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本职能及其重要作用

会计基本职能及其重要作用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时间进度安排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普通高职)毕业论文系部:财经系专业:会计班级: 5072姓名:侯新惠指导教师:冯岚系主任:刘岸华完成日期: 2011.10目录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1)(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类型 (2)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2)(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一)会计信息失真从宏观因素方面分析 (3)1.法制建设不完善,企业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薄弱 (3)2.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33.会计从业人员社会职业道德不高 (3)(二)会计信息失真从微观方面分析 (4)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不够完善 (4)2.企业管理阶层对会计信息质量态度淡漠和责任感不强 (4)3.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比较差 (4)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对策(一)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企业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5 (二)充分运用注册会计师的力量,加强社会监督 (5)(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5)(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产权制度 (5)(五)强化企业管理者对信息质量的态度和法律责任 (6)(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6)会计基本职能及其重要作用侯新惠摘要: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体现得更为明显,它贯穿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20世纪以来,会计界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会计的定义问题,它至今不仅依旧是研究中的一大难点,而且已经成为对重要会计理论问题深入研究及社会对现代会计做出公正评价的一个障碍。

如何通过所下定义正确揭示会计的本质特征,最终用一个科学的概念将其表现出来,其中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认识会计职能的问题,这是因为它既关系到定义中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又关系到定义中对会计功能作用的认定,并最终影响到社会对会计工作做出公正之评价。

故本文就此试从会计环境变迁与历史结论之评说方面对会计职能加以研究。

关键词:会计职能作用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体现得更为明显,它贯穿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会计职能既关系到定义中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又关系到定义中对会计功能作用的认定,并最终影响到社会对会计工作做出公正之评价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类所进行的其他活动。

在生产活动中,既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必然会发生劳动耗费。

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孰多孰少、孰优孰劣是影响社会生产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中,人们都必然会关心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并对它们进行比较,以便科学、合理地管理生产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在这个比较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计量、计算、记录行为,这种行为中蕴含着的就是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萌芽。

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生产活动的出现,便不会有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产生。

但是,只有当人类的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至于生产所得能够大体上保障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求时,人类才会关心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特别是劳动成果有了剩余时,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才具备了产生的条件。

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据考证,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这一时期被称作会计的萌芽阶段。

严格的独立意义上的会计特征,是到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才表现出来的,这一时期,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向单式簿记体系逐渐演变。

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单式簿记应运而生而且得到了发展,一般将这一时期的会计称之为古代会计。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著作《算术、几何、及其比例概要》问世,标着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在随后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古代单式簿记的基础上,创建了复式簿记,复式簿记得到普及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完成了复式簿记的方法体系乃至理论体系的建设。

进入20世纪,人们对会计的监管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般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现代会计中对会计职能的争论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的含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

不同的会计阶段下会计职能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会计职能也相应扩展。

而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也就存在了分歧与争论。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

会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会计的功能作用,限定了人们对簿记及会计功能作用的认识,进而也限定了人们对它的评价、限定了它在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工作中的实际地位。

可见,会计的基本职能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变化既取决于会计所处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人们只有在认真分析与研究会计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方能对一历史时期簿记或会计的职能做出正确评价,进而也才能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会计定义做出科学之结论。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会计学术界就在较大范围内对会计职能展开讨论,到70年代末,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并逐渐形成高潮,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外会计学界针对会计本质问题形成了两种主流学派,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与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研究也日趋势微,其原因可能缘于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1985年颁布的第一部《会计法》也对此首肯。

《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与会计的反映职能1、会计信息系统论所谓会计信息系统,就是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旨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反应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系统的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会计学家A •C •利特尔顿。

他在1953年编写的《会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指出:“会计是一种特殊门类的信息服务”,“会计的显著目的在于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提供某种意义的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引入我国。

我国较早接受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是余绪缨教授。

他于1980年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

在经过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研究后,在以往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论断,使得这一论说得到了发展。

国内较为知名的倾向于“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有葛家澍、唐予华、裘宗舜等教授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一,从管理的角度阐明了会计是一个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二,在通过对会计所下定义揭示会计本质的同时,又相关联地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与“控制”两大基本职能;其三,从宏观经济调控与宏观经济控制总体系研究方面相关联地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其作用问题。

2、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了,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其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二,会计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三,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遵照会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全面地、及时地、系统地将一个会计实体单位所发生的财务会计事项表现出来,并通过科学的分类方法,将不同性质的会计事项分门别类的、集中的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本质之目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具体划分为两个基本工作阶段,一是信息确认阶段,通过这个过程进行信息筛选,去伪存真,将虚伪假冒及失真之信息揭示出来,清除出去、为整个优化信息的过程奠定基础,确保财务会计信号的真实,可靠,为决策提供非但是有用之信息,而且是足以确保决策正确无误之信息。

二是核算工作阶段,核算过程包括制证、计量、记录、归类、组合、测试、编表等环节,这个过程体现为对若干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诸如以货币为统一之计量标准、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在分类中的应用,以及在编报前应用平衡公式进行测试等。

可见,以往把会计的反映职能与会计核算等同起来对待有失片面,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应当把财务会计信息确认放在重要位置之上。

现代会计的反映职能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又是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依据;它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投资者,以及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此外,财务会计信息的另外一个突出作用是为会计部门的会计的控制工作服务。

由此可见,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理解会计的服务作用,这种服务作用也决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的。

此外,应当明确,无论从人机结合的角度,还是仅仅从会计工作者的信息确认环节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考察,都可以看到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与会计监督(控制)职能1、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在当前国际国内会计学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并使用“会计管理”这一概念在西方管理论学派中早已存在。

“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把会计活动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人卢瑟•古利克把会计管理列为管理化功能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管理经济会计学派”则认为进行经济分析和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就是会计。

我国最早提倡会计管理活动的当数杨纪琬、阎达五教授。

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他们指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

”在此之后,杨纪琬、阎达五等教授对会计的本质又进行了深入探讨,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会计管理活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