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试题

心肺复苏试题

2018年护理急救技能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紧急处理措施是 DA.立即倒水B.呼吸兴奋剂的应用C.心内注射肾上腺素D.清除口鼻腔异物、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E.皮质激素的应用2、室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首选措施是 D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酰胺C.慢心律D.电复律E.胺碘酮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即刻抢救措施是 D A.口对口人工呼吸B.气管插管C.心外按压D.电击除颤E.注射肾上腺素4、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A.大动脉搏动消失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D.血压测不到E.脉搏不清5、心跳停止时间是指 AA.循环停止到重建人工循环的时间B.循环停止到心脏复跳的时间C.发现心跳停止到重建人工循环的时间D.发现心跳停止到心脏复跳的时间E.以上都不是6、复苏处理要争分夺秒,最主要的目的是 AA.迅速恢复脑的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功能的恢复B.使心脏迅速恢复跳动C.使自主呼吸提早恢复D.为减轻酸中毒E.为保护肾功能7、一旦确诊为心跳骤停,必须争取在几分钟内重建呼吸和循环 A A.4-6分钟B.6-8分钟C.8-10分钟D.1 0-1 2分钟E.1 2-14分钟8、判断心跳骤停后,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待心电图确诊后开始胸外按压C.迅速开始人工呼吸D.尽早电击除颤E.开放静脉输液通道9、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A.摸到颈动脉搏动B.口唇紫绀减轻C.收缩压在80mmHg以上D.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E.偶尔出现自主呼吸动作10、胸外电击除颤时,电极板放置位置的准确描述是 DA.心尖区后胸壁B.左第二肋间前胸壁,心尖区C.左第二肋间前胸壁,心尖区后胸壁D.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前胸壁,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胸壁E.以上都可以11、心脏复跳后脑复苏中必要的脱水治疗时机是 DA.复跳后立即开始B.复跳后1 2小时开始C.与低温疗法同时开始D.血压平稳或者相对稳定E.尿量<20mL/h开始12、心肺复苏后,最容易出现也最难恢复的是 CA.心肌缺血性损害B.肺水肿C.脑缺血缺氧性损害D.肝小叶中心坏死E.肾小管坏死13、心脏骤停时最迅速的序贯性处理是 EA.口对口的人工呼吸B.纯氧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胸内心脏按压E.即刻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尽早电击除颤14、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充分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B.吹气时要看到胸廓起伏C.吹气次数10-12次/分钟D.吹气时向后压环状软骨E.吹气时捏闭病人的鼻孔15、.《2015心肺复苏指南》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EA.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C.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D.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外心脏按压E.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电击除颤16、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应在 CA.胸骨左缘第四肋间B.胸骨上中1/3交接处C.胸骨中下1/3交接处,即双乳头连线中点,剑突上两横指处。

D.胸骨下1/3处E.剑突下两横指17、《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按压频率为 CA.至少100次/分B.80100次/分~120次/分C.100~D.140次/分E.无需考虑频次,根据个人习惯。

18、心脏复苏时,首选药物是 B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利多卡因D.去甲肾上腺素E.阿托品19、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首选给药途径为 CA.心内注射B.气管内给药C.静脉给药D.肌肉注射E.皮下注射20、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操作者深吸气后用力吹气时,吹出气中氧浓度是 D A.5%B.1 0%C.1 5%D.1 6%E.1 8%21、呼吸囊面罩操作要点包括 GA.选择适合面罩B.操作者在患者头侧C.E-C手法D.压额抬颏、开放气道E.固定面罩防止漏气F.适量通气G.以上都包括22、复苏时,为防止不可逆脑损害,脑循环血量最低应保持在 CA.2 5%B.20%C.1 5%D.1 0%E.5%23、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脏每分输出量约为(),每搏输出量约为() BA. 2~3升,30~40毫升B. 4~6升,60~80毫升C. 7~10升,40~50毫升D. 15~20升,80~100毫升E. 30升,120毫升24、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死亡期的特点 C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代谢停止D.