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内科患者精神心理处方专家共识解读长春 SS
心内科患者精神心理处方专家共识解读长春 SS
13 心脏神经症复诊,诉好转,维持原治疗
14 支架术后,配药
15 心脏神经症复诊,诉好转,维持原治疗
16 冠心病治疗
17 肺气肿、肺心病气促 18 神经症复诊,不能耐受怡诺思副反应,嘱其减量 19 神经症复诊,用百忧解两周,自觉好转20% 20 自觉消化系统不好,但检查后无问题,经其他医生介绍来就诊 21 肺部炎症 22 神经症复诊,原用怡诺思,出现便秘嗜睡等副反应,不能耐受 23 神经症复诊,诉大为好转,维持原治疗 24 神经症曾用黛力新2年,后停用,曾用赛乐特不能耐受换用其他药 25 诉胸前区不适,非典型胸痛,需相关检查 26 胸闷、易紧张、以排除心脏病及甲亢。填量表示焦虑,原因担心子宫肌瘤。 27 起搏器后抑郁焦虑,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好转。 28 胸痛,心超正常,紧张、害怕,医嘱24小时心电图检查 29 胸月闷,,无检效查都正常,在报纸上看到介绍前我的相关文章来就诊,曾用黛力新1 30 神经症黛力新维持 31 起搏器术后随访。 32 神经症 复诊,诉好转,维持原药
主诉“胸闷、曾晕厥2次”,检查未见心脏问题;易紧张激动,严重失眠,情绪激动时头晕头痛加 重,1次晕厥是因被儿子批评。给予填写量表分值高,医嘱用情绪稳定剂(左洛复+多虑平) 房颤,1月份曾装起搏器,因“乏力、消瘦、脚肿”入院,查房知:睡眠不好,易担心牵挂“越担 心越烦燥”,填心理量表示中度焦虑,医嘱(百忧解+多虑平)。 冠心病待查,62岁,主诉“背痛胸痛、气喘、出汗”,检查冠脉造影阴性。睡眠不好,便秘,不 能紧张;不适主诉很多,但检查无法解释其症状。医嘱(百忧解+多虑平)。 室性早搏、二联律入院。主诉“全身乏力,手脚发凉,心慌,失眠,易紧张”;早搏与心慌无直 接关系,医嘱(放松+填量表+左洛复) 主诉: 心慌、胸闷入院,心脏各项检查正常,医嘱(填写量表+情绪稳定剂)
间发作,伴背部隐隐刺痛, 严重时还伴有全身冷汗,四 肢颤抖,食欲减退,时有恶 心、进食后呕吐。睡眠不佳, 精神萎。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两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结突出,脊柱侧弯。
左室前间隔收缩活动减弱 左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 轻度三闭
甲状腺弥漫性改变 甲状腺左叶等回声团块
肝囊肿,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切除,胆总管 扩张,左肾囊肿,腹腔胀气明显,胰头显示 欠清,脾脏、右肾目前未见明显异常。
冠脉造影显示原 支架通畅
问题:困扰患者 胸痛、胸闷和心 悸症状哪里来?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 表显示该患者有明 显的心脏神经症表 现。
用抗抑郁焦虑药物 治疗后10天,患者 不适症状减少,量 表显示从治疗前的 51分下降为48分。
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 疗后一个半月,患者 各种不适症状进一步 减少,尤其是长期困 扰患者的胸闷、胸痛 和心悸几乎消失,量 表显示从治疗前的51 分下降为38分,患者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00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曾预测, 21世纪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 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 深刻的痛苦”。
综合医院不可避免面临着这股新的疾病 浪潮,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这种挑战的 准备。
它已经不像过去仅仅局限在心理专科,在 综合医院的就诊者中,心理障碍的平均患 病率为24.2%,比一般群体高2-4倍。
最后诊断:冠心病、 心功能Ⅱ级、脑膜瘤、 双肾囊肿、亚急性甲 状腺炎、 胆囊切除 术后、 肝内外胆管
扩张、反流性食管炎。
腹部MRCP影像诊断报告:(7/27)所 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请结合临床。胆囊 切除。肝脏、脾脏、双肾多发囊肿。
问题
患者胸闷、心悸伴背部隐隐刺痛,严重时还伴有全身冷汗, 四肢颤抖,食欲减退,时有恶心、进食后呕吐。睡眠不佳, 精神萎,这些症状能不能用上面的检查来加以解释?
针对上述诊断的治疗效果不佳,医患双方好像都陷入了困 境,这么办?来自用抗抑郁焦虑药 物治疗
案例二
患者 男性,57岁。在3年前因急性心梗做PCI术,2 年前因胸痛伴晕厥再次行PCI术,术后典型胸痛和 晕厥症状消失。1年前因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 术后房颤不再发作。
近半年来患者仍有反复不典型胸痛、胸闷和心悸, 冠心病用药效果不理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再 次住院检查CAG和EP,没有发现有意义的冠脉病变 和心律失常。
医学ppt--心内科患者精神心理处方专家共识解读长 春
问题
目前在心内科,哪一种疾病是最多的? 心内科出现的心理障碍究竟由谁来看?是心理医生还是心
脏科医生自己来看? 这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是像心理医生那样的方式看还是
按照我们心脏科的看病模式看?
共识的历史背景
心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 进行调查,在3260例病人中,抑郁 发生率为7.1%,焦虑发生率为 42.5%。
8
早搏间隙性房颤,主诉“睡眠不好,房颤应激后加重”,做心电图填心理量表, 诊断为房颤伴神经症
9 房颤,脚麻,突感心跳加快,做过很多检查,吃很多药
10
未觉不适,曾做心电图示冠心病,后觉胸口闷、心慌、晕(站立时)且胃口不 好,睡眠不佳。
11 05年装心梗后支架术,配药
12 胸闷、心悸没有检查过,约心脏彩超+查甲状腺
以上数字,仅指符合严格意义ICD-10诊 断标准的心理障碍,尚不包括亚临床的心 理障碍,后者的数字更大。
心理障碍只有20%患者就诊于心理专科, 而多达80%患者就诊综合医院,毋庸置疑, 综合医院已经是心理障碍的主战场!
案例一
患者,女,70岁 主诉:“反复胸闷,心悸20年
加重2年”入院 入院日期2009年7月14日 出院日期2009年8月 6日 患者其它不适:胸闷多为夜
双心门诊状况
1 反复心慌,心内科检查阴性,考虑焦虑
2 焦虑,复诊,抗焦虑抑郁治疗四周,诉80%好转
3 冠心病,脚肿治疗
4 主诉“急躁后觉胸口闷,有事便睡眠不好”填量表示轻度焦虑
5 高血压10余年,最近控制不好,调整药量
6 服用赛乐特1年多,自觉好转后停药2月,症状又发复诊
7 起搏器术后15个月,脚肿
8/24 心理障碍占本次门诊75%
心脏内科的一次查房(15张床)
49床 冠心病,急性心绞痛,支架术后
48床
47床 46床
45床
44床
43床
42床 41床 40床 36床
诉“头晕、心慌、乏力”入院,B超等检查难以构成心衰诊断,沉闷不悦有情绪问题,主要治疗 “左洛复”,目前自诉好转些。
起搏器术后患者,将出院
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和高血 压人群中,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2% 和4.9%,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5.8% 和47.2%。
每一种疾病的产生及增长都有其历史背景, 心理压力是新的致病源,心理疾病巳经成 为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
1997年,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专家提出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 “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