 3 根据空间的围合程度分类 封闭空间 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

4 根据对空间的心理感受分类 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
6.2空间要素及形态

6.2.1空间的组成要素 1点 2线 3面 4体

6.7景观空间设计手法

6.7.1对比与变化 6.7.2重复与再现 6.7.3衔接与过度

6.7.4渗透与层次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
6.7.5引导与暗示

6.5.6网格式组合(规则式) 指空间构成的形式和结构关系受控于一 个网格系统,是一种重复的、模数化的 空间结构形式。
6.6空间层次序列设计



6.6.1空间顺序 安排空间序列的方法是,根据功能来确定空间 的领域,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织起来。 景观空间的安排顺序大致应遵循以下几种路线: 室内—半室内—半室外—室外 封闭性—半封闭性—半开敞性—公共性 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公开性—公开性 安静的—较安静的—较嘈杂的—嘈杂的 静态的—较静态的—较动态的—动态的

6.5.3放射式组合 综合了线式和集中式两种组合要素,由 具有主导性的集中空间和由此放射外延 的多个线性空间组成。


6.5.4组团式组合 是指形式、大小、方位等有着共同视觉 特征的个空间单元,组合成相对集中的 空间整体。 与集中式不同的是,组团式组合没有占 统治地位的中心空间,因而缺乏空间的 向心性、紧密性和规则性。


6.5.1线式组合 一系列的空间单元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 连接,形成一种串联式的空间结构。 串连空间和并联空间两种。

6.5.2集中式组合 是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 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它是一种 稳定的、向心式的空间构图形式,中心 空间一般要有占统治性地位的尺度或突 出的形式。集中式组合没有方向性。



6.3.5空间质感设计 材料的形体和表面纹理所产生的视觉和 触觉印象,成为质感。 一次质感,材料本身质地所表现出的质 感。 二次质感,对原始材料进行处理后所激 发出新的质感效果。
6.4空间尺度

园路宽度、火车站交通广场与居住区内 居民活动广场、人与人距离等都体现出 空间尺度。
6.5空间组合方式

2“U”型空间

3”L型”空间 4“平行线型”空间

5“模糊型”空间

6“焦点型”空间 指景观中的雕塑、建筑、孤植树等所标 识的空间。
6.3空间视觉要素的设计

6.3.1点的设计 点在空间中具有集中和控制的作用。 点的设计两个要点: 点的形态设计 点的位置选择

4体的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体主要指景观建筑、服务 性建筑以及各种形式的构筑物,包括雕 塑和小品。 体与空间环境间的比例关系:体量适宜 空间中体的风格形式 注重体的色彩运用




6.3.4空间色彩设计 背景色和重点色,背景色常作为大面积的色彩,宜用 灰色调;重点色常作为小面积的色彩,宜采用高纯度 色彩或与背景形成明度对比的色彩,使背景色与主体 色形成强烈而同一的视觉比例。 使整个空间色彩围合,形成一种中立性,用黑白灰三 色突出空间中的其他事物。 整个色彩围合的空间有一个基调,这个基调能带给人 们一种情感的反应,空间内所有事物都会受到这一基 调的影响。 1丰富空间2强化造型3纯净结构
6.2.2空间的限定 1围合 围合实体的封闭程度:实体围合面达到 50%以上时,可建立有效地围合感。

围合实体的高度

实体高度和实体开口宽度的比值

2覆盖 指空间的四周是开敞的,而顶部用构建 限定。

3高差变化

4地面材质变化

5设立

6.2.3空间形态的构成方式 1“口型”空间
6 景观空间设计
6.1空间的基础知识


6.1.1景观空间 景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 环境,是比自然有意义的空间。 空间的形成,概况的讲是由实体要素在 自然空间中单独或共同围和成具有实在 性或暗示性的范围。



6.1.2空间与实体的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6.1.3景观空间的类型 1 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分类 活动型:下沉广场、抬起式台地(天坛) 休憩型:居住区景观 穿越型:步行街



6.6.2空间的层次 空间的层次与其整体效果关系极大。空 间设计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和层次 变化。 中景位置安置主景,用远景或背景来衬 托主景,用前景来装点画面。 背景多用蓝天白云




6.6.3空间序列的组织 一般认为完整的空间序列包括以下几个 阶段: 序幕 展开 高潮 结尾



6.5.5包容式组合 指在一个大空间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小空间后 所形成的视觉及空间关系。空间尺度的差异性 越大,这种包容的关系越明确。 空间穿插,指两个空间领域相互重叠,出现一 个共享的区域,三种空间关系: 共享部分为两个空间共有 被其中一个合并 作为连接两个空间的独立性元素(桥) 两个空间的相邻关系: 间接相邻、视觉联系、贯通联系

6.3.2线的设计 线的设计应该注意“线”边界的清晰、 硬朗,这样才能使线的形态更加突出。


6.3.3面的设计 1底面 底面的大小对想要达到的功能具有限定作用。尽量不 破坏场地本身的面貌,依据原始的场地条件去设计、 配合方案。 2顶面 顶面对空间特性的影响主要是其光影效果。(色彩、 强度、光线等) 天空不适合做顶面的时候,需要做一些顶面控制及顶 面围合。 底面相同时,不同的顶面对整个空间的尺度影响以及 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




3垂直面 空间的分隔、围合、背景等通常是由垂直面来 完成的,可以成为景观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隐藏影响空间氛围的要素,展现想要展现的要 素 单独出现的垂直要素在大小和形式上要与空间 的尺度像适应,才能丰富强化空间特点。 垂直面可以作为空间的主导要素,对营造空间 小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