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海岛(图1)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该岛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图2)。

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1、根据图2所示信息,可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A、钓鱼岛B、舟山群岛C、南沙群岛D、台湾岛北部2、在太阳直射点由乙向甲的运动期间,有关湖南省文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放鞭炮,守岁迎春B、荡秋千,踏青插柳C、吃月饼,共庆团圆D、望双星,鹊桥相会图3为某校高一同学绘制的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风带Ⅰ风带Ⅱ甲气压带风带Ⅰ风带Ⅱ甲气压带风带Ⅰ风带Ⅱ甲气压带图3④②①风带Ⅰ风带Ⅱ甲气压带③3、①、②、③、④四幅分布示意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4、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则有关该气候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气候特征表现为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D、该类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橘子洲为湘江中游的沉积沙洲,在其洲头矗立着青年毛泽东的雕像(图4),该雕像全部由花岗岩组成。

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地幔沉积物侵入上升Ⅰ岩浆ⅡⅢⅣ图5图45、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变质作用6、按岩石成因分类,花岗岩属于图5中的A、I类岩石B、II类岩石C、III类岩石D、Ⅳ类岩石“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图6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图67、根据纬度地带的分异规律,可以推断印度河下游流域的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热带季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D、常绿阔叶林带8、xx年7月,前往瓜达尔港的某大型油轮在甲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最先受到污染的海域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xx年11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此次大会的首要目标是达成全球低碳减排新协议,到本世纪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

图7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在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森林的破坏,并由此导致了海平面的升高及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加剧了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

这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整体性B、差异性C、有序性D、重复性10、下列有关产业活动对图中①、②、③、④各环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现代物流能使①增强B、产业升级能使②增强C、低碳经济能使③减弱D、滥伐森林能使④减弱全文结束》》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新的人口政策实施后,将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8为xx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四地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是A、甲B、乙C、丙D、丁12、到2035年,此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就学和就业压力减轻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小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之一。

图9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农场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农场畜产品收入占30%,水产养殖收入占20%,水田、果园收入占35%,其他收入占15%,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大牧场放牧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14、如果过度采伐薪柴,则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臭氧空洞B、水土流失C、酸雨D、水体富营养化15、图示生态农业模式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人定胜天论B、可持续发展论C、人类中心论D、地理环境决定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表1为xx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统计表。

读表完成16~17题。

表1 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统计表地区甲乙丙丁工业增加值(亿元)、722428、247811、953768、8占全国比重(%)50、49、019、121、516、四大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丙17、随着“互联互通”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各区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包括各生产要素的配置与重组。

由甲流向乙的生产要素不包括A、技术B、信息C、资金D、原料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中国西北地区等地均为风沙危害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据此完成18~19题。

18、这些地区本身包括土地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共同自然地理条件是A、过度放牧B、丰富充足的水源C、人口激增D、干旱少雨的气候19、为及时获取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动态变化,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手工绘图D、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图10所示)。

读图完成20~21题。

20、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B、上游段实行梯级开发C、大规模使用森林资源D、降低流域的防洪标准21、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与其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A、“大量脱发”加高、加固堤坝B、“动脉阻塞”建立自然保护区C、“腹泻”实行退耕还林、还草D、“脚肿”在下游地区修筑梯田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

图11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有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且分布稀疏B、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对外开放程度低C、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2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B、二线工程可能降低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C、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D、三线工程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此完成24~25题。

24、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A、薄弱的经济基础B、落后的科技水平C、优美的自然环境D、优越的政策条件2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包括A、大量占用耕地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城镇过于密集D、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6、(10分)图12为“最有爱心”的太阳光照图,CBAED弧为局部晨昏圈,A点为切点。

图1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与太阳系其它七大行星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形成该特殊性的主要原因为 (填“日地距离适中”或“太阳光线稳定”)。

(2分)(2)图12中A、E两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A B(填“大于”或“小于”)。

(2分)(3)若ABC为昏线,则E点的地方时为时,此日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图13)上的位置是附近(填“①”或“③”)。

(4分)(4)若AED为昏线,则下列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A、此日长沙的昼长达一年中最长B、此日过后三个月内,株洲昼夜之差逐渐变大C、此日岳阳楼影长达一年中最短D、此日过后三个月内,湘潭日出时间逐渐提早27、(10分)图14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此时所处的季节最有可能为季(填“夏”或“冬”),该季节非洲动物大迁徙的线路最有可能是(填“甲”或“乙”)。

(2分)(2)列表比较丙、丁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及风向变化的差异。

(4分)丙地丁地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a 气候成因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向变化冬季c 东北风夏季东南风d (3)①②③④四处洋流中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的是,戊、己两地气候特征与图15的对应组合关系,正确的是(单项选择)(2分)A、戊一IB、戊一IIC、己一IIID、己一IV (4)xx年4月25日,尼泊尔加得满都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给尼泊尔及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地地震频发是因为该地位于(填“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或“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地震过后,又发生了大范围的降水,该次降水最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填“滑坡、泥石流”或“洪涝、干旱”)。

(2分)28、(10分)图16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与人口迁移略图,图17为某地城市规划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所描述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得到了大量的种植,其主要的种植地区位于图16甲、乙、丙、丁中的。

在该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若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最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填“土壤酸化”或“土地盐碱化”)。

(4分)(2)读图16,试从自然地理角度,简析美国老年人由“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迁移的原因。

(2分)(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拟在图17中的甲、乙两地分别建设化工厂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请判断其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4分)地点拟建项目是否合理判断理由甲化工厂a b 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d29、(10分)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图18为京津冀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湖南省株洲市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图中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与株洲相比,相同的是(填“北京”或“石家庄”)。

与唐山相比,北京的城市等级要(填“高”或“低”)。

(4分)(2)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河北省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地区转移。

试从工业布局、环境保护等任一方面,简述这种迁移对京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分)(3)京津冀区域位于华北平原,试从地形、工程造价等任一方面,简述京津冀地区建设交通线路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4)建设京津冀城市群,意义深远。

试从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转变等任一方面,简述其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2分)30、(10分)“南暖北冷”“南船北马”“南(水)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反映出我国各区域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图19为我国产业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中所述的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是(填“巫山一长江线”或“秦岭一淮河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