反射消失E.是死亡的可逆阶段25、现代认为死亡的标志是 DA.机体机能、代谢的停止B.全身细胞停止C.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D.脑死亡E.尸僵、尸斑的出现26、休克病人监测补液最简易实用而可靠的指标是: CA.血压B.肺动脉楔压C.尿量D.颈动脉充盈度27、解除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的最简易快速的方法是:BA.环甲膜穿刺术B.口咽管放置术C.经鼻腔气管插管术D.经口腔气管插管术E.气管切开术28、《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人工通气每次通气量为 D A.500~600mlB.400~500mlC.600~800mlD.可见胸廓有效起伏E.对通气无要求29、徙手开放气道中,临床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开放气道手法是 A A.仰额抬颏法B.仰头托下颌法C.仰头抬颈法D.舌-颌上举法30、气管导管的选择:DA.成年男性:ID8.0~8.5B.成年女性:ID7.5~8.0C.紧急状况:ID7.5D.以上都对31、《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胸外按压深度为 BA.3~5cmB.5~6cmC.6~7 cmD.胸廓前后径的1/2E.无特别要求32、《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生存链中除颤时机为 BA.持续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5个循环后进行除颤B.除颤仪到位后尽早除颤C.等待除颤后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通气D.首次除颤后无效需立即再次或多次除颤后再进行CPRE.无特别要求33、人体脏器对缺氧耐受时间错误的是 EA.大脑——4~6分钟B.小脑——10~15分钟C.延髓——20~25分钟D.心肌——30分钟E.无明确时间限制34、临床急救中,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时,优先选择的药物是 B A.奎尼丁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D.胺碘酮E.吡二丙胺35、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BA.房室传导阻滞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C.室性前期收缩二联律D.交界性逸搏心律E.心房颤动36、急诊气道管理原则包括 EA.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B.快速评估再干预C.强化降阶梯预案D.简便、有效、最小创伤E.以上都是37、不是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的步骤和要点的是 CA.气道控制:尽早气管插管B.有效呼吸:证实气管插管在气管内合适位置并固定牢靠C.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呼吸囊辅助呼吸D.循环支持: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及药物使用E.鉴别诊断:鉴别病因38、.基本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点不包括 DA.开放气道:清除气道异物或分泌物B.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气管造口C.胸外按压,持别强调胸外按压的连续性D.鉴别诊断:鉴别可逆的病因或诱因39、.院外目击者现场施救,呼吸功能支持最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BA.气管插管B.口对口人工呼吸C.球囊面罩人工呼吸D.呼吸机辅助呼吸E.口对鼻人工呼吸40、心跳呼吸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错误的是 AA.首先必须心电图确认后再处理B.立即时行有效的胸外按压C.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D.尽早电击除颤E.建立静脉通道,合适药物治疗41、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几种常用手法是 DA.仰头举颏法B.仰头抬颈法C.:双手抬颌法D. 以上都是42、气道异物梗阻的紧急技术包括 EA.徒手处理B.海姆立克手法C.手指扣挖和舌下颌抬举法D.拍背法E.以上都包括43、确定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最重要依据是 AA.大动脉搏动消失B.患者对外界无反应C.意识丧失D.瞳孔散大,无自主动作44、抢救过敏导致的心脏骤停最重的治疗措施是 BA.大剂量静注肾上腺素B.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提供足够的血容量的通气D.皮质醇治疗45、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是 DA.大动脉搏动恢复B.自主呼吸恢复C.面色由青紫转为红润D.以上都是46、人体脑血流量约占全身的 BA.5%~10%B.15%~20%C.20%~30%D.30%~40%47、人体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 BA.10%~15%B.20%~25%C.30%~35%D.40%~45%48、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最常见、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 BA.房室传导阻滞B.心室扑动或室颤C.房颤D.室性心动过速49、临床上常用的呼吸运动监测技术不包括 DA.呼吸频率、节律B.气道阻力C.肺顺应性D.血气分析50、影响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有 DA.气道阻塞B.大量腹水C.混合通气功能障碍D. 以上都是51、临床常用的上人工气道技术包括 EA.徒手开放气道B.咽通气道C.喉罩D.食道-气管联合导管E.