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动物对话特别适合小班的婴幼儿学习,尤其故事中都是生动有趣的小动物。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
二、说活动目标:
《指南》中要求能听懂日常会话,并能完整表述,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1.试从牙齿的形状来猜测是谁咬了大饼。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三、说活动准备:
我抓注小班幼儿对直观图片感兴趣的特点做了如下准备:
据故事内容来设计制作PPT课件;制作小动物图片;一张大饼图片。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ppt ,我运用了直观法;引导幼儿说出是谁咬了大饼时,我运用了讨论法。
说学法:幼儿在观看课件及在分析是谁咬了大饼时主要用了观察法。
五、说活动流程:
基于以上活动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买了一样东西,宝宝们看!
师: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洒着香香的芝麻呢,这是什么呀?
幼:大饼。
师:谁吃过大饼的?大饼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幼:甜甜的、咸咸的..
(二).结合图片,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师:恩,看来你们都吃过大饼。
今天这个大饼是它做的,(出示PPT)
谁做的啊?
幼:小猪。
师:恩,小猪做了一个圆圆的大饼。
嘘..它累了,躺在大饼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
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师: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它去问周围的朋友,幼儿认一认小动物。
它周围就住着这些小动物哦,你认为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呢?
师:小猪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它也不确定,它要去问个明白。
(三).观看PPT,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在比较同时,引导儿说出句型:“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四)、通过板书,再次说出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从而确认“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中班语言《秋天的颜色》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明确提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如: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
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幼儿能运用自己的感官发现秋天是多彩多姿
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散文诗《秋天的颜色》。
(二)说活动目标
《指南》中说: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事物的颜色,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到秋天的多样性,设计了如下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我做了以下准备
1、收集制作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的小图片和红、黄、白、绿、彩色的小图片。
2、提供散文诗磁带。
3、准备幼儿用书。
(四)说活动教法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
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散文诗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1、讨论法: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积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联系法:图片联系实际,让幼儿把已有经验与事物图片进行联系,这是对幼儿已有经验更好的体现。
3、游戏法:游戏法是万法之首,游戏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让实物图片与颜色图片想匹配,才能达到幼儿理解、巩固的目的。
(五)说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
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主动学习的。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从具体到形象的,我将活动设计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和听,教师启发式的运用图片,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第二部分:给孩子一定的图片参考,让孩子学习仿编句子。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提问导入: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进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颜色和事物,并进行必要的联系。
第二环节:欣赏散文诗,目的是让幼儿对文章有了解。
第三环节:根据散文内容进行提问,目的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
第四环节:教师一边朗读散文,一边演示教具,让幼儿从视觉上直观地接触到散文内容。
第五环节:欣赏录音,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设计提问: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是怎样说的?
讨论:为什么小草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的?松树说秋天是绿的?大地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第六环节:幼儿跟录音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目的,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大班绘本《老鼠娶新娘》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提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因此,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老鼠娶新娘》。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把目标定为两个。
1、体验童话故事书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
(难点)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
(重点)
三、说活动准备
1、孩子对多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2、音乐、花轿一个。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因此我采用了1、直观教学法,幼儿直接看课件,体验故事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
2、谈话法。
受年龄的限制,幼儿对理解的某些现象形不成语言,因此我以“谈话”的形式引导他们去说。
3、游戏法。
体验抬花轿的乐趣。
说学法:1、观察法。
通过观看课件,体验童话故事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
2、比较归纳法。
通过比较归纳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五、说活动过程: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首比较有中国民族风俗特点的歌曲《喜洋洋》来吸引幼儿,因为故事比较长,所以将故事分成三段式来演绎: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干什么?(喜洋洋的音乐)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乐导入(出现且伴有一段喜庆的民间音乐旨在让孩子初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PPT边听故事。
2、理解讨论: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讲故事以问题来穿情节,通过看看、听听、讲讲帮助幼儿理解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内容。
(难点的突破)(三)、迁移感受
1、自己最强的长处
2、记住朋友的长处。
3、让自己变得更强。
4、回归故事。
5、玩游戏“抬花轿”
展开讨论,最后村长女儿嫁给谁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
最后,在喜庆的民间音乐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赏童谣,诣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最后一个环节的抬花轿恰好能释放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活动最后的安排的游戏既紧扣本次活动目标又尊重了幼儿的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