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周大课预留问题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何时何地诞生?名称?答: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2.计算机如何分代?各代硬件特点?速度特点?答:计算机主要依据元器件进行分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千次或万次/秒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10万次/秒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百万次~数千万次/秒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十亿次/秒3.超级计算机与网络服务器有何异同?答:异:超级计算机注重计算能力,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提供服务。
同:都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储存数据能力。
4.路由器与交换机异同?答:异:路由器实现多人多机上网,交换机增加网口,路由器包括交换机的功能。
同:都是用来交换网络的设备,只是所交换网络层次不同,可以上网扩展网络。
5.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的异同?答:异:集成性平板>笔记本平板的工作效率低主要用于娱乐同:携带方便6.智能手机与嵌入式系统区别?答:异:智能手机可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功能以及软件升级智能识别软件兼容性,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通常是暂时不变的“固件”只针对某一项特殊任务。
同: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能力具PDA功能第8周大课预留问题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组成?答: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现代计算机硬件系统与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组成有什么不同?答:现代计算机主要特征为主板集成,而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分布在外3.现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什么?答:CPU4.买计算机主要看什么指标?答:CPU 内存显卡硬盘5.操作系统起什么作用?答: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网络通讯安全机制用户界面6.编译程序与集成开发环境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答:集成开发环境是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
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
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分析功能、编译功能、调试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服务套。
编译器只是集成开发环境的一部分。
例: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其使用的编译器为:cl除cl外,比较常见的编译器还有gcc第9周大课预留问题1.何时何机构最先提出物联网构想?何时何机构最先提出物联网概念?答: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
2.最先提出物联网概念时的基础技术是什么?答:物品编码EPC、RFID技术、互联网3.何时何地和机构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答:2005年11月17日,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国际电信联盟(ITU)4.物联网定义与特征?答: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普通对象设备化、自制终端互联化、普适服务智能化。
每一件物体均可寻址,每一件物体均可通信,每一件物体均可控制。
5.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什么的战略构想?至此,物联网被正式列为什么?答:“感知中国”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6.从接入对象、基础设施、涉及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比较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差别与关联。
答: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应用系统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互联网通过端系统接入互联网,物联网依靠无线传输来达到一个联网目的。
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互联网。
7.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具备什么特点?答:综合技术、无线为根、应用为先8.因特网与万维网(Web)是一回事吗?请解释之。
答:不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
9.TCP/IP协议栈是因特网基础,该协议栈包括几层协议?其中负责数据的传输的协议是什么?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的协议又是什么?答: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Http、FTP、e-mail10.ISP是什么?主要提供什么服务?举例说明答: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Internet内容提供服务第9周小课预留问题1.物联网是由什么技术发展过来的?答:物联网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RFID发展过来的。
2.通过感知识别技术,可以实现什么目标?答:通过感知识别技术,让物品“开口说话、发布信息”,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
3.何谓无线传感器网络?它与物联网有什么区别与关联?答: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4.列举无线传感网的具体应用实例。
答:智能宿舍智能培育花卉园建筑物状态监控5.RFID是什么技术?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对物联网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目标识别并交换数据目的。
RFID技术能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便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识别、跟踪和管理。
6.RFID 由几部分组成?其产品分类如何分类?远距离与近距离标准频率各是多少?答:应答器(标签)阅读器按供电方式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及半有源标签。
有源标签: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无源标签:高频13.56MHZ半有源标签:近距离低频(125KHz)激活定位,微波远距离高频识别(2.45GHz)及上传数据。
7.RFID传统应用领域是什么?你了解的应用又是什么?答:移动支付、动物晶片、门禁控制、航空包裹识别、文档追踪管理、包裹追踪识别、畜牧业、后勤管理、移动商务、产品防伪、运动计时、票证管理、汽车晶片防盗器、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第11周大课预留问题1、物联网如何分层?各层功能?答:感知识别层——信息获取网络构建层——信息传输管理服务层——信息处理综合应用层——信息应用2、网络构件层主要包括哪些网络?答:无线广域网3G/4G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个域网Bluetooth ZigBee无线城域网WiMax3、网络构建层的无线网络使用什么波段?底层遵循什么协议标准?答:WiFi:2.4GHz 标准:IEEE 802.11n4、管理服务层在物联网中扮演什么角色?主要技术?答:核心技术,是物联网智慧的源泉。
解决数据如何存储(大数据与海量存储)、如何搜素(大搜索技术与数据库系统)、如何使用、如何不被滥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5、以你的理解说明物联网应用是关键。
答:因为物联网的发展是以行业用户需求为主要推动力,而应用是用户能直观体会到物联网技术的途径,空有理论物联网无法发展,应用使物联网技术更加生活化,使民众对其认知面更大,智慧生活也能更近一步成为日常。
第12周大课预留问题1.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联与区别?答: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4部分构成(电池、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芯片),组成自治网络,可以实现无线通讯。
2.举出4种传感器,说明其外部引脚接口及性能参数。
答: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3.ZigBee是什么协议?该协议栈包含几层协议?底层协议遵循什么标准?ZigBee网络中的设备有几种?各起什么作用?答: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ZigBee网络中的设备可分为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边缘等三种角色。
2530是什么芯片?有多少个I/O端口?P0SEL及P0DIR两个寄存器对应什么I/O端口,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答:0输入1输出1外设0通用CC2530是一款针对IEEE802.15.4 ZigBee应用的单芯片有21个1/0端口P0SEL:PO_1-PO_0 功能选择P0DIR:PO_1-PO_0 方向第13周大课预留问题1.IC卡与RFID标签的关联与区别?举例说明。
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各自起什么作用?答:阅读器:一般是主动向标签询问标识信息天线:同阅读器相连,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标签:每个标签内部存在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于标识目标对象3.标签如何分类,各类特点如何?答:被动式标签:无电源主动标签:有电源半主动标签:携带电池,其电能并不供于与阅读器之间的通讯而是用于内部计算4.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哪些?其中哪些属于低频、高频和超高频?微波在哪个频段?如何定界?答: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低频(LF):30KHz~300KHz 125KHz、133KHz高频(HF):3MHz~30MHz 13.56MHz、27.12MHz超高频(UHF):300MHz~3GHz 433MHz、860~960MHz、2.45GHz微波:3GHz+~ 5.8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