以上都对52、临床诊断心跳骤停必备条件中错误的是 BA.意识丧失B. 瞳孔散大C.呼吸停止D.大动脉搏消失53、恶性心律失常中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 AA.室颤B.无脉性电活动C.心室停搏D.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4、住院病人的心肺复苏,护理措施最合适的是 CA.准备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B.呼叫医生到达现场进行CPRC.即刻CPR,呼救支援,医生行CPR时,准确、快速的执行各项医嘱D.多次监测血压为零后行CPR55、经鼻气管插管深度比经口气管插管深度深 BA.深1~2cmB.深2~3cmC.深4~5cmD.深5~6cm56、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最长的是 DA.喉罩B.口咽通气管C.经口气管插管D.气管切开57、给氧工具中,易发生给氧浓度改变的是 AA.鼻导管B.无创呼吸机C.有创呼吸机D. Venturi面罩58、宜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正确的是 EA.难以用无创性手段、方法解除的上呼吸道梗阻B.高位颈椎外伤并脊髓损伤C.严重广泛的颜面、口腔、颌部损伤,骨折D.甲状腺肿物压迫气管致气道梗阻、呼吸功能衰竭E.以上都包括59、《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成人按压:呼吸比为 BA.15:2B. 30:2C. 5:1D. 50:260、电复律除颤的适应证 DA.药物难以复律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快心室率心房颤动B.心室颤动C.药物难以复律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性心动过速D.以上都是61、心肺复苏时首选的药物及用法: AA.肾上腺素,1毫克,视情每3-5分钟重复一次B.肾上腺素,1毫克,2毫克,4毫克,8毫克,每次倍数计量使用C.肾上腺素、加压素联合使用D.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使用62、心肺复苏时首选给药途径,一般不包括 AA.皮下注射B.中心静脉给药C.气管内给药D.外周静脉给药E.骨髓腔内给药63、完整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整个复苏过程包括 DA.基础生命支持B.高级生命支持(ACLS)C.后续(延续)生命支持(CARE UNIT重症监护治疗)D.以上都包括64、心跳骤停的5H常见因素错误的是 DA.低血容量、低血氧B.代谢性疾病(酸中毒)C.血钾过高/过低、低体温(低血糖)D.药物中毒Toxins65、心跳骤停的5T常见因素错误的是 AA.低血容量、低血氧B.药物中毒ToxinsC.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D.心肌梗死、肺栓、创伤66、院外心跳骤停的生存链包括 DA.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B.即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尽早除颤D.以上都是67、院内心跳骤停的生存链包括 DA.监测和预防,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B.即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尽早除颤C.高级生命支持及骤停后护理D. 以上都是68、《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与既往复苏流程变化为 BA.“A----B----C”更改为“C ----B---- A”B.“A----B----C”更改为“C ---- A ---- B”C.“A----B----C”更改为“A ---- C --- B”D.“C ---- A ---- B”更改为“A----B----C”69、《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复苏要点是 EA.快速、有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B.让胸廓充分回弹、减少按压中断时间C.及早电击除颤D.人工呼吸避免过渡通气E.以上都对70、《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婴儿心肺复苏按压频率正确的是 CA.至少100次/分B.约100次/分C. 100~120次/分D.大于120次/分71、《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最正确的是AA.儿童至少5厘米,婴儿至少4厘米B.儿童至少6厘米,婴儿至少5厘米C.儿童3~5厘米,婴儿至少4厘米D.儿童至少4厘米,婴儿至少5厘米72、上呼吸道特点错误的是 DA.气道不规则\结构变异大B.与消化道共同入口C.软组织多,血管丰富D.不是最常见的气道梗阻部位73、上呼吸道的三个弯曲错误的是 DA.鼻咽弯曲B.鼻腔弯曲C.口咽弯曲D.气管弯曲74、《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呼吸、脉搏同时判断检查时间为 BA. 至少5秒B. 5-10秒C. 3~5秒D.至少10秒75、《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婴儿除颤能量选择正确的是 BA.<2J/Kg体重B. 2~4J/Kg体重C. 150JD.220 J76、《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成人除颤双相波与单相波能量选择是AA. 200J,360JB. 360J,200JC. 120J,320JD. 320J,360J77、死亡诊断标准是 EA.大动脉搏动消失B. 心电图呈一直线C.瞳孔散大固定D.平直脑电图E.以上都对78、简单易于操作的气道管理方法是AA. 呼吸球囊面罩的使用B. 口对口人工呼吸C. 经鼻气管插管D. 环甲膜穿刺79、常用的上呼吸道开放技术一般不包括 EA.徒手开放气道B.咽通气道C.喉罩D.食道-气管联合导管E.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80、理论上徒手开放气道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DA.