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鱼成长过程各阶段的水质管理

龙鱼成长过程各阶段的水质管理

一.水质:(1)适合你的过滤才是最好的过滤。

在传统的饲养观念中,广大龙鱼爱好者总是试图把过滤系统做到极致以细化水质。

作为水质的处理中心,过滤系统的重要性不容质疑。

但是是否每个人都需要设计更强大的过滤系统来应对龙鱼日常的吃喝拉撒,现在的水族市场各种过滤设备,滤材令郎满目,价格高低不一。

究竟什么是适合你的过滤?过滤的意义在于如何做的更实用而非其他。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在传统的过滤形式中,上部过滤,下部过滤,滴流式过滤,底砂过滤,桶式过滤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但是并非是强大的过滤形式和高档的滤材配置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水质处理效果。

饲养水源的水质状况,水体的大小,饲养密度的多少才是你选择过滤形式的基础。

在水族箱这个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连的形成环环相扣,菌群的数量与鱼类的排泄量成正相关系,在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条件都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有益菌群需要鱼类具有一定的排泄量作为物质基础。

那么如果水体庞大,饲养密度不高,设置强大的过滤系统,使用众多的高档滤材就没有实际意义。

(2)滤材配置并非多而全更好。

众所周知弱酸性的软水更适合红龙饲养,因此众多的红龙迷为营造龙鱼原生地的水质条件疲于奔波,孜孜以求。

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滤材来满足水质调整的要求。

那么首先要对饲养水源的水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酸碱度,软硬度究竟是多少?你需要增加还是减少,调高还是调低,有的放矢,按需索取才是上策。

因此各种滤材的功效性能,都需要系数掌握,为营造理想水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过滤泵的排量并非越大越好。

在理论上水泵的排量应该是越大处理能力越强,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流过滤材的水量越多。

被处理的水体容积越大。

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常见的底部溢流过滤中,过滤泵的每小时排量为水族箱和底部过滤槽总容积的2-4倍处理效果最佳。

滴流过滤则以2-3倍为宜。

因为过快的水流把未经过处理的水又带回到原缸中。

至于桶式过滤经过实践检验,感觉3-7倍比较适合。

但是必须结合实际的饲养密度决定,因为一定的水体容积所承受的饲养密度是一定的,想要达到理想的水质标准,常规的水质检验是不可缺少的。

(4)合理的过滤是多种过滤形式的有机结合。

有过底部过滤使用经历的龙鱼爱好者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即使底部过滤槽的容积做的再大,滤材摆放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类排泄量的不断增加跌酸都难以拟制。

因为暂时硬度(KH)的缓动作用被打破,PH值会出现短时间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即使你更换滤材,清理底沙,增加换水频率,也只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

一旦疏忽大意就给龙鱼带来灭顶之灾。

但是这种状况在滴流过滤中却能够得到很大改观。

因为滴流过滤属于干湿过滤,由于水体充分和大气接触,不但溶解氧大幅度增加,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跌酸的发生。

但是上部过滤和滴流过滤的缺点同样显而易见,由于缺少对表层水的处理能力,从而造成有机质在水体表面的大量积累,受到水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油膜,为有害菌在水体表面的繁衍创造了条件。

但是如果利用桶式过滤结合油膜清除设备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可见良好的过滤需要多种过滤形式的有机结合,由此各种组合过滤便应运而生,那么想要设计一套合理实用的过滤系统,首先需要建立兼顾表层,中层,底层水全方位过滤的设计理念。

(5)如何理解好水的含义?红龙原生地的水无疑是最适合它们生长的水了,那么是不是必须营造出龙鱼原生地的水质条件,才是好水的标准。

是不是必须把PH值调节到5才更有利于红龙发色,是不是必须降低硬度创造软水条件?其实龙鱼是适应能力非常强的鱼类,你需要营造的是稳定的水质条件,培养稳定健全的微生物连,创造稳定的水族生态系统,确保有益菌种占主导地位,从而拟制有害菌的生长,通过规律性管理,把各项水质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持水质的长期稳定,就能满足养龙的要求。

