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资料


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 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隔离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 ,从而使燃烧停止. 窒息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 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 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安全生产法
1、立法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2、适用范围:
时间效力: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 法。
二级动火:小型油箱、油桶、小型容器等场所;
三级动火:无明显危害因素的场所;
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 有害影响的产生及其大小,根据其强度、人体与 其接触机会及程度、从业人员个体因素、环境因 素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产生的后果:
◆ 出现职业特征
◆ 抗病能力下降
三、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一)事故原因:
(二)事故预防


安全制度 安全教育
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 安全素质
机 物
提高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
安全检查
(排除隐患)
消灭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
改善不良环境条件
(三)事故后的四不放过
发生事故后:
• • • •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当事人未受安全教育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主要伤害形式:重物坠落、碰撞、脱钩、安全装置失灵、 起重机失稳倾翻、挤压、高处跌落、触电、其他伤害;
(三)厂区运输作业安全知识
厂区运输作业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厂区范围内,把 材料、成品、零件、产品按生产路线、工艺流程或 实际需要进行库房与车间、工作点之间的运输;
厂区运输作业事故主要原因:
1、作业人员缺乏正规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⑴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 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 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 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 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9、运输作业组织不善,指挥不当,考虑不周;
(四)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知识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使金属工件达到结合的 方法;切割是通过加热使工件得到分离的方法; 火灾和爆炸是焊接与切割工作中最容易发生的事 故。所以在进行作业之前,需要根据动火区域, 执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
一级动火:大型油罐、油箱、油槽车等场所;
3、内容:共七章(九十七条) ◆ 总则 ◆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 法律责任 ◆ 附则
《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消防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护具: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二)起重作业:
起重作业是指使用起重机械对物料进行起重、运 输、装卸、安装,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在一 定范围内实现垂直升降、水平移动物料的作业;
主要方式:轻小型起重机械起重作业 桥式类型起重机械起重作业 臂架类型起重机械起重作业 升降类型起重机械起重作业
8、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 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 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 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 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 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 处。 •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 派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
(五)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在禁火区内动火。 动火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带铁钉的鞋进入生产 区。 4、严禁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 用具和衣物。
5、防止雷击和静电危害。
对大气的破坏:破坏臭氧层、酸雨、光化学烟 雾。 对土壤的危害: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 结。 对水体的危害:水体的 “富营养化”、“赤 潮” 。重金属如汞、农药等在水生生物体内富 集。
五、防火防爆知识
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 至最低限度。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预防发生、限制扩大、灭 火熄爆。 防火防爆的基本内容: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 处理,以及对于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的安全 控制。
红色
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黄色 蓝色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绿色 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的意思。
黑色 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 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 信息标志。
七、常见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一)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 发生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
⑶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 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 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6、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 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 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 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7、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 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 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一)基本概念:
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 成的灾害。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
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 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燃烧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即可燃物、助燃物 和着火源。
3.闪燃--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 体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 或闪光的现象。
案 例:
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
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
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 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历
(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
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 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 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 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 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违章作业; 3、作业中,精力分散,思想麻痹,疏忽大意;
4、运输设备和工具状况不良,存在缺陷;
5、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如照明不符合要求;
6、交通安全信号、标志、设施有缺陷; 7、作业人员身体或心理不适; 8、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管理 有漏洞;
(三)灭火的最佳时间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 逐渐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
火灾随燃烧時間的变化特点, 灭火的最佳时间(5-7分钟之 内)。
(四)报警时需注意的事项
• 拨叫119火警电话报警
• 公司名称 • 起火时间 • 详细地址及附近较明显的建筑物 • 燃烧物的性质和火势扩散情况
• 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
● 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
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
一、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1、安全与危险 (1)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 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 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2)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 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
4.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可燃液体的温 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5.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
能量的现象叫作爆炸。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
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6.爆炸极限:可燃物质 (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 ) 与空气 ( 或氧气 )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 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
(六)火灾现场逃生急救常识: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一)安全色:红、蓝、黄、绿
(四)海因里希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1:29:300)
300
1
29
1
轻微事故
29 300
小事故
重大事故
说明:这是指发生了330例的事故,其 中以重伤或残亡1例,轻伤29例,无伤 害事故300例比例。
如果轻微事故经常发生,重大事故不可避免。在330 件事故中,其中第一件重大事故将有可能发生您本 人的身上!
6、职业性皮肤病(黑变病、痤疮、溃疡等)
7、职业性眼病(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
8、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噪声聋、牙酸蚀等) 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笨所致白血病等) 10、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