仰头抬颏法(压额抬颏法)B.仰头托下颌法C.单纯托起下颌D.舌-颌上举法81、徒手开放气道方法中效果最差的是 CA.仰头抬颏法(压额抬颏法)B.仰头托下颌法C.单纯托起下颌D.舌-颌上举法82、临床徒手开放气道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A.仰头抬颏法(压额抬颏法)B.仰头托下颌法C.单纯托起下颌D.舌-颌上举法83、下列哪项操作是拯救心脏猝死的重要手段 EA.徒手开放气道B.呼吸囊面罩加压通气C.心肺复苏D.口服药物E.除颤84、我院RRT接到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急救现场? CA.3minB.5minC.10minD.15minE.20min85、关于CPR开始时间与抢救成功率下面叙述正确的是DA.心搏骤停1分钟内,成功率>95%B.心搏骤停4分钟内,成功率>60%C.心搏骤停6分钟内,成功率>40%D.心搏骤停8分钟内,成功率约20%E.心搏骤停十分钟内,成功率约10%86、临床常用的气管内插管方法一般不包括 DA.经口、经鼻气管插管B.明视、盲探插管法C.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D.环甲膜穿刺87、临床外科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方法不包括 BA.环甲膜穿刺、切开术B.经鼻气管插管术C.传统气管切开术D.快速气管小造口术88、临床外科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方法包括 DA.环甲膜穿刺、切开术B.快速气管小造口术C.传统气管切开术D.以上都对89、确定气管导管是否在气管内方法方法包括 DA.出气法、进气法B.呼出气CO2测定C.食道探测装置90.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方法最简便常用的是 AA.出气法、进气法B.呼出气CO2测定C.食道探测装置D.以上都不对91、医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前后的关键处理包括 EA.早期预警系统B.即刻心肺复苏术C.以团队形式实施CPR,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E.以上都包括92、CPR中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要点包括 FA.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B.按压速率为100-120 次/分钟C.成人按压幅度为5-6 厘米D.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E.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F.以上都包括93、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 DA.成年男性导管尖端到中切牙的距离21—23厘米(或者22—24厘米)B.成年女性导管尖端到中切牙的距离21—22厘米(或者21—23厘米)C.儿童等于:年龄÷2+12厘米厘米D.以上都对94、人工通气注意事项包括 EA.以胸廓起伏为目标B.建立气管插管前,按压呼吸比30:2C.建立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后,10次/分钟进行,心脏按压100-120次/分钟进行,通气时不需要停止按压D.防止过度通气95、心跳骤停的常见心电图表现类型包括 DA.室颤B.心室停顿C.无脉性电活动D.以上都包括96、心肺复苏后体温目标管理控制体温在 AA.32—36摄氏度,维持24小时B. 32—36摄氏度,维持12小时C.小于32摄氏度,维持24小时D.无需特殊体温管理97、常规终止CPR指征 EA.患者心跳恢复,并且有稳定的体循环征象B,凡心肺复苏已超过30分钟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C.在执行CPR时,救援者自身面临意外危险时D.足月孕妇4分钟没有复苏迹象,紧急剖宫产E.以上都包括98、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关键点 EA.熟悉流程B.反复训练C.团队配合D.完备配置E.以上都包括99、目前我院RRT分管相对范围 FA.急诊科:门诊大楼+医学美容科,全院范围内除住院楼区以内的区域B. ICU:住院部二号楼(内科大楼)、华侨楼、脑病中心各诊区和病区C.MICU:住院部三号楼(干部内科大楼)、五号楼各病区D.麻醉科:住院部一号楼(外科大楼)E.儿科:全院新生儿、婴幼儿100、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向后仰B.侧卧位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D.头前屈E.仰卧头前伸位101、有高级气道的通气频率是 BA、10秒/次B、6秒/次C、8-10秒/次D、6-8秒/次102、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 BA、4-8分钟B、4分钟C、8-10分钟D、4-6分钟103、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A、500-600mlB、600-700mlC、400-500mlD、800-1000ml104、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和抽搐症状 CA、3秒B、5-8秒C、10-15秒D、20-30秒105、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D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瞳孔散大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106、如何确保按压间隙胸廓的充分回弹 CA、尽量用力按压B、放松时用手掌感受胸廓回弹C、避免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D、按压-放松有节律107、CPR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不超过是 