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结构工程师复习经验

二级结构工程师复习经验

二级结构工程师复习经验(纯手打)
本人1992年男。

毕业于大连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看网上都这么自我介绍,哈哈)。

2015年毕业,同年进入甲方工作。

其实甲方真的不需要你有什么能力,反正我们有钱,需要什么人才就花钱去外面请,但我一直想学了四年土木要是一点用不上真的不甘心。

在甲方骄奢淫逸过了四个月,我决定考注册结构工程师,2016年开始准备一级结构工程师的基础考试,同年考试134分飘过,可谓惊险。

因为分数太低不好意思夸夸其谈,我就简单谈下我对基础考试的理解。

基础考试科目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上把大学里的课都考了个遍。

但是其实难度并不大。

复习时有两种情况,一:如果你时间有限,那我建议重点学习那些自己在大学里学的好的,对于那种大学里怎么努力都学不明白的应该适当舍弃(比如高数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我就适当的放弃了,毕竟四年都没学明白几个月怎么能搞懂),像工程经济电气这种不是咱们专业本身深入学习的,一定要看,因为不难,而且公式要记住。

二: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你就要分析各个科目在试卷中分值的占比,对于占比较大的比如高数力学之类的一定花时间搞定。

最重要的一句话,通过类的考试,是复习策略和你自身能力的调节的艺术。

要知道自己擅长的,不擅长的,以及你的复习时间,考试的深度,没必要在你不擅长的东西上浪费太多时间,简单的题答对就好。

你擅长的东西你就要搞清楚考试的深度,争取每道题都得分,但也不应过度钻研。

这其中的平衡需要你们通过学习和历年真题好好品味。

2016年通过一级基础考试后,2017年开始准备二级结构工程师。

我至今没做过设计,也懒得做。

甲方天天晃晃悠悠过日子挺适合我。

我也不是985 211大学的学生。

规范从来没看过。

我的复习资料不多,淘宝上买的一套规范19本吧,花了200多。

施兰青考试指南2015年版的一本上下两册。

(因为2015年停考了,17年的还没出版就随便买了本,想想也真是够凑合的)。

还有二级结构历年真题一本。

淘宝上都能买到。

第一轮复习:辅导书和规范一起看。

将辅导书对规范的讲解觉得有必要的可一写到规范上。

以下内容写给没做过设计没看过规范的朋友,规范的学习顺序真的很重要。

我建议不管是谁的复习参考书都不要按照目录看。

我的建议是先简单的看一下荷载规范,然后看混凝土(期间不断调阅荷载规范加深理解),然后高层和抗震结合着看。

因为荷载规范没什么需要理解的只是查阅就好,你要看的就是荷载规范是怎么组成的,荷载组合,风荷载,雪荷载,活荷载取值等等。

一开始你可能不是很理解,但在混凝土规范的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荷载规范的东西你回头查阅,这样就有了例题帮助你对荷载规范的理解。

高层的学习和抗震应该放在一起学习,这两科目很多内容和原理都是相同的。

二级结构的钢规真的是送分的,这部分我觉得值得花时间搞懂,性价比超高。

地基基础二级要求的难度也不算高,跟着辅导书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过。

给我最大困惑的反而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平时我见的少,大三上砌体结构的时候光忙着搞对象了,什么墙梁、托梁的完全搞不懂。

这时候你就不要费时间思考,直接上网查,哪个名词不懂就查什么。

慢慢你就开窍了。

第二轮复习:真题加规范。

看完一遍辅导书后你对各个规范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没有将重点和难点区分出来,这就需要做题。

实不相瞒07年到14年的真题我从头到尾做了三遍。

这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时间,真的很重要。

下面我告诉你为什么这样:
1你会知道那本规范的哪条是考点,哪里会设陷阱。

比如抗震规范场地类别三四类,7、8度时,提高一度确定抗震等级。

这条在规范上不是黑体字,又不是紧贴在确定抗震等级表格的上方。

你查表确定抗震等级的很可能就忽略。

这个知识点在15年前至少考过3遍,不做真题你就不知道这是容易疏忽的地方。

2陷阱:好多地方对参数的取值都有个限制,比如说规范规定一个参数取值是15到20,那你算出的是10。

你就很可能把10当成正确答案继续算下去。

考试时6分钟一道题,这种
问题如果平时注意不到你就别指望你考试的时候会发现了。

可以说我三遍真题都做完后,在规范上把该注意的地方都红笔标注了,在自己训练6分钟一道题的高压状态下偶尔还是会犯这种小错误。

3训练速度,考试的时候6分钟一道题,你可以自己试试你做的到么,我第一遍真题每道题10多分钟。

如果强行加速则做题漏洞百出。

这是你们要训练自己的地方。

4重复知识点;今年考了到题,给了你建筑物外形,基本风压啥啥啥的参数都给了,让你算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你去规范里找,能找到这个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公式算我输。

可是13年有道真题就问的是这个数,很简单,求出总风荷载除建筑物长度。

你不做真题6分钟你能想到?还有今年在砌体那考了个啥,叫等效侧向刚度的 mnp.的。

规范里也没有这个公式,可是也是12年的真题在同样的位置问了同样的题。

搞笑的是当时我还研究过这个问题,那年有人问朱总,你考的这个公式规范木有啊。

朱总咋说,等效侧向刚度你都不知道就算你过了考试你也不是个合格的设计师。

我的天。

霸气。

然后我就觉得这个公式肯定不会再考了也就没记(因为确实我也没查到权威的公式,都是网友给的,那年的真题给了等效侧向刚度问的是一个调整系数),然后我就没深究,然后今年就特么的考了。

下午一发卷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过。

5考前最后几天把自己做的题目拿出来错的题好好地看一遍。

背一背。

真的越看越有自信,这是个很好的心理暗示。

考试前一天我在宾馆把笔记本拿出来,看过一页就撕一页,高考之前撕书都知道吧。

就是那种感觉。

2018年1月8号处成绩32+24=56分飘过。

2017年二级结构考试难不难,难。

(我这是以二级普通考生角度看的,大神自动忽略就好。

)上来几道题就是楼梯,以前从来没考过。

高层和基础更不用说,哀鸿遍野,越来越偏向概念设计了。

平心而论所有题都难么?当然不是,高层和基础难,剩下的题只要你平时真题做到了,总结到了,及格很轻松。

其实你看朱总今年微博炸的,其实朱总有句话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非得要六分钟一道题干什么,都六分钟一道题要我们命题组干啥。

简单的做不对,难得又做不出来,怎么过?(原文不记得了,大概就这意思。

)所以各位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还有我在一级基础那提到的复习和答题的策略,记住,通过性考试,有难题就一定有简单题,难题尽量争取而不强求,简单题一定要得分。

祝同学们在2018年都能考出好成绩。

么么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