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认识》教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认识》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节 8、9的认识第一课时 8、9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8、9,了解8、9在自然数中的顺序,体会和区分8、9的基数、序数含义。

会比较8、9的大小。

2.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8、9的含义,能比较8、9的大小。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8、9的含义,能比较8、9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形成8、9两个数的概念,并能理解8、9的基数、序数含义。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数的顺序: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2.猜数。

(1)一个数比7大,这个数可能是几?(2)一个数,它既比7大,又比10小,这个数是几?3.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8和9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认识8和9。

(1)找一找。

①图片:8和9的主题图。

②观察主题图:找出图上有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8和9表示?(2)摆一摆。

①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中分别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③学生可以1个1个地数,可以2个2个地数。

④分别用8根、9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2.教学8、9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说一说7和8的关系。

7添上1是8,8去掉1是7,7比8少1,8比7多1……8添上1是9,9去掉1是8,8在9的前面,9在8的后面……(2)出示直尺图。

【动画】(在格尺上依次出现数字0——9的动画(教科书P51))①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②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互问互答。

(3)比较7、8、9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

②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③比较7、8、9的大小。

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7 9>8 9>7④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学生在书上填空)(4)8、9的序数含义。

3.写8和9。

【动画】(演示数字8、9在田字方格中的写法(教科书P51))(1)讲清笔顺、运笔和收笔。

8字是一笔写成。

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2)让学生书空练习。

(3)在书上描摹。

(4)在练习本上书写。

(三)拓展延伸1.按0—9的顺序连线。

2.数一数,比一比。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节 8、9的认识第二课时 8、9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拼摆中去感受并掌握8、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会有序地操作、有序地思考。

三、教学难点:有序地掌握8、9的组成。

四、教学具准备点子图,学生准备9个圆片,五角星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带来了好多同学们最喜欢的五角星,并将全部奖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想知道有几个吗?让我告诉你:比9个少,比7个多。

”学生猜中后,故意先出示7个红五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啦?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8和9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1.师把8个红五星分抓在两手掌中,让学生猜猜左右手各有几个?猜中后亮出双手再来。

2.师: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好吗?同学2人一组用学具玩这“猜数”游戏。

游戏要求:同桌进行游戏,猜中后,猜的同学及时记录下猜中的结果,然后交换再来。

就这样,并适时把猜中的结果记录下来。

3.汇报结果。

我们看着大屏幕,验证一下,他说的对吗?提问:他说全了吗?真好,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有序的思考问题。

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渗透函数思想)预设:红色的五星从7到1越来越少,白色的五星从1到7越来越多;每组五星的数量都是8。

小结:你们真善于观察,那8的组成一共有几组呀?4.记忆组成提问:8的组成这么多,用全记住吗?预设:看到 8 就能想到 8∧∧1 7 7 1看到 8 就能想到 8∧∧2 6 6 2 (擦掉)…看到 8∧4 4 呢?为什么?小结:只要记住这4组,8的组成就能都记住了。

5.9的组成。

(方法同8的组成)(1)师:请同学拿出9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合作,一个分,一个记录)师巡视,并提示学生:探究出4种方法后,不用操作,想出另外4种方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拓展延伸1.填一填。

2.圈一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节 8、9的认识第三课时 8、9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仔细观察上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二)探究新知1、出示小鹿图。

(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9只小鹿。

有3只小鹿跑了。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3)学生汇报: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小鹿。

还剩多少只小鹿?(4)引导解决问题。

下面谁能把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讨论并汇报: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去掉跑了3只小鹿,就是还剩6只小鹿。

用减法表示9-3=6。

(5)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检查。

还剩6只。

2、出示蘑菇图。

(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树根下有6个蘑菇。

右边草地上有2个蘑菇。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蘑菇?(3)学生汇报: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4)引导解决问题。

你怎样解答?“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就是把“左边有6个蘑菇和右边有2个蘑菇”合起来就可以了。

用加法来计算:算式可以用6+2=8,也可以用2+6=8。

(5)解答正确吗?一共有8个蘑菇.3.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出示白鹅图4.小结引导:像这样用加法、减法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生活实例。

(三)拓展延伸1.说图意,列式计算。

2.看图说图意。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节 8、9的认识第四课时 8、9的认识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复习8、9在自然数中的顺序,体会和区分8、9的基数、序数含义,比较大小,熟记8、9的组成。

2. 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8、9的认识1.复习数的顺序。

把尺子图填完整。

看尺子图还能知道哪些知识?2. 想一想,填一填。

(1)上面一共有()个福娃。

(2)在左数第9个福娃上边画。

(3)把从右数的5个福娃圈起来。

(4)划船的福娃是从右数的第()个。

(5)在打网球的迎迎左边有( )个福娃。

右边有( )个福娃。

3.比一比比多 。

比少 。

做这题要注意什么?4.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相邻数。

4 6 8 5 7 2 (二)复习8、9的加减法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 9 8 5 6 25 4 267 2 2. 用下面的卡片做一做。

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8的算式: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9的算式:5 3128 7 64 93.填一填。

5+()=94. 你能用4、5、9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5.你能写出几道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10(一个加数依次多1,另一个加数依次少1,和不变。

)(三)复习用数学1、出示加法图。

?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检查。

2.出示减法图。

9人=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个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检查。

3.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4. 先说说图意,再列出算式。

?朵===1.填组成。

2.找朋友。

3.算一算9个?个4.看图列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