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分)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一〕(17分)5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6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7 不能颠倒(1分)。
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 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9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安顺】(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5—29 题。
(15 分)人总得藐视点什么(陈鲁民)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
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
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
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答:26、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 分)答:27、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3 分)答:28、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做到“打铁先得本身硬”。
(3 分)答:29、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3 分)答:(四)人总得藐视点什么25、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
26、事实(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27、不仅要有藐视人、事、物的勇气,而且要有藐视的条件(意思相近即可)。
28、略29、示例1:我藐视那些弄虚作假、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因为我主张事实求是、不谋私利,尽管没有得到某些利益,但也心安理得。
(意思对相近即可)示例2:我藐视那些靠托关系、走门路来谋求私利的人,因为我主张公平、公正、公开,尽管可能失去一些机会,但也无怨无悔。
【宁夏】(二)(共12分)给困难起名字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坎。
在你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坎。
没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义,但你知道。
几年前,你一手创建的企业因为遇上一场意外而风雨飘摇。
你正愁闷着,那天,你父亲来了,送来这幅字。
他说:孩子,说白了,这困难其实就是道坎,你说,这天下有人迈不过去的坎吗?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弹簧。
有一天,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来找我,老是说他现在如何的处境不佳,如何的困难重重。
我在他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困难像弹簧……他不等我说完就接下去说: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说完他就笑了,再也不提困难这两个字了。
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绊脚石。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有一次,打电话找他,问起他最近在做什么。
他说他在搬石头。
我吃了一惊。
心想他一个搞电脑软件的怎么会去搬石头呢?原来,他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可他一直坚持着。
他说:再给我点时间,我准会把这块绊脚石搬开的。
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小菜一碟。
那天,老总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会。
公司接到一笔大订单,按理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却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
老总很清楚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却必须完成。
在会上,老总问,怎么样?能不能完成?真完不成我们就放弃这笔订单。
我们全体员工是这样说的:没问题,小菜一碟。
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道坎它就是道坎,你迟早会迈过这道坎;如果你认为它是弹簧它就是根弹簧,你铆足劲一不留神就把弹簧拉得失去弹性;如果你认为它是绊脚石它就是块绊脚石,搬开后,你的面前就马上呈现出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如果你认为它是小菜一碟它就是小菜一碟,你肯定会有十足的信心将它几大口吃个精光。
当然,你若是非要认定困难就是困难不可,那么你十有八九要在这困难的面前①②了。
1. 文中的坎弹簧绊脚石和小菜一碟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简要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2分)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论述特点。
(2分)3.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请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样构思的妙处。
(3分)4.最后一段①②处应填望而却步一蹶不振,还是一蹶不振望而却步?请说明理由。
(3分)5.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2分)答案:(二)(12分)1.(2分)①比喻论证;②由此展开论述,使论证层层深入。
2.(2分)①用所记叙的事件作论据②是论证充分、具有说服力。
3.(2分)不能调换望而却步是前提,一蹶不振是结果。
4.(2分)(从一个角度作答即可,能从不同角度作答加1分)角度1:坎、弹簧、绊脚石、小菜一碟的比喻论证,妙在字数依次递增的同时,内容也逐步加深;坎着重说明了什么是困难,弹簧用以揭示困难的性质,绊脚石指出了困难的危害,小菜一碟提示了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角度2:你、我、他、我们人称的运用:①行文灵活富于变化②语气亲切③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包容性强。
角度3: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基本相同的形式:先说困难是什么,再叙述事件,然后表明看法,如此反复,结构整齐,富于美感。
角度4:将引论、本论、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巧妙地隐含在浅显、形象的叙述与说理中,深入浅出,严谨规范。
角度5:用给困难起名字做标题,既交代了本文的论题,又富有悬念,易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角度6:结尾在前文大量正面说理的基础上,笔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屈服于困难的必然(悲剧)结局,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其他略)5.(2分)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意思对即可)【湖北咸宁】(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12分)选准人生的参照物①人生是需要参照物的,有了人生的参照物,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什么是幸福快乐,什么是痛苦和悲伤;才能真正去感受人生,去品味人生。
一个人只有选准了人生的参照物,才有快乐人生、幸福人生和精彩人生。
②然而,在人生的课题中,参照物的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实质上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
一代廉吏张伯行有一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他秉着这句誓言,一生清正廉洁,从不收受下属的礼品,在当地老百姓中有口皆碑,为人们所敬仰,康熙称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