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做功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电流做功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一节电流做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kW·h)。

2、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能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初步的综合能力。

2、通过电能表的应用,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节约能源的良好意识。

2、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及新型的电力能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极大热情。

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及电能表的读数。

教学难点:电功的概念及电能表的读数。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能表、电池、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小电扇、电动玩具车、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这些电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否也是具有能量?下面我们看一则视频,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视频1:介绍各种各样的发电设施,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引入电能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
1、电能的产生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电充当一个什么角色。

学生活动:电能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

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

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电风扇通电转动……
演示:电动玩具车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电动玩具车会运动起来。

电能还能转变成动能。

如电风扇、电动车。

视频2:电能可以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

人们可以把许多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反过来电能又可以转化成许多形式的能,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

下图总结了各种能量与电能间的转化情况,请你再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2、电能的计量
(1)测量工具:电能表,又叫电度表。

(2)读数方法:一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去的电能。

(电能表用来测量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读数时的单位是度,也就是千瓦时,读数时要注意,上面所显示出来的数字的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电能表并不能直接显示消耗的电能,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这一段时间前后两次电能表的读数的差。

)
(3)电能表的铭牌上各项参数的意义
“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同学交流。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教学目标
1.串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2.并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把任意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的亮度不同,那么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
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接线时要注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不要出现短路现象;电流表要跟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的接线要正确:不得出现反接;电流表的量程要选准;要进行试触;读数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拓展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

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200mA。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教师演示投放如图电路,引导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物理实验不能只由一次实验得出规律。

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干电池的节数等方法进行多次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