CA、6秒B、8秒C、10秒D、20秒108、2015年心肺复苏更加强调的是 CA、领导能力B、CPR质量C、团队合作D、高效CPR109、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是 BA、50%B、60%C、70%D、80%110、球囊面罩通气挤压球囊的挤压频率 CA、8次/分B、9次/分C、10次/分D、11次/分111、球囊面罩通气挤压球囊与放松球囊的时间比为 BA、1:1SB、1:2SC、2:1SD、1:3S112、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A、10次/分B、20-24次/分C、8-10次/分D、12-20次/分113、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CA、侧卧位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D、俯卧位114、RRT小组运行方式必须具备 DA、良好的技术B、优良的装备C、随时处于待启动状态D、以上都是115、一线RRT不需要配备的仪器有 EA、便携式心电监护仪B、心脏除颤仪C、口咽通气管D、喉镜E、注射泵二、多选题1、成人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ABCDEA.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B.早期进行心肺复苏C.早期进行电除颤D.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E.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儿童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ABCDA.心脏骤停的预防B.基本心肺复苏C.及时送至急诊医学服务系统D.及时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程序有哪些?ABCDEA.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B.开放气道C.进行人工呼吸D.胸外按压E.除颤4、心脏骤停病人早期除颤原因?ABCDA.心脏骤停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的心室纤颤B.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C.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D.短时间室颤既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5、室颤病人电除颤能量选择正确的是:ABA.单相波360JB.双相波120-200JC.单相波480JD.双相波360JE.单相波200J6、下列哪个是抢救心跳骤停的用药途径:ACDA.静脉途径B.动脉途径C.骨髓腔途径D.气管途径E.皮下注射7、关于复苏后的治疗有哪些?ABDEA.心肺复苏后应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良好和稳定B.防治肾功能衰竭C.为了不影响神志,病人寒战抽搐应禁止用镇静止惊药D.血糖控制E.亚低温治疗8、下列哪些是胸外按压的并发症:ABCA.肋骨骨折B.肺挫伤,血气胸C.心包积血或填塞D.肺气肿E.肺炎9、在5-10秒钟内快速判断病人心搏骤停的指标有:ACDA.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B.心音消失,血压为零C.大动脉搏动消失D.临终前异常呼吸E.心电图显示一条直线10、CPR时,有关应用肾上腺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DA.首剂1mg,必要时3-5分钟重复一次B.可气管内给药C.必须大剂量(>5mg)才有效D.不宜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E.可心内给药11、打开气道的方法有:ABCA.仰头提颏法B.压额抬颏法C.推举下颌法D.双手抬颏法径E.单手托颌法12、双人CPR时,以下正确的是:ABCEA.每2min或5个周期后按压与呼吸可交换B.每2min或5个周期后可以重新评估患者C.每2min或5个周期后自动体外除颤仪可以重新分析心律D.每6-8秒中吹气一次E.成人按压的比例是30:213、心肺复苏指南中关于胸外按压的深度:ABCEA.成人至少5cmB.婴儿及儿童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C.婴儿4cmD.婴儿及儿童4cmE.儿童5cm14、正确的胸外按压部位:ABCA.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重叠处B.胸部中央的胸骨上C.沿肋缘向上剑突上两横指处D.胸骨上1/3处E.心尖部15、为保证有效的人工呼吸,下列正确的是:ACDA.充分打开气道B.每次施以人工呼吸的时间为2秒C.施以人工呼吸时应产生明显的胸廓隆起D.避免过度通气E.吹气越大越好16、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是:ABCEA.触到脉搏B.瞳孔逐渐缩小C.口唇转红D.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E.开始有自主呼吸17、有关电除颤,下列正确的是:BCA.用于心脏起搏B.两个电极板必须放在正确位置C.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D.要清楚的看见QRS波才能放电E.以上都不对18、有关心室颤动,下列正确的是:ACDEA.在监护仪上可能因为认为因素而造成类似心室颤动的心律B.可存在于有脉搏的人身上C.无有效的心输出量D.应该予电除颤与CPR来治疗E.一旦发现心室颤动应尽早电除颤19、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BCD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E.吹气频率成人8-10次/min20、哪些特殊条件下可使用机械装置?ABCDEA.人员不足B.长时间C.低体温患者D.救护车E.导管室21、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ABCDEA.室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