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检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40分)1.《山园小梅》中将百花凋零衰败与梅花的明媚艳丽作对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4.《秋思》的体裁是__________,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在行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件打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5.《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对比。

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晏殊《浣溪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渗透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惘的情感,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8.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0.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13.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三十功名尘与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白了少年头,。

15.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无题》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两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常用这两句表现一个人的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选择题。

(10分)1.下面的人物中,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人物?()A. 韩愈B.李商隐C.柳宗元D.苏轼2.对于《天净沙秋思》的赏析,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3.唐朝()的诗,被大文学家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王维B.李白C.杜牧D.李商隐4.儒家代表人物是()。

A.庄子孟子B.孟子老子C.孔子孟子D.孔子老子5.下列诗句不是唐代诗人所作的一项是()。

A.惟解漫天作飞雪B.闻说鸡鸣见日升C.春蚕到死丝方尽D.乌衣巷口夕阳斜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0分)1.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与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2.《晚春》这首诗,作者杜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 )3.《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4.《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5.晏殊《浣溪沙》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6.《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

()7.《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五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 )8.《山园小梅》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雅情趣。

()9.《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用一个“愁”言浅意深,表现了他贫困潦倒时,生活拮据的苦闷心情。

()10.《秋思》作者张籍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了对恋人的思恋之情。

()四、连线。

(5分)自缘身在最高层晏殊落寞孤独占尽风情向小园辛弃疾孤高幽逸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仕途苦闷小园香径独徘徊王安石忧国忧民而今识尽愁滋味林逋高瞻远瞩五、片段训练。

(19+16=35分)(一)《论语》片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好片段的空白地方。

(4分)2.孔子名 , 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5分)3. 《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及其门徒的,与、、合称“四书。

”(6分)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要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可耻的行为,这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孔子还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要与思考相辅相成。

(2分)(二)山川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补充空白的句子。

(2分)②本文作者借描写表达了的情感。

3.给加横线字注音。

(2分)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4分)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4.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小令曲牌名题目枯藤老树西风断肠人在天涯6.少年而今不识愁识尽愁有愁无处诉(或:愁绪太多,无从说起)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惟解漫天作雪飞9.不畏浮云遮望眼 10.暗香浮动月黄昏 11.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12.一曲新词酒一杯 1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4.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空悲切 15. 欲作家书意万重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二选择题1. B2. A3. A4. C5. B三判断题1. ×2. ×3. √4.√5.√6.×7.×8.√9.× 10.×四、连线自缘身在最高层晏殊仕途苦闷占尽风情向小园辛弃疾孤高幽逸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落寞孤独小园香径独徘徊王安石忧国忧民而今识尽愁滋味林逋高瞻远瞩五、片段训练(一)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 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儒孔子言行《大学》《中庸》《孟子》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1.青林翠竹猿鸟乱鸣2. ①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②山水热爱江南美好山水风光,热爱大自然3. tuí yù4. 交相辉映全、都消散此起彼伏5.实是欲界之仙都6.西下的夕阳慢慢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纷纷跃出水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