稳定编辑本段回目录二.稳定:稳定的意义:上到一个国家,下到一个家庭稳定的意义不言自明。

对于红龙的饲养保持稳定同样非常重要。

培养一只优秀的红龙是一项系统饲育工程,假如已经挑选到血统优良的红龙幼鱼,那么要想把它培养成材稳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保持稳定的水质。

目前国内的饲养用水都基本能够满足养龙的要求。

虽然各地水质状况千差万别,酸碱度,软硬度,矿物质含量不尽相同,但是只要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短时间大幅度水质动荡,龙鱼完全能够很好适应。

因此饲养龙鱼切忌大量换水,由此造成的硝化系统破坏,PH值大幅度改变,温度的剧烈升降才是龙鱼的致命伤。

水质巨变是百病之源。

保持稳定的水质龙鱼才能健康成长。

保持定期的水质检测1.温度:龙鱼最适应的温度为24-30度。

以28度为最佳温度。

2.溶解氧:龙鱼养殖要求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

3.酸碱度:也就是PH值,水的PH值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中性水溶液PH=7,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酸碱性对于龙鱼的生长影响很大,酸性过强鱼呼吸困难,许多生物毒性增加,碱性过强鱼的腮组织受到腐蚀,影响正常生长。

因此正确测定和调节PH值就非常重要。

是保持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龙鱼最适应PH 值为6.5-7.5。

既弱酸性和中性的水质。

但是只要不是短时间大幅度改变PH值5-8.5龙鱼依然能够很好适应。

保持PH 值的稳定对于龙鱼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PH值每天的波动要控制在正负0.2PH以内。

常用检测工具有PH测试纸,测试笔,测试剂,监测器等。

不要刻意调降PH值,保持稳定最重要。

常规调节PH值的方法:水质稳定剂:有些知名品牌的水质稳定剂由于补充了碳酸盐硬度,因此对于稳定PH值有一定帮助。

榄仁叶:红龙饲养常用的添加品。

能够产生腐植酸,降酸效果平缓自然。

有助于龙鱼的增色与稳定色泽。

黑水:红龙饲养的常用水质处理剂。

软化水,含有天然泥煤萃取物,腐植酸,微量元素,维他命,保护胶质等。

有一定的降酸作用。

PH值调低剂,调高剂。

用于调节PH值到有效范围之内。

底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选用时要加以鉴别。

沉木:由于能够产生腐植酸,但是降酸范围有限。

氢型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钙镁离子降低硬度同时释放出氢离子,增加水的酸度。

使用磷酸等酸性制剂降低PH值。

如果PH太低,可以加上珊瑚砂使PH慢慢调高。

硬度:总硬度(GH)表示水中所含钙盐和镁盐的总量。

暂时硬度(KH)在总硬度中有一部分易溶于水的氯化钙(镁),硫酸钙(镁)等永久硬度的盐类。

同时还有一部分原属于沉淀的碳酸钙和碳酸镁。

当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会重新溶解于水,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当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时则析出,回到碳酸钙`碳酸镁的沉淀状态。

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

这种随着二氧化碳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二氧化碳的消失而消失的这部分钙`镁盐的含量称为暂时硬度。

总硬度= 永久硬度+暂时硬度。

暂时硬度在水中的作用主要拟制因为水中增加酸或碱引起的PH值剧烈震荡,从而保持PH值的相对稳定。

龙鱼最适应的硬度为2-3度dGH。

常用降低硬度的方法,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使硬度降低。

煮沸的水由于去除了碳酸盐硬度,硬度会降低。

使用软水树脂调降。

配比法,在硬度较高的水中添加一部分软水使硬度下降,例如蒸馏水。

另外硬度与PH值有一定的关系,硬度降低时PH值也容易降低。

但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换算关系。

氨/铵,亚硝酸盐,硝酸盐。

氨/铵在相应的PH值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亚硝酸盐最好控制在0,硝酸盐一般应控制在40毫克/升以内。

