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轮复习-公开课

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轮复习-公开课


练习1:(2008年北京理综)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肪 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
解析: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只能经过糖酵解生 成乳酸,通过
练习3:(正20确10的年是重(庆)C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 D.多食少动,糖类分解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练习4:(2010年上海) 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 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B)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 。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
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 • 答案:(1)胞吐 协助扩散(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
解析:健康人餐后随糖的吸收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使血糖浓度 下降,之后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维持在0.8 ~ 1.2 ,故选B。
⑵ⅰ、既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肾,上腺也素可接受
下丘脑有关神促进经控制的激素:

ⅱ、只抑制接受下丘脑有关神经的控制的激
素:

⑶胰高血糖素 泌,
(血促糖浓进度、/抑下丘制脑)、胰胰高岛血糖素素的分
血糖浓度、下丘脑、胰岛素
胰岛素 泌。
(促进胰 肝/抑脏岛B、制细肾)胞上、腺胰胰、岛高肾A脏细血胞糖、下素丘的脑、分
肝脏
⑴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

⑵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与肾上腺;素
⑶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且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激素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2、调节过程:
⑴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神直经接—激)素、调节
(间接)。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⑦合成 肌糖元
⑧转变 脂肪、非必需 氨基酸
①血糖的主要去路:
⑤,该去路的场所包括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合成糖元的主要器官: 肝脏、肌。肉
③ 肝 糖元可调节血糖平衡,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
④血糖在充足时,可大量转变为
,还可通过
脂肪
作用转变成氨基酸。
转氨基
⑵血糖来源分析:
①血糖的主要来源:
①。
②氨基酸可通过 脱氨基作用转变为糖类。
,还有少蔗糖量、乳糖

2淀、粉淀粉唾的液消淀化粉:酶 麦芽糖 肠麦芽糖酶
胰、肠淀粉酶
胰麦芽糖酶
葡萄糖
3、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来源
血糖去路
食物中 ①消化 的糖类 吸收
肝糖元 ②分解
③转化
非糖物质
血糖 ④ 80-120
mg/dL
⑴血糖去路分析:
进入 组织 细胞
⑤氧化分解
22能量 乳酸+能量
⑥合成
肝糖元
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在肝脏中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等, 间接地来维
持血糖的浓度。 答案:C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相关激素分析
激素
分泌部位
作用
具体过程 作用部位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降低血糖
促进血糖去路, 抑制血糖来源 全身细胞
升高血糖 促进血糖来源 主要在肝脏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升高血糖 促进血糖来源
惊厥、昏迷
静脉注射葡 萄糖溶液
口服降血糖药物
多食、多饮、多尿、 消瘦(三多一少)
控制饮食, 注射胰岛素
1、血糖范围:>160 1、糖尿
2、形成原因: ⑴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长期糖尿) ⑵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短期糖尿) ⑶肾功能障碍。(长期糖尿)
2、糖尿病: ⑴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⑵症状分析:
理解物质出入的方式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复习目标
1、糖类代谢。 2、血糖平衡的调节。 3、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二、命题形式 联系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结合细胞呼
吸、内环境 及其稳态,对糖类代谢与血 糖平衡的调节进行综合考查。
三、知识梳理
(一)糖类代谢
1、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


(消化场所: 口腔、小肠
下丘脑 有关神经
肾上腺素 分泌增加
下丘脑 有关神经
练习2:(2010年福建)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 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 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分析: 胰岛B细胞受损
⑴血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
胰(2岛)在素细胞分内的泌氧化减分解少发生障碍
(1)多食: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饥饿而多食;
(2)多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
(3)多饮:人体失水过多 脑渗透压感受器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
饮水;
下丘脑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增加
(4)体重轻:糖氧化供能障碍, 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感谢缘分让我们师生共聚此刻!!
授课老师: 何小波
• 30.(10分)胰岛素能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 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回答问题
• •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
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
•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考点是考
试说明中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 “血糖调节” ,要求掌握的程度是Ⅱ。知 识内容详见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 胞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 调节”。 此题要求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
解析:若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会使胰岛 素不能与其结合发挥作用,导致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 解发生障碍,血糖含量升高。 答案:A
(三)与人体健康
疾病名称 血糖含量 症状
治疗措施
低血糖早期 50-60
低血糖晚期
< 45
高血糖
> 130
糖尿病
> 160
头昏、心慌、出 冷汗、面色苍白、
口服糖类
四肢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