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一(1)运动解剖复习题型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一(1)运动解剖复习题型

运动解剖复习题型一、名词解释(16)1.起点:通常是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

2.止点:通常是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

3.定点:在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骨的附着点,叫定点。

4.动点:在肌肉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骨的附着点,叫动点。

5.近固定:当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称为近固定。

6.远固定:当肌肉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称为远固定。

7.生理横断面:是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之和。

8.肌肉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

9.哈佛氏系统:由哈佛氏骨板和哈佛氏管合称,是骨密质中最坚固的支持结构。

10.关节运动幅度:是指环节绕某一关节的运动轴从动作开始到结束所能转动过的最大角度。

11.复合关节: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其中的每个单关节都能单独活动,如肘关节。

12.联合关节:是指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关节,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13.肌节:相邻两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

二、判断题(16)1.人的表皮是单层扁平上皮。

……(X)上皮组织是复层扁平上皮。

2.器官表皮是单层扁平上皮。

……(对)3.骨盆具有保护盆腔内器官,传递力及缓冲振荡作用外,还可围绕髋关节进行运动。

4.髋关节:关节囊厚。

高招腿(屈)跑步后蹬(伸)分腿(外展)5.膝关节:椭圆屈戍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半月板具有加深关节窝,使上下关节面吻合,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韧带:前后交叉韧带、腓侧副韧带(从外侧加固膝关节和限制膝关节过伸)、胫侧副韧带(从内侧加固膝关节和限制膝关节过伸)和髌韧带(从前方加固膝关节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6.踝关节:在内翻的时候外侧韧带易受伤。

可做屈、伸的运动。

三、填空题(20)1.内收肌群的5个名称: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2.四大组织的名称: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3.少年儿童骨的数量要比成年人多。

4.韧带、肌腱是属于致密结缔组织。

因为有排列紧密的胶原纤维。

5.软骨组织的分类: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6.骨组织的骨密致结构:内环骨板、外环骨板、哈佛氏骨板、间骨板。

7.肌肉组织的三种肌肉的名称:骨骼有、平滑肌、心肌。

8.神经元按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9.骨由哪三个部分组成?骨、骨膜、骨髓10.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1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12.关节面软骨的作用:减少摩擦、减轻冲击、吸收震荡和保护关节等。

13.关节囊的作用:外层:连结、加固和保护关节完整性;内层:分泌滑液,润滑和营养关节面软骨。

14.关节腔的作用:呈负压状态,使关节面相贴,起维持关节稳定作用。

15.俯卧撑:肘关节伸;前踢腿:髋关节屈;体前屈:脊柱屈;勾手投篮:肩关节上回旋。

16.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

17.肌肉特征: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18.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肌肉起止点位置、肌拉力角、年龄和性别等。

19.提拉杠铃耸肩是肩胛骨提(上提、下降、前伸后缩、上回旋)20.臀大肌:髋关节伸;肌四头肌:膝关节伸;小腿三头肌:足关节跖屈。

21.足弓:有3个弓,最高是内侧纵弓是弹性足弓。

22.踢毽子(屈膝屈髋):髋关节旋外(缝匠肌)、膝关节屈。

23.前踢腿(伸膝屈髋):股直肌(肌四头肌)24.屈膝伸髋:股后肌群:半腱肌、半膜肌25.韧带:囊内、囊外(多)韧带,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连结、加固关节和限制关节过度运动的作用。

26.体前屈、仰卧起坐:腹直肌和腹肌,髂腰肌27.线料体的功能:细胞的供能场所是线粒体.28.椎间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两部分组成。

位于椎间盘外围,同多层纤维按同心圆方式围成。

似弹性垫,坚韧而富有弹性,有承受重力、缓冲震动、增加脊柱运动幅度等功能。

29.前纵韧带:在椎体前方,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30.后纵韧带:在椎体后方,有附言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31.胸大肌和背阔肌的共同肌能是内收和旋内。

32.胸廓运动:上提、吸气,呼气、下降。

33.跪撑后倒的参与肌肉:腹肌、肱四头肌、髂腰肌34.前后劈叉、压腿拉伸的肌肉:臀大肌、股后肌群四、单选题(20)1.半月板是属于什么软骨?----透明软骨。

2.随意肌、受意识支配的是哪一种?----骨骼肌3.关节面软骨是什么软骨-------透明软骨。

4.分泌滑液的是什么?-----关节囊的内层(滑膜层)5.半月板的位置:位于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

