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Office 2010办公软件案例教程 第5篇 财务篇
Office 2010办公软件案例教程 第5篇 财务篇
主要案例
案例18 制作员工工资表
案例19 公司投资决策分析
案例20 往来账务管理
案例18
制作员工工资表
案例分析
知识与技能 解决方案 拓展案例 拓展训练
案例小结
案例分析
员工工资管理是每个企业财务部门必然的工作,财务人 员要清晰明了地制定员工的工资明细,统计员工的扣款项目、 核算员工的工资收入等。制作工资表通常需要综合大量的数 据,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扣款项等。本案例通过 制作“员工工资管理表”和“工资查询表”来介绍Excel软件 在工资管理方面的应用,案例效果如图5.1和图5.2所示。
解决方案
(5)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每列的数据类型,如图 5.8所示。默认时,一般为“常规”。这里,我们将“身 份证号码”设置为“文本”、“入职时间”和“出生日 期”设置为“日期”,其余列使用默认类型“常规”。 (6)单击【完成】按钮,打开如图5.9所示的“导入数据” 对话框。设置数据的放置位置为“现有工作表”的 “$A$1”单元格。 (7)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工资基础信息”工作表, 将文本文件“员工信息”的数据导入到工作表中,如图 5.84所示。
解决方案
Step 06 创建“员工工资明细表”
(1)插入一张新工作表,将新工作表重命名为“员工工资明细 表”。 (2)参见图5.20创建员工工资明细表的框架。 (3)填充“编号”、“姓名”和“部门”数据。 (4)导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和“加 班费”数据。 (5)同样的方式,分别导入“绩效工资”、“工龄工资”数据。 (6)导入“加班费”数据。 (7)计算“应发工资”。 (8)计算“养老保险”数据。 (9)计算“医疗保险”数据。
解决方案
Step 05 创建“考勤扣款结算表”
(1)复制”工资基础信息”工作表,将复制后的工作表重命 名为“考勤扣款结算表”。 (2)删除“入职时间”、“绩效工资”和“工龄工资”列。 (3)在E1:K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标题“迟到”、“迟到扣款”、 “病假”、“病假扣款”、“事假”、“事假扣款”和“扣款 合计”。 (4)参照图5.18输入“迟到”、“病假”、“事假”的数据。 (5)计算“迟到扣款”。 (6)计算“病假扣款”。 (7)计算“事假扣款”。 (8)计算“扣款合计”。
解决方案
(10)计算“失业保险”数据。 (11)导入“考勤扣款”数据。 (12)计算“应税工资”。 (13)计算“个人所得税”。 (14)计算“实发工资”。
Step 07 格式化“员工工资明细表”
(1)将工作表的标题设置为“合并后居中”格式,标题 字体为“黑体”、“22磅”,标题行行高为“50”。 (2)将列标题的字体设置为“加粗”、“居中”,行高 设置为“30”。
——Office 2010办公软件案例教程
第5篇 财务篇
学习目标
1.学会Excel中导入/导出外部数据的方法。 2.学会利用公式自动计算数据。 3.掌握Excel中函数的用法,如SUM、IF函数等。 4.以IF函数为例,理解函数嵌套的意义和用法。 5.学会Excel表格打印之前的页面设置。 6.会利用公式完成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计算。 7.会利用向导完成不同类型企业的一组财务报表的制作。 8.理解财务函数的应用,如PMT。 9.理解并学会单变量和双变量模拟运算表的构造。
解决方案
Step 04 创建“加班费结算表”
(1)复制“工资基础信息”工作表,将复制后的工作表 重命名为“加班费结算表”。 (2)删除“入职时间”、“绩效工资”和“工龄工资” 列。 (3)在E1、F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标题“加班时间”和 “加班费”。 (4)输入加班时间。按图5.16所示,输入员工加班时间。 (5)计的数据项格式设置为“会计专用”格式, 保留2位小数,货币符号为“无”。 (4)为表格A2:O27数据区域添加内细外粗的蓝色边框。 (5)为“应发工资”、“应税工资”和“实发工资”三 列数据区域添加“蓝色,强调文字颜色1,淡色80%”的底 纹。
知识与技能
● ● ● ● ● ● ● 工作簿的创建 工作表重命名 导入外部数据 函数DATEDIF、YEAR、ROUND、VLOOKUP、IF的使用 公式的使用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图
解决方案
Step 01 创建工作簿,重命名工作表
(1)启动Excel 2010,新建一份空白工作簿。 (2)将创建的工作簿以“员工工资管理表”为名保存在 “E:\公司文档\财务部”文件夹中。 (3)将工作簿中的Sheet1工作表重命名为“工资基础信 息”。
Step 02 导入“员工信息”
将前面人力资源部制作“员工人事档案表”时导出的 “员工信息”数据导入到当前工作表中,作为员工“工 资基础信息”的数据。 (1)选中“工资基础信息”工作表。
解决方案
(2)单击【数据】→【获取外部数据】→【自文本】按钮,打 开“导入文本文件”对话框,在“查找范围”中找到位于“E:\ 公司文档\人力资源部”文件夹中的“员工信息”文件。 (3)单击【导入】按钮,弹出“文件导入向导”第1步,在 “原始数据类型”处选择“固定宽度”作为最合适的文件类型; 在“导入起始行”文本框中保持默认值“1”不变;在“文件 原始格式”中选择“936:简体中文(GB2312)。 (4)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字段宽度(列间隔),在图 5.6中可见,部分列间缺少分隔线,如“部分”和“身份证号码”、 “入职时间”和“学历”、“职称”和“性别”两列数据缺少 列间隔,需要单击鼠标建立分列线。拖曳水平和垂直滚动条, 将所有需要导入的数据检查一遍,使数据分别处于对应的分列 线之间。
解决方案
Step 03 编辑“工资基础信息”表
(1)选中“工资基础信息”工作表。 (2)删除“身份证号码”、“学历”、“职称”、“性 别”和“出生日期”列的数据。 (3)分别在E1、F1、G1单元格中输入标题字段名称“基 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工龄工资”。 (4)参照图5.13输入“基本工资数据”。 (5)计算“绩效工资”。 (6)计算“工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