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标准分解的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分解的基本方法


主体混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对实际问题数据关系的探索,培养
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态 度。
2、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团
队空3协、泛作通罗精过列神画。函数的图象以及运用函数主乱的体图混象探究函数的性质,
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资料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2007.09第11
3、在实际问题中,通过同伴讨论概括总结乘方的 意义。比如
良好的教学目标陈述举例
案例二:《概率》
《课程标准》及《学业水平》: 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枚举
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 第一步:寻找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a.动词(学习策略):理解 b.名词(学习内容):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会有所不同; ▪ 同一教师面对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因学生学习状况与
需求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目标选择。
正确的消费 观
良好的教学目标陈述举例
最后呈现表现性学习目标:
1、通过对春节里一系列消费现象的探究分析,能够明白消 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至少说出四种消费心理,并 理性分析各自利弊;
2、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列举和分析正确 的消费的实例;
3、在此基础上,能够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认识到自己在 消费过程中的某些不良行为。
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 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 佳的方式。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 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 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符 合学校的教学条件。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
案例一:《有理数的乘方》(七年级数学)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内容标准陈述:理解乘方的意义 “理解”是动词,核心概念是“乘方的意 义”
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 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2、分析陈述课程标准的句型结 构 内容标准的主要表述格式:
A、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1)说明细胞的分化;(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1)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2)在具体情境中,
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学习主体 •学习内容 •行为表征(行为动词) •学习环境(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行为程度)
学习目标表述
行为主体 学习内容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是学习者,不是教师
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 成的情意、态度、价值观 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 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 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解释 总结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知识分解
认知条件
动词分解
行为程度
由来重点 通过阅读课本、观察情境 归纳
说出关键词

方 的
概括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
描述
完全无误

能用言语或符号准

符号重/ 通过讨论具体情境
阐明
确无误表达
难 结构重/
通过观察具体情境
解释
能举例独立解释
难 意义重/难 通过讨论、比较

学习目标陈述现状
a.学习目标错位、贴标签、缺乏操 作性
b.主体混乱、行为动词选择错误 、三维空泛罗列
c.目标陈述不规范
良好教学目标陈述举例
案例:
教学 行为 目标 主体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
行为内容
1 学生
..
能识别
..
一个给定集合的子集
2
..
..
3
..
借助长方体模型
4
..
能运用已获得的结 论
知 识 概 念 图

?习 条 件
学 习 目 标
课程标准的分解:
课程标准
分解历程
学习目标
那么,学习目标是什么? 学习目标由哪些要素构成? 如何叙写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内涵与构成要素
学习目标的内涵
•学习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 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 价提供依据。
7、85%的课堂上存在重复提问同一个学生三次以上的
二、分析
——原因简单分析
原因简单分析
▪ 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虽然新的课 程标准颁布已有近十年,但很多教师尚未真 正意义上理解它的精髓。不知何为“基于课 程标准的教学”。
▪ 对目标陈述技术缺乏理论性的指导与学习。 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目标陈述技术 研究不多。
3、德育目标: 如何“了解”“理 掌握推理、归纳解、”演,绎怎和么类样比才等叫科学方法。 了解、理解
案例二:《复合材料》
如何认识? 教学设计没目有标条如件下:
▪ 知识技能目标
主体:学生
(1)认识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用途;理解复合材料的概 念,复合材料的基本组成、优点。
▪ 方法与过程目标
(2)学习分析问题、解理决解问如题何的方法,能简单预测不同 (3)材择初料组步复成了合复解后合根所材据产料对生的所表的单需现新一材?材材料料料性的。能优的良特主特定体性要。:求教,师如何选
良好的教学目标陈述举例
案例三:高一必修一模块《经济生活》第一单 元 《多彩的消费》
内容标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步:寻找核心概念
a.动词(学习策略):树立 b.名词(学习内容):正确的消费观
良好的教学目标陈述举例
明白
认识

说出

举例
分析
消费心里 消费习惯、行为 正确的消费内容 正确的消费心里 正确的消费实例
学习目标陈述现状分析
我想到的教学假设……
4、学生在接受我们所发射的教学信息之后,就能够一 步达标!
5、尽管我们明知学生不可能用相同的速度参与学习, 但我们还是习惯于使用,只有学生具有同样的学习基础、具 有相同的理解能力、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才可能适用的教学 方式教学
6、有一个好题,总是要等到学生到齐了,才舍得讲 ……
学习目标的叙写
课程理念
实际教学
▪ 新课程中培训中,我们讨论太多的是 “应该怎么做”。我们已不缺理念。
▪ 我们缺少的是“具体怎么做”,我们 缺少的是“技术”,缺少的是“技术 的支持”。
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
一、何谓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意涵与陈述方式
二、如何基于课程标准陈述学习目标: 分解内容标准陈述学习目标的一种程
会用字母表示数。 C、行为程度+行为动词+ (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分解内容标准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列出《课标》中对该知识点的叙述(核心概念)。 第二步:画出该知识点的概念图(知识节点) 第三步:设计出每个点的学习行为(行为动词) 第四步:设计出每个环节的学习条件(行为条件) 第五步:设计出每个每个点的学习结果(行为结果) 第六步:叙写出完整的教学目标。 完整的教学目标叙写结果要让阅读者只通过目标的阅读 就能清楚本节课学生学什么(知识点)、怎么学(行为 条件)、学会什么(行为动词)、学得如何(学习结果 )等要素。
3、分解课程标准的建议
▪ 充分解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标准的意涵; ▪ 关注同一学习阶段不同领域目标间的横向联系,分析
同一领域目标不同学习阶段间的纵向衔接; ▪ 学习目标(表现程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
且应为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 ▪ 考虑学校教学资源(如时间、条件、信息资料等); ▪ 不同教师因个人经验或特质的差异,选取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
概念分解
知识定位
如何生成?(由来) 重点
乘 方
怎样 概括?(定义) 重点


如何表示?(符号)

重点/难点
有何属性?(特征)
有何作用?(意义) 重点/难点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知识分解
知识由来
乘 方
抽象概括

意 符号表示

结构特征
作用意义
知识定位
重点 重点
会解 指出 证明
简单的
..
一些简单 的
一元一次不等式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

空间位置关系的命题
学习目标陈述现状分析
目标缺位引起的课堂症状 • 跟着优生跑课堂、过度预设,超“课标”
要求 • 惧错,担心学生出错,为躲避错误而提前
埋下伏笔,设计好错误让学生选择 • 教学假设多:请想一想,我们都是在哪些
假设中,开始我们的课堂教学的?
在教师提示下,结
总结 合具体例子总结
第四步:综合上述思考,重构合理明晰的教学 目标
最后确定的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从特殊到一般地进
行归纳、探究有理数乘方的概念,体验归纳推理的过 程与方法;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叙述有理数乘方的概 念;
2.在给出的具体题目中,能辨认是否是幂,并能 准确的指出底数、指数以及幂.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通过对神奇复合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
趣,通过对我国科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
热情。
案例三非:推《荐物行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为动词
教学目主的体与错要位求: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
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 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的常识。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 1∽1如8何号“元了素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