氯测试:目前国内自来水消毒的常规方法是在水中添加氯气,因为氯的残留对龙鱼伤害较大,换水前应该困水暴气,困水48小时以上。

氯含量超过0.01-.002毫克/升的溶量既会对龙鱼造成伤害。

困过的水一般都会清除干净,如果没有条件困水,水质稳定剂能够快速驱除氯的残留,是一种很便捷的方法。

(2)保持稳定的饲育环境。

这里指的环境是水族箱内部和外部的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背景,底沙,沉木,水草,水流方向,光照规律,混养伙伴,水流声音的大小等等营造的环境氛围。

外部环境是指水族箱可视面周围的景物。

在龙鱼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幼龙期(15-30厘米)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最敏感。

随着成长这种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紧迫情绪逐渐降低。

幼龙期和中龙期(30-45厘米)是龙鱼成长的黄金时期,在稳定的环境下龙鱼食欲旺盛,生长迅速。

中龙以后大约在2年以后生长明显趋于迟缓。

往往在这段时间以内任何环境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精神紧张,由此产生趴缸,爬缸,跳缸,磨缸,呆滞鱼缸一角,缩鳍,易惊,拒食等迎击反应,从而造成生长迟缓,一旦错过黄金生长期,要想培养大体形的龙鱼的就非常困难了,对于追求“快养”的龙鱼迷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因此一旦龙缸设立,就应该尽量保持环境的稳定,尽量克制自己任何试图改变的欲望,任何的清沙,种草,更换背景,变动设备,增加或者减少混养伙伴都有可能造成惨重的损失。

环境对于发色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龙鱼是不折不扣的“变色龙”,从早晨到黄昏,从黑夜到黎明它的体色无时无刻不在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你仔细观察随着黎明的到来,龙鱼体色变的非常淡,直到天明逐渐恢复,这是生存的需要,因为它必须时刻使得自己的体色尽量的接近周围的环境,以免敌害的发现,因此营造一种稳定的有利于体现红龙体色的环境氛围就非常重要了。

采用黑色的背景,红色植物灯保持每天8-10小时的固定光照,利用黑水塑造的幽深氛围更容易体现红龙的艳丽体色。

(3)保持稳定的管理规律。

规律性管理的概念:龙缸保持规律性的光照。

保持规律性的喂食。

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喂养对于龙鱼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确定换水周期,保持规律性换水。

根据过滤系统的承载力和饲养密度的大小,确定换水周期的长短和换水量的多少。

这样有助于保持水质的良好与稳定。

相邻两次换水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一个换水周期。

这种换水周期建立以后,水质非常稳定,对于龙鱼的成长和发色很有帮助。

随着龙鱼的不断成长,排泄量增加,以及季节变换,饲养用水酸碱度的波动,换水周期和换水量也要做适度调整。

颠覆传统编辑本段回目录三.颠覆传统:勇于颠覆前人的传统饲养观念。

前人的饲养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其中的糟粕也难以避免。

有借鉴也应该有探索,否则在饲养的道路上就会造成瓶颈,阻碍饲养技术的进一般发展。

在龙鱼界有些常见问题依然值得探讨和思考。

(1)关于掉眼: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确实也是至今还在困饶广大龙鱼迷的实际问题。

在论坛里和国内以及台湾的龙鱼爱好者做过多次交流,也帮助他们处理过几十例轻微掉眼,并在相关文章中有过关于掉眼的论述,在此还是忍不住说说掉眼的问题。

回顾以往的掉眼理论不外乎以下几点。

鱼缸底面造成的影像对龙鱼眼睛的成像刺激,造成下视。

但被好奇的龙鱼迷潜水观察进行否决了,因为不存在影子的问题。

长期投喂下沉性食物造成下视。

在自然界的野生龙不可能只吃上浮性食物,这种理论显然没有科学根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