增加关节稳固性。

6.关节唇:是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

加大、加深关节窝作用。

7.膝关节是多轴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也是。

8.能做水平屈伸的关节:肩关节、髋关节。

9.肱二头肌长关肌腱,起于上结节,有加固肩关节的作用。

10.连接肩带和躯干是通过胸骨和锁骨,胸锁关节。

11.肘关节一个囊三个关节:复合关节。

12.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先天的:胸椎、骶骨;后天的:颈椎、腰椎五、简答题(28)1.体育运动对骨的良好影响。

答: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排列更规律,骨小梁增粗使骨的血液循环加强,改善骨的营养,加强了骺新陈代谢,骨中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也随之增加骨变得粗壮坚固,在抗压、抗弯曲和抗扭转等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从事项目不同,对人体各部分骨的影响不同。

如:常跑跳,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常举重、投掷,对上肢骨影响较大。

当体育运动停止后,对骨的影响作用会逐渐消失。

2.体育运动对关节的良好影响。

答: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关节具有良好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运动对关节面的骨密质的关节面软骨的影响。

长期、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使关节面骨密质和关节面软骨增厚,使关节能够随更大的负荷,可以提高灵活性。

(2)运动对关节囊、韧带的影响。

适宜运动可使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胶原含量增加,进而提高关节的稳固性。

3.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良好影响。

答:系统的体育锻炼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成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部形态:1.肌肉体积增大2.肌肉中的脂肪减少二、内部结构产生变化:1.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2.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3肌肉内化学成分的变化4.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4.斜方肌、臀大肌、胸大肌、背阔肌的位置、形态、起止点、近固定、远固定、力量和伸展性练习方法。

(一)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下皮,呈三角形。

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侧、肩钾冈和肩峰。

功能:近固定时可作后缩,远固定时,一侧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使头和脊柱伸直,即抬头挺胸。

练习方法:力量:提杠铃耸肩,持哑铃体前屈飞鸟。

伸展性:抱肩运动。

(二)臀大肌:位于臀部,是人体中最粗大而有力的肌肉,为四方开扁肌。

起于髂骨翼外面后部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和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近固定收缩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旋外,上部肌束可使大腿外展,下部肌束可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维持人体直立。

练习方法:力量:后蹬跑、蛙跳;伸展性:正压腿。

(三)胸大肌:位于胸廓前壁浅表,为扇形扁肌。

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上位6个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旋内,远固定时,牵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爬绳。

练习方法:力量:持哑铃仰卧飞鸟,伸展性: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四)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呈扇形。

起于腱膜自下位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旋内,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练习方法:力量:单杠引体向上,伸展性:肋木压肩。

5.肩带肌肉:胸小肌、前锯肌、菱形肌的功能(一)胸小肌: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远固定时,上提肋助深吸气。

(二)前锯肌: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对推铅球有重要意义),可使肩胛骨上回旋。

远固定时,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三)菱形肌: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下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菱形肌同时收缩,使脊柱胸段伸直。

6.上肢肌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一)三角肌: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屈、旋内及水平屈;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伸、旋外和水平伸,三部肌纤维同时收缩可使肩关节总外展。

在90度到180度的收缩效果最好。

(二)肱二头肌: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

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屈,向前臂靠拢。

(三)肱三头肌:近固定收缩时,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三个头共同收缩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收缩时,主要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7.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股后肌群、臀中、小肌。

(一)股四头肌:近,使小腿在膝关节处伸,股直肌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

远,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二)小腿三头肌:近,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腓肠肌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

远,使小腿在踝关节屈,或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人体向前倾倒。

(三)股后肌群:(四)臀中、臀小肌:近,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前部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旋内,后部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

远,使骨盆同侧倾。

8.脊柱屈伸,左右侧屈、回旋的肌肉名称。

P206、207屈伸:仰卧起坐、俯卧抱头起:腹肌、腰大肌左右侧屈:体侧运动左右回旋:体转运动: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左转时:左侧腹内斜肌和左侧腹外斜肌)9.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结构特点的区别。

答:结缔组织特点:细胞成分少,间质成分多,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细胞没有极性,分散存在于细胞间质中;分布广泛,结构、功能多样。

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间质成分少,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大都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体内管腔和囊的内表面。

10.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特征。

答:红肌纤维,肌纤维较细而少,受小运动神经元支配。

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产生的ATP供能,氧化能力强。

红肌纤维收缩的反应速度较慢,收缩力量较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又称慢缩肌纤维。

白肌纤维,肌纤维较细而多,受大运动神经元支配。

肌纤维收缩的反应速度快,收缩力量大,但持续时间较短,易于疲劳,故称快缩肌纤维。

11.神经组织的功能。

答: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三种。

1)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冲动传给联络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信息经轴空末端形成的运动神经末梢传递给肌肉和腺体,引起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活动。

3)联络神经元:也称中间神经元,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12.新鲜骨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份。

成年人新鲜骨中有机物质占1/3,化学成分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物理特征是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