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2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2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估方法
印度,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

此外,印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在各方面印度也在世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此,在印度投资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挑战。

(一)投资环境的分析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及土地面积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国土面积328万7,263平方公里。

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

位于东5区。

2、地形
印度地形大致可区分为北边的喜马拉雅高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西部沙漠区及南部德干高原半岛等四大区域。

其它主要河川尚有源自喜马拉雅山脉之布拉玛普特拉河及印度河。

3、气候
度季节大致分为干季、热季及雨季三种。

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

北部及中部地区在干热的夏季(3-9月)时气温最高可达45-47度,但秋冬季(10-2月)最低温可下降至0度左右。

南部地区终年少见10度以下。

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豪雨,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窳,也影响约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二、人文及社会环境
1、人口及结构
印度的人口估计有12.1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

2001年人口普查表明,72.22% 的人生活在超过55 万个村庄中,其余生活在2000多个城镇和城市中。

在2011年印度普查的结果显示,印度有几十个种族,其中斯坦族人口最多,占46.3%,另外,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2、语言
印度的语系主要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语言复杂。

目前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约30%人口使用;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亦是全国性的通用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使用。

另外还有其他21种地方性的预定官方语言。

3、民情
印度民风保守,重视传统,生活习俗深受宗教信仰影响,家庭仍以男性父兄为中心,子女的婚姻多仍由家长决定,重男轻女情形严重。

一般印人个性温和少见冲突,能容忍不同种族、宗教及不合理事物。

除克什米尔、东北诸州等少数地区因领土、政治问题偶有恐怖暴力破坏活动外,社会大抵安定,治安尚佳。

因文盲众多,社会普遍缺乏公民意识,轻诺寡信、自私自利及颟顸无知现象充斥,一般中下阶层民众多无卫生观念。

因此,印度历史文化悠久,宗教族群及种姓多元,在印度投资的话宜入境随俗,以包容警愓之心自求多福。

4、宗教
印度人民宗教意识强烈,各类宗教并行,依据2001年的全国普查,印度有全球最多的印度教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5%,回教13.4%,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第2大回教人口,另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耆那教0.4%,其
它尚有拜火教、犹太教等少数宗教族群。

印度教、回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等之重大庆典日均属国定假日。

因此,在印度投资一定要注意宗教的差别,应谨慎的了解各种习俗,尊重印度的宗教信仰。

5、对外商态度
历史上印人自12世纪起即受外族统治,曾被亚历山大及回教徒先后占领,随后又被蒙古人征服,17世纪后欧洲人全面入侵,1857年全境沦为英国殖民地。

因有长期受外族统治的经验,印人习与外国人相处,对外国企业及外国人不生排斥,且因外资带来的资金及技术有助于印度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更是受到尊重,少有反商情事发生;因薪资等问题衍生之罢工事件固偶有所闻,但基本上不难解决。

三、经济环境
1、经济体制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

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度于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

1992年至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

“九五”计划(1997年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

1999年起实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

2001年,出台“十五”计划(2002年至2007年),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

2、税制
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886年从英国引入的所得税制成为了印度税收制度的雏形。

1947年独立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步自由化,印度开始对税制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开征了遗产税(1953年)、赠与税
和财富税(1958年)和超额利润税(1964年),并在1986年实施了有限度增值税。

1991年,印度政府对税制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目前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体制。

印度的税制相对简单,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农业税、利息税、赠与税、消费税、销售税、有限度增值税、关税等10个税种。

四、政治环境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政体,多党下的政治运作热闹异常,但多数时间均由国大党主政。

1998年印度人民党(BJP)与盟党组成全国民主联盟执政,2004年由国大党与其盟党联合赢回政权,组成UPA政府联合执政;国大党施政于2009年大选获得选民肯定,以明显差距获得胜选,在未来五年执政期间,对过去屡遭掣肘的经济改革政策,如国营企业民营化、开放零售业供外人投资及改革劳工法令等,将可望有具体成果。

(二)评估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印度的投资环境,确定投资环境的优劣,接下来运用罗氏多因素评分分析法和冷热分析法对其评估。

1、罗氏多因素评分分析法
序号投资环境因素分数对该国评分
一、资本抽回自由 0至12分 1、无限制 12 2、只有时间限制 8 3、对资本有限制 6 8 4、对资本和红利都有限制 4
5、限制繁多 2
6、禁止资本抽回 0
二、外商股权比例 0至12分 1、准许并欢迎全部外资股权 12 2、准许但不欢迎全部外资股权 10 3、准许外商占大部分股权 8 10 4、外资最多不得超过半数股权 6
5、只许外商占小部分股权 4
6、外资不准超过股权的三成 2
7、不准外资控制任何股权 0
三、对外商的管理制度 0至12分 1、对外商与本国企业一视同仁 12 2、
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 10 3、对外商有少许管制 8 10 4、对外商有限制但无管制 6
5、对外商有限制并严加管制 4
6、对外商严行限制并严加管制 2
7、禁止外商投资 0
四、货币稳定性 4至20分 1、完全自由兑换 20 2、黑市与官价差距小于一成 18 3、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成四成之间 14 20 4、黑市与官价差距在四成一倍之间 8
5、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倍以上 4
五、政治稳定性 0至12分
1、长期稳定 12
2、稳定,但因人而治 10
3、内部分裂,但政府掌权 8 12
4、国内外有强大的反对力量 4
5、有政策或动荡的可能 2
6、不稳定,既有可能动荡 0
六、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 2至8分
1、给予充分保护 8
2、给予适当保护,以新工业为主 6 4
3、给予少量保护,以新工业为主 4
4、很少给予或不给予保护 2
七、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 0至10分
1、成熟的资本市场 10
2、少量当地资本 8
3、当地资本有限 6 10
4、短期资本及其有限 4
5、资本管制很严 2
6、资本高度外流 0
八、近5年的通货膨胀率 0至14分
1、小于1% 14
2、 1%至3% 12
3、 3%至7% 10 10
4、 7%至10% 8
5、 10%至15% 6
6、 15%至35% 4
7、 35%以上 2
合计 8至100分 84
通过罗氏多因素评分分析法对印度投资环境的分析,最终评分结果为84分,说明印度对外国投资者从政策上鼓励。

印度通过优厚的政策不断吸引外资,带动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

2、冷热分析法
因素冷热度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增长成就法律阻碍地理文化差异印热大度 Or 中中
冷小大综上所述,印度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国家,但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要尤其主要文化的差异,毕竟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外国投资者更应该入乡随俗,尊重他国的文化差